有序转型,何谓有序?| 周评
最近一年,中央文件多次提及碳达峰碳中和要“有序”推进,碳达峰不是碳冲锋,要纠正“运动式减碳”。《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的工作原则。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煤炭要“有序减量替代”。
可见,有序转型的政策信号是很明确的。转型太慢不行,因为将无法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转型太快也不行,因为会对民生、经济造成太大冲击。关键问题是,何谓有序?有序的节奏如何把握?最近,商道融绿和负责任投资原则(PRI)联合开展了一项关于公正转型的研究,可以为这个问题的回答提供一些思路。本文是根据我在PRI会议周的发言编辑而成。
所谓公正转型(Just Transition,也可称为和谐转型),是指在通往净零碳目标的道路上,注意转型努力与体面工作、社会包容和消除贫困等目标的一致性。事实上,这些全都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内容:气候行动是SDG13、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是SDG8、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是SDG7、消除贫困是SDG1、减少不平等是SDG10。可见,可持续发展最终要追寻的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协同,而不是只要环境,不要其他。最近几年,在国际绿色标准制定中,很多时候会引入DNSH(Do-No-Significant-Harm)原则,即在致力某个SDG目标实现的同时,不会对其他SDG目标构成严重损害。公正转型体现了这一内涵。
关于公正转型,《巴黎协定》早有相关表述,指出“缔约方不仅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可能受到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的影响”,特别强调“务必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优先事项,实现劳动力公正转型以及创造体面工作和高质量就业岗位”。中国政府在双碳工作意见中也指出,要“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体现了公正转型的理念。
金融行业也逐步重视公平转型问题。PRI是较早倡导公平转型的机构,在2020年发布《公正转型投资者宣言》,呼吁投资者从五个方面支持气候公正转型,包括:投资策略、公司对话、资产配置决策、政策倡导与合作、信息披露与沟通学习。目前,该宣言已经得到160多个机构投资者的支持,代表10万多亿美元的资产。
商道融绿与PRI的研究聚焦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系统性地分析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二是如何通过指标衡量和披露这些影响?
关于第一个问题,项目组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从两个层面和三个维度来分析。第一个层面是微观层面,从员工就业、客户用能、价值链影响三个维度分析双碳转型产生的可能影响。第二个层面是中宏观层面,从社区和区域视角,分析双碳转型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这个框架下,影响(impact)是中性表述,双碳转型既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两面的影响都要兼顾到,以最大程度发挥积极影响和控制消极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双碳转型会对A公司(或甲地)产生更多积极影响,对B公司(或乙地)产生更多消极影响,也要想出一些机制和办法予以调和,以减少发展的不平等(SDG10)。
关于第二个问题,项目组根据分析框架起草了公正转型的信息披露框架。这个框架将会先应用到企业端,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管理公正转型的关键议题。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公司特别是电力行业的公司开始关注公正转型问题、加强相关信息披露。譬如,法国电力公司(EDF)在2021年编制单行本《公平转型报告》,苏格兰和南方能源公司(SSE)在公司网站上专门有对公平转型议题的描述。我想,也有必要推动中国的能源、电力公司发布此类报告,可以是《XX公司公平转型报告》或《XX公司和谐转型报告》。
商道融绿与PRI正在对研究报告做最后的完善,近期将会发布,敬请关注。也邀请各位关注即将在7月12日举办的2022年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夏季峰会,主题正是转型金融(点击报名)。
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何谓有序?可以认为,环境和社会是双碳转型的两个约束条件,环境因素决定了双碳转型不能太慢,太慢了,目标就实现不了;社会因素决定了双碳转型不能太快,太快了,会对其他SDG目标造成损害。二者之间,谓之有序。更通俗地说,就是控制好车速,别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