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雍正想了个好主意治理腐败,为何到了乾隆手里却不管用了?

2018-01-16 咩咩 咩咩文摘

别看我是一只羊,知道的故事多了去,咩~

彻底改变世界的七种武器 | 中国人的祖先,到底是谁? | 同一种药,杀死唐朝5个皇帝(含李世民) | 大陆最后落网的国民党将军,逃亡过程比电影还离奇 | 订阅后马上看!





01


康乾盛世是大清朝最繁荣富强的时候,其中雍正的功劳可谓居功至伟,但乾隆接手后,却发现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这个危机困扰了乾隆多时,他绞尽脑汁想不出办法来,他想改革,无奈改革却越改越糟。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乾隆向臣子们讨要解决的办法,各大臣在大殿上面面相觑,无人敢出声,乾隆只能吧这个问题丢给了新科士子们,这一年是乾隆7年,有300多名学子参加殿试。

 


乾隆亲自出题,亲自考核,当场给出他多年来无法想明白的困惑:雍正帝当年实行的“耗羡归公”,解决了地方官吏薪水较低以及吏治问题。


可如今问题又重现了,该不该把它废除了?

 

所谓耗羡归公,是雍正通过定火耗以增加各级地方官薪水的一项财政措施。

 

清初承明朝旧制,官员俸禄极低,官至极品俸银不过180两、禄米180斛,七品知县年俸仅45两,根本没法维持生活,要命的是,官员身边的文书、师爷等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是需要官员自己支付的,仅靠工资怎么支付得起?

 

于是地方官员只能选择贪腐来维持日常开销,在征收赋税的时候加收一项火耗,也就是碎银加火铸成银锭时的折耗,亦称耗羡。

 




02


实际实行中,官员任意加派,一两银子火耗可加至数钱。


因不在上交正额之内,地方官员从中任意侵贪,获得大量灰色收入,京官欺上瞒下,获得地方进贡,官官相护,成为公然的陋习。


雍正即位后,深感康熙朝吏治大坏,腐败成风,决定改革。雍正元年,刚刚登基不久的雍正皇帝向全国发下一道谕旨,要求各省官员向他汇报一下每个人的“陋规”情况。


面对这道谕旨,很多地方大吏都陷入惊疑当中,他们不知道皇帝想干什么。


不过反复衡量之下,大多数官员还是决定,老实交代为好。

 

各地的汇报到了雍正跟前,巨额的灰色收入可把皇帝吓了一跳,清代的巡抚年工资155两,耗羡收入居然达到了公开收入的数百甚至1200倍之多!

 


面对如此巨额的贪腐,雍正没有勃然大怒,而是陷入了沉思。他没有大刀阔斧地砍掉贪腐官员的脑袋,(因为那样会把几乎所有的臣子都杀光的)而是选择了独辟蹊径地解决官员收入问题。

 

他要求的只是清廉,而并不是让官员们饿着肚子办公,于是他定下了“耗羡归公”的政策,将财政公开化、透明化。


此前征收的耗羡银由“非法”变“合法”,同时“暗征”变“明征”,并使其数量和用途固定化。


这样一来,地方官员不得再私自加派,明规则取代潜规则,一定程度上也能杜绝官员随意加派税收。

 

征收的耗羡全部归国库,再由国库给官员拨养廉银,极大提高了官员的薪资水平,让官员仅靠工资收入就能过上体面生活。

 

此举既增加了国家税收,又杜绝了贪腐,官员不必冒着违法的高风险就能获得维持开销的银钱,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可谓一举三得。


此政策一出,雍正朝吏治大大好转。

 



03


但这项制度到了乾隆年间,却渐渐显露出局限性。

 

到了乾隆朝,官员们除了养廉银之外,还在赋税里偷偷增加税款,盘剥百姓,挣双份钱。


养廉银的存在不但没有养出清官,反而助长了贪腐之风。

 

各级官员忙于敛财,从地方官到京官人人想的都是如何巧立名目征收赋税,康熙爷曾立祖宗成法永不加赋,这时百姓的生活却愈加苦了,国库里的银子没有多出一分,全入了贪官的腰包。

 

面对这个问题,乾隆简直一个脑袋两个大,把问题抛给科举的考生,主要是由于他们接触底层社会多,了解民间情况,同时还没有正式为官,没有官场的恶习,乾隆很希望从他们身上听到一些有用的见解。

 

然而,这帮官场菜鸟却没能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法来,乾隆很无奈。

 



 04

为何到了乾隆时代,养廉银不管用了?

 

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薪还在,高压没了。

 

雍正一朝吏治好转不仅仅因为高薪养廉。在推行养廉银政策的同时,雍正皇帝也在严厉整饬官场,一年查处的贪渎官员就多达数百。


雍正的雷厉风行使得官员人人自危,但是到了他的继任者乾隆手中,这样严格而费力的治国之道,就不免被懒惰和懈怠所取代了。

 

乾隆整日忙着给自己装点门面,又看不上雍正重用酷吏,自己又没有他老爹的五分勤快,往日里压着官员的那根弦松了,对官员的监督松懈,贪腐之风自然再起。

 

2.高新未必能养廉

 

原本鼓励廉洁的养廉银逐渐被官员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收入。官员收入的增加,反倒推高了官场贿赂的价码。


许多贿赂甚至成为官场的定例,譬如夏天给京官送礼,名为“冰敬”,冬天所赠为“炭敬”,过年送的叫“年敬”,而离京赴任则要送“别敬”。



官员收入增高,人心欲望也就被推高,养廉银最终养出的,只是一群贪得无厌的蛆虫。

 

3.财政不合理划分的弊端

 

乾隆时代中央财政蚕食地方财政,公然调拨地方的耗羡,把它们当成中央的财产。


原有的耗羡收入渐渐不够花了,不合法的陋规又开始理直气壮地征收。


耗羡归公后,耗羡收入成了正税的一部分,于是新的耗羡、新的陋规又产生了,官场上还是流动着大量半合法半不合法的灰色收入。

 

没有制度约束,仅靠官员个人德行来治理贪腐,则官员越养越贪,国家越治越腐。

 



 05

乾隆的瞎改革

 

乾隆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他酷爱用规章制度把他治理下的一切都标准化、格式化起来,希望让社会永不再变化,大清江山就能永固。


所以他决心在自己任内,把大清的一切制度都完善并固定下来,不用自己的子孙后代再费脑筋。

 


雍正皇帝设立的养廉银,本来是一个动态的可以随着需要不断调整的数字,由地方官员根据实际情况请示,由中央政府最后定夺。


这样就可以保证养廉银的数字可以适应各种变化。


但是乾隆却对各级官员的养廉银都重新审定,公布了明确的数字,并且永为定制,轻易不做调整。    

 

从表面上看,乾隆此举是对养廉银制度的规范和完善,但是,这个做法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在通货膨胀之时,官员的收入与支出不能合理调适,从雍正到乾隆,物价不知道上涨了多少,乾隆却看不见这个社会动态的变化,官员们只能再次偷偷捡陋规挣钱。

 

面对日益严重的财政紧张,乾隆不知道开源节流,反而打起了养廉银的主意,各种找理由克扣,还要求各地官员捐赠养廉银来负担各项工程开支,官员们苦不堪言,只能背地里偷偷搞小动作继续贪腐。

 

于是一切都回到了雍正改革前,人民依旧遭受各种盘剥,官员依旧大搞灰色收入,皇帝依然对贪腐没有半点治理方法。

 

转了一个轮回后,一切似乎又恢复了老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