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2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南京,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看哭无数人……

2016-10-29 南京消费研究小组



南京的发展势不可挡
高楼大厦层出不穷

地铁高铁纵横交错

但有些东西正在消失……




都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而今爱上南京这座城

却是因为一段记忆:



 

消失的味道


老冰棍

 



那一夏

烈日炎炎

睡完午觉

就喜欢去巷口坐着

盼着卖冰棍的自行车


露天爆米花




每当春秋

巷口传来“砰”一声

把追逐的小孩吸引过去

小孩子会跟家长吵着嚷着

要吃爆米花


麦芽糖




现在的夫子庙大门口

依旧有着麦芽糖的香味

只是很少有人去光顾

或许它太不起眼

或许大家也忘了


旺鸡蛋




如今在小区老巷子还会有卖

但依旧很奇怪

为什么会有这种残忍的东西卖


棉花糖




“你是我心中的棉花糖,甜蜜的模样”

只可惜没有留住这些彩团

从前总会把恋爱比作棉花糖

现在这些也变了

比作茶、比作酒



消失的职业


叫卖糖葫芦



 

 小时候糖葫芦就像现在的马卡龙

是一种奢侈品

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一个


修鞋匠、打铁匠、磨刀匠




一个时代的匣子

一段淳朴的故事

人们总在失去的时候开始怀念


捏面人




大约是在冬季

青石板上吆喝卖面人

一双粗糙青筋暴露的手

捏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卖白兰花的大娘




学校门口、街头巷尾

都离不开以为步履蹒跚的大娘

提着破旧的篮子

手微微颤抖地递过白兰花、茉莉花、栀子花


老裁缝




那个时候

做衣裳都找老裁缝

他们经验丰富裁剪熟练

当时裁缝一旦被富贵人家看上

就吃个不愁了

现在都看不见裁缝店了



消失的声音


“破布烂棉花拿来卖!”




那时收破烂的不是骑三轮的

而是挑着箩筐沿街吆喝

一听到吆喝声

好多人家就会拿出破铜烂铁来卖


“扎筲—箕!”




民间优质的手艺

现在就算传承下来也没能发扬

人们为图生产方便

都是金属制作


“磨剪子唉,炝菜刀”




吆喝声故意拉得很长

一声接一声从巷里传出

就像童谣一般

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五香茶叶蛋!”




一般都在夜幕降临

“香干、臭干、十二圩茶干”

“五香蚕豆、瓜子、花生米”

高一声低一声在小巷子回荡



消失的地标


南京西站




2012年3月23日下午3点13分

7102次列车最后一次缓缓驶入南京西站

今起将改为从南京站发车

而其他班次列车也将在今天陆续告别南京西站


中央门长途汽车站




2014年8月7日正式关闭

微电影《坦途》中

不变的是车站工作人员脸上的笑容

车站工作人员说,这是一种别样的记忆


浦口大马路




曾经是浦口最繁华的一条街

朱自清、郭沫若等曾经留下足迹

随着浦口火车站建设观光区的规划

大马路也被划进了整治范围


洪武路天桥




新街口地区最后一座被拆除的天桥

承载过无数人的脚步

也是无数人对新街口的回忆

谁还记得她的模样


图书发行大厦




曾经的文化知识发行地

曾经的梯形大厦

现如今早就建起新大楼

图书独特地位也被电子书取代



消失的地名


下关区、白下区



如同位列“仙班”南京十三区的两区

如今也荡然无存

被其他悄无声息合并后

也再未有人提及


新民坊



老门东的一条街名

1998年拆迁后

从此新民坊被边营“吃掉”

这个在门东改造后取消的地名

老城南人有时为之可惜


二道埂子




当初在老南京还是颇为有名的

地处莫愁湖和外秦淮河之间

在2000年前是城市当中的一块棚户区

如今已叫“莫愁湖东路”

此地也盖起了高档小区


一些东西的消失

也是一个时代的过去

消失不是城市发展的错

因为

人们开始去遗忘

或者再也没想起来过



END



来源│南京新鲜事、网络等

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票亮南京综合整理,转载请联系授权


-推 荐 阅 读-

在南京,这些事只有老城南人才会懂!

揭秘南京的真实年龄,你能回答出来几个?

南京人小时候的爆款服饰!你穿过哪几件?

那一年鼓楼还没有紫峰,却藏着南京的百年变迁!

一个人的时候,换一种方式打开南京!

那些年,带我们穿越南京城的公交车!

◇ ◇ ◇

长按二维码

你在南京的生活会变得不一样


投稿或商务合作

请联系QQ:351632368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