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2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不对箍子”的箍桶巷,却箍住了旧时光……

2016-11-11 南京消费研究小组

独特的手艺




百行手艺有箍桶,

天天赚钱归一笼。

只有一样真难受,

修补尿桶气难闻。

箍桶师傅真勤劳,

天光黄晕走忙忙。

做了一家又一家,

赚了银钱笑开眼。

——《箍桶歌》

传统手艺:箍桶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习惯使然,历史上江南人家使用木桶的很多。如:厨房里有蒸桶、米桶、饭桶、水桶、担桶;房间有洗面桶、浴桶、脚桶、马桶;生产用具中有菱桶、粪桶、瓦桶等等。特别是旧时大户人家嫁女时,嫁妆中各式木桶应有尽有,从大小脚桶,到饭桶米桶;从提桶果桶,到浴桶子孙桶;还有小孩的困桶立桶,以及马桶……




“箍桶咯……箍桶哎……”的吆喝声在江南的小巷里经常能耳闻。箍桶技术含量很高,需要时间的磨炼,一个月两个月,根本就学不会。三年五年学下来,也只会做一些简单的家什。光是用于圆木箍桶的工具就有数十种之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人们生产、生活用具中的塑料制品的比重不断增加,箍桶匠这个延续了千年的古老行当如今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沈万三与箍桶巷




南京箍桶巷位于武定桥东南,南起马道街,北至长乐路,传说沈万三家的箍桶匠手艺精湛无人能及,慕名前来学手艺的人特别多,后来这里居住了许多手艺精湛的箍桶匠。再后来这里找箍桶匠干活的东家也多了起来,渐渐地人们就把这里叫做箍桶巷。而箍桶匠们所用的木材、木料几乎都由住在附近的木匠来加工,人们干脆就给附近那条巷子也取了一个好记的名字——木匠营。




沈万三原名沈富,元代中期随其父由湖州南浔迁至周庄东坨。沈万三以躬耕起家,后三迅速成为“资产巨万、田产遍天下”的江南首富。在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要求下,他曾出资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名噪一时。


“不对箍子”的箍桶巷




南京话里有句俗语叫“不对箍子”相传就是从箍桶匠人口中传出。箍桶手艺精细,要求甚多,尤其是在最后将桶壁箍起来时,如果桶壁与桶壁之间没有对准,箍完之后就会漏水。而往往此时匠人们就会喊一句“不对箍子”掩饰自己的失误,重头再来。久而久之,“不对箍子”就成了南京话里形容“不对”或“不好”的代名词了。


动画大师和箍桶巷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其作者“万氏兄弟”就是南京人,根据记录,他们的故居依然保留在老门东附近,到现在还鲜为人知。




万家紧靠着夫子庙。那时的夫子庙,有各种杂耍、卖艺摊子,万氏兄弟大开了眼界,对于木偶戏、走马灯、皮影戏,他们尤其喜爱。在那里,万籁鸣第一次看到了皮影戏《猪八戒背媳妇》。他晚年回忆,回到家后,他就和弟弟们自制了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牛魔王的皮影,借助油灯的微弱灯光,演出过简陋的西游记皮影戏。




夫子庙的杂耍在万籁鸣兄弟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若干年后,这颗种子长成大树,结出了《大闹天宫》、《济公斗蟋蟀》、《人参娃娃》 等“果实”。给几代中国人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


现代城市和“箍桶巷”




现在箍桶巷里还保留着不多的老房子,但大多都是后来再建的,少了故人也少了故事,只有老人与之相伴蹒跚。现在的箍桶巷已经没有了过去的影子。马路两边有些小小的百货店,在这条路上最热闹的就是百货超市和快餐店。站在这几年前新修的水泥路上,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一点也想象不出当年那幽静、狭窄的小巷的模样。




现在的箍桶巷已经没有了过去的影子。马路两边有些小小的百货店,在这条路上最热闹的就是百货超市和快餐店。站在这几年前新修的水泥路上,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一点也想象不出当年那幽静、狭窄的小巷的模样。




巷中的旧式建筑已不多,在小巷对面,一幢幢现代化的居民楼已拔地而起。然而,那一边的喧闹,总是无法打扰这一片的宁静。明媚的春日里,巷中的居民依旧是在这片清凉的空间里轻轻地来,轻轻地去。



END



来源│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网络等

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票亮南京综合整理,转载请联系授权


-推 荐 阅 读-

南京传统美食清单,流转百年的味道……

天哪!这些店才是吃货家的二食堂,你常去哪家?

梦里江南,南京陵园路的诗意与情怀……

吃货的世界不打烊,累了饿了,总有个地方在等你!

小纸杯中的梅花糕,是一种很温暖的冰淇淋~

瑞金路人气美食,别处吃不到的美味!

◇ ◇ ◇

长按二维码

你在南京的生活会变得不一样


投稿或商务合作

请联系QQ:351632368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