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山东9市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不轻松 重压下,130余鲁企主动寻减排良方,锅炉改造、技术创新迎来机会……

2017-07-02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济南报道   


    “今天,环保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督查组正在滨州督查。省环保厅葛为砚巡视员带队的省级环保督查组也在滨州展开了密集行动。传输通道城市的环保治理压力尤其大,企业减排刻不容缓。”2日,无棣众诚供热有限公司环保管理部主任李世虎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近日山东省环保技术服务中心举办工业绿动力改造、烟气深度处理和冬季清洁取暖三个方面的污染解决方案技术交流暨供需对接会,来自全省多地的130余家企业到会寻求减排改造技术良方,这些企业更多来自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城市。

    从2013年开始,国家确定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新格局,也就是统称的“2+26”城市,山东7市入选(即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7个“传输通道城市”)。在此基础上山东建立了省会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目前全省9市(7市+泰安、莱芜)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大格局形成。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让这些城市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更激发了当地企业着力减排的巨大市场需求。


没有等待观望的余地


    对山东的上述9市而言,今年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的确不轻松。

    为搞好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山东省制定了《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二期行动计划(2016—2017年)》《山东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对燃煤小锅炉淘汰、超低排放改造、冬季清洁取暖工程、“小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等方面的任务目标都做了细致规划。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今年10月底前需要企业完成的任务包括:

    燃煤小锅炉淘汰方面,济南市要基本淘汰行政区域内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以及茶炉大灶、经营性小煤炉;其他6个传输通道城市和潍坊、泰安、莱芜3市,基本淘汰行政区域内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其余7个市全面淘汰建成区和县城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

    燃煤机组(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方面,7个传输通道城市要完成单机1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冬季清洁取暖工程方面,7个传输通道城市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每个城市要完成5万-10万户以气或以电代煤工程。

    “小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方面,各市要基本完成违法“小散乱污”企业的依法取缔。

    今年年底前,需要企业完成的任务包括:7个传输通道城市完成10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或替代。其余10个市单机1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力争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0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完成改造或替代的台数达到80%左右。7个传输通道城市和泰安、莱芜两市,完成辖区内散煤清洁化治理。2017年全省完成600万吨清洁型煤替代任务。

    “上述每一项任务都是刚性要求,时间节点非常明确,没有等待观望、左顾右盼的余地,到时必须完成,对完不成的要追责问责。”山东省环保厅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调处负责人庄家成透露。


市场需求大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已过半,与预定的目标相比,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山东上述9市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账,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比如,在“小散乱污”企业取缔方面,来自环保部6月中旬的统计显示,“2+26”城市排查出“小散乱污”企业13.5万家。“截至目前,全省传输通道7市共排查‘散乱污’企业3.8万余家,清理取缔1.2万余家,仅占任务总数的31.6%,形势十分严峻。”庄家成说。

  不仅如此,在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锅炉淘汰改造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市场空间。

    来自山东省环保厅的数据显示,在超低排放改造中,9市147台、总装机4391.5万千瓦的大型燃煤机组,要求6月底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已有129台、总装机3993万千瓦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占完成总台数的87.8%,占总装机容量的90.9%。

    燃煤锅炉淘汰改造方面,初步统计,9市共有14315台燃煤小锅炉,目前已淘汰3818台(合计5072蒸吨/小时),占应淘汰的26.7%。

    “这意味着山东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一位第三方环保技术供方企业的技术人员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正因为如此,此次交流对接会吸引了23家来自全国的供方企业前来参加,这23家供方企业此前经过了山东环保部门对资质和业绩等的初步筛选。


企业更为主动


    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更加严格的标准倒逼下,企业的减排变得更为主动。

    乐陵市乐源热电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部部长黄居兴,也在密切关注超低排放改造。其实,该公司2015年就提前完成了30兆瓦机组的排放改造任务,属于在环保治理上自主加严的企业。黄居兴说,他们更关注的,不是上马新的减排设备,而是解决技术困惑。

    “在线烟尘检测设备平时运行稳定达标,但是遇到不同的天气,偶尔会出现短暂超标的情况。”黄居兴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公司虽然尚未因为这种情况在环保部门的在线记录上留下“污点”,但在各级环保督察频次高企的当下,如何规避这些细致的技术瑕疵,成了他的心病。“希望通过此次参会了解更多的前沿技术,解决这一问题。”

    聊城市中联化工有限公司,也是在去年就完成了超低排放的改造任务。“对企业来说,要开工生产,环保治理是必须要做的,没的商量。”该公司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赵排昌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无棣众诚供热有限公司去年上马了两套脱硫脱硝设备,花费8000多万元,这还不算后期维护及运转的费用。虽然环保治理投入大,但李世虎对经济导报记者透露,企业在选择治理技术时,最看重的还是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方案的技术含量以及应用业绩,其次才是价格。

    “当环保治理渐渐成为企业的一种常态,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也看得更长远。他们希望一次投入、受益多年,而不希望因为标准升级而频繁更换减排设备。”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编辑 李师全 陈德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