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阳人不得不看的:《揭阳县志》上

2017-06-09 揭阳说




揭阳一名载于史册已有2000多年,

让我们一起追溯历史


《揭阳县志》上部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攻取岭南之地,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并派兵戍守五岭。南海郡辖揭阳等六县。揭阳县因揭阳岭而得名。


秦末,赵佗代为南海尉,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王,揭阳属南越。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


四月,南越宰相吕嘉反,杀汉使及南越王赵兴和王太后。秋,汉武帝派路博德领兵讨伐吕嘉,当时东越王余善请求带兵八千协助。冬,杨仆等破南越,余善要引兵合击,未获允许,遂驻兵于揭阳岭上反汉。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十月,斩吕嘉,遂平南越,并按行政建制仍置揭阳县,属南海郡。十二月,揭阳县令史定闻汉兵至,即降汉,被封为安道侯,仍任揭阳县令。

三 国

吴大帝赤乌五年(242年)

钟离牧任南海郡太守。时揭阳曾夏等聚兵数千人,抗官已十余年(一说27年)。钟到任后,先以财帛、官爵招降,不遂。后遣使慰谕,曾夏等才感服,愿为民。



成帝咸和六年(331年)


分南海郡立东官郡,揭阳属之。


安帝义熙九年(4I3年)

分东官郡,以原揭阳县地立为义安郡,辖五县:海阳(今揭阳县地属之)、潮阳、绥安、海宁、义昭。



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
罢义安郡,始置潮州,今揭阳地属之。



桃山都(今砲台镇)白石山出白象,自行抵潮州,渡壕从西门入城。


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
久雨成灾,浸坏庄稼。此为揭阳县地发生水灾的最早记录。



太宗雍熙二年(985年)
闰九月,下诏对前杀人祭鬼、病不求医、僧置妻孥等岭南民俗实行化导。
咸平二年(999年)
渔湖乡民陈翁,于渔湖官铺左方建造化龙桥,桥长四丈、宽一丈。
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

九月二十七日(阳历11月6日),海阳县(今潮安、揭阳、饶平、澄海县境)发生地震。地裂泉涌,毁塌屋宇,军民死者甚众(建国后国家地震专业机构据当时震情推算,约为6.75级)。

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

潮州知府彭延年(原籍江西庐陵)定居于海阳县永宁乡官溪都,创浦口村(在今梅云区厚洋乡境内)。

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

割海阳县所属的永宁、崇义二乡和延德的龙溪、鮀江、鳄浦、蓬州四都合置揭阳县。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并入海阳;八年(1138年)复置揭阳县。

宣和四年(1122年)

县境石雕艺人用乌油麻石(花岗岩)刻制守门石狮一对,为至今发现的最早石狮。

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

设揭阳县治于玉滘村(今榕城镇),并建县署和学宫。


是年,征正税米7402.5石、杂税钱2370.6贯。杂税为商税、契税、盐税、酒税等。

是年,僧法山于双山(今桂岭区)创建双峰寺。明洪武年间,僧人石山将双峰寺迁建于榕城马山巷。

端宗景炎三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

文天祥率宋军到揭,元兵穷追至此,陷县城后,屠杀三日,尸积如山,纵火烧城,县署和学宫被毁。



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

将疍户(不列入户口册的水上居民)立为民户。


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

达鲁花赤答不歹为御海寇,下令筑建内石城,城周长220丈、高1.2丈,县民称“禁城”;外加土城,周长800余丈。
至正十六年(1356年)

漳州陈遂,又名陈吊眼,踞揭阳,自称“定王”。明洪武初年降明,后逃入黄岐山北面山岭的石穴中,后人称此山为陈吊岭。




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

重修城隍庙(原建于宋朝)。


是年,将原设于县城东南方距城九十里的蓬州守御所改置于夏岭村。二十七年(1394年)又移于鮀江都。

洪武十四年(1381年) 

十月,揭阳民反,南雄侯赵庸领兵镇压,擒反民千余人及其家属共2010人解押至京。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十月,大毁寺观。翌年,揭阳境内的双山寺、丰化寺等七寺的田地产归并于双峰寺。

是年,编成县赋役黄册,立图籍,使人口和田地的隐瞒数大为减少。

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七月,刘大总聚众千余人,攻陷揭阳城,开仓库,放囚犯,杀死在籍乡知事邓琳;知县吴锵遁逃,后被降职。

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 

是年起,在桃山都桃山之麓设桃山驿,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裁撤。

正德四年(1509年)

十一月,下雪,厚三寸余。

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

广东提学副使魏校,通令全省尽毁淫祠。揭阳将所毁淫祠建为西隅大馆、魁元坊等城乡社学。

嘉靖七年(1528年)

邑人薛侃倡议浚溪。潮州知府王袍、揭阳主簿季本调集乡民,于一月二十四日动工,三月后竣工。溪起自龙溪,经西淇,至桃山汇入榕江。后为纪念薛侃,以其字中离为溪名。

嘉靖十九年(1540年)

夏,蝗食苗殆尽。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知县王凤征聘乡进士郑峻甫编修《揭阳县志》。此志今佚。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一月,倭寇入侵揭阳,掠夺蓬州、钱岗、凤山诸村,后被官军击败逃去。二月又进犯蓬州,千户所佥事万仲部署水陆兵马东南哨攻之,哨兵溃败,领哨千户魏岳、高洪阵亡。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十月,倭寇肆掠凤山、钱岗诸村。十二月掠扰棉湖寨。驻守潮州的军门派兵合击,寇大败。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一月,海贼林国显、吴平等引俊寇进犯海阳,不久入侵揭阳官溪,驻扎于潮尾村,窥城数月,直至官府调来大井乡勇才将其击败。

是年,割龙溪都归海阳县;割鮀江、鳄浦、蓬州三都凑置澄海县(此四都属延德乡)。

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

秋,陨石坠于霖田都南塘山,形似马面,当地农民拾得,称重六斤八两,送贮县库。

万历十九年(1591年)

四五月,蝗虫食苗,殆尽。

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

十一月,知县曾庆瑞重建进贤门城楼,翌年六月竣工(该楼原创建于宋绍兴十年)。



天启七年(1627年)

二月,海寇褚采老率船百余艘,分兵沿南北二河犯揭阳,烧杀劫掠无数。五六月再犯,七月复入县境。

是年,知县冯元飈倡建龟山涵元塔,未成离任。崇祯九年(1636年)知县张明弼继建,越四年竣工。塔七层,高十六丈,基围十八丈。

是年,在榕城北门关帝庙前建戏台,为“四滴水”结构,是揭阳第一座戏台。

思宗崇祯三年(1630年)

知县冯元飈葬妾黄月容于黄岐山,并建侣云庵。

崇祯四年(1631年)

知县冯元飈、陈鼎新重修县志。此志今存,为现存最早的《揭阳县志》。

是年,山寇张文斌盘踞岐山蜡烛寨,流劫海阳、揭阳、大埔等县。六年一月十五日,官兵分路会剿。二十二日,张文斌被官兵捕杀。

崇祯十一年(1638年)

七月,揭阳有土寇数百人,劫掠竹桥乡。知县张明弼率乡勇御之,兵败,典史陶梦龙战死。

崇祯十四年(1641年)

十月二十四日夜,地大震。桃山、邹堂等处,地裂山崩,倾墙坏屋,压死人畜。以后连震近月。

崇祯十七年(1644年)

一月,阎王老带兵数千人从闽进犯揭阳,至西关时,见城中有准备,遂退去。

三月,邱文德袭击蓝田打石山,官兵御击,邱佯败,弃所劫之物于路,官兵互相争夺,邱率众突袭,官兵溃散,被杀四百余人。





世祖顺治二年(01645年)

六月九日,揭阳明末武生刘公显聚兵于蓝、霖二都(今龙尾、白塔、桂岭、锡场、新亨、玉湖一带),建营南塘山,号“九军”。起义后,举反清复明大旗,先后联合明郑鸿逵、郑成功、陈豹等部队,克县城、攻府城,与府、县官兵及地方乡兵转战六七年。顺治八年(1651年),‘‘九军’’起义失败。

顺治四年(1647年)

九月二十一日,海兵拥明宗室益王子朱由榛至揭,与“土贼”许元烈、钟振凤、吴元等踞揭阳城,称“监国”。后联合九军攻府城,以固县城。镇道密召乡兵围攻县城,并诱降吴元以作内应,破县城,杀朱由榛。许元烈、钟振凤及海兵乘船逃走,余众溃散。

顺治五年(1648年)

四月,闽师郑鸿逵率舟师三千多人拥明淮王、宁靖王驻揭阳。时福建饥荒,军粮缺乏,闽师就地取饷。

顺治六年(1649年)

八月二十六日,闽师与府兵郝尚久战于铺前,自辰至酉,彼此击死千余人。

十二月十七日,郑成功与叔父鸿逵联合明官兵林胜、杨才等部共24镇(每镇500人)至揭阳。

顺治十二年(1655年)

四月十五日,闽兵再次攻揭阳,清总兵刘伯禄派潮镇标将杨伦守揭阳。杨纵兵抢掠,禁锢居民,致停市二月余。

八月,闽将陈豹等率师攻揭。先是省将郭登贤、张祥领骑步兵八百名,会同清道镇援揭,败退;后饶镇吴六奇引师御闽兵,亦被闽将林胜、苏茂所败,损兵千余人。

九月七日,闽将陈豹接受防守杨伦及揭阳知县段有黻等求和,撤除西关之围,放文武官员从西门退出,水师官兵由北滘离去。闽兵进驻县城,煮粥施济贫民,并设知县等官员主持县政。

顺治十三年(1656年)

二月,闽师苏茂、杨奇、林文灿、黄奇等拥兵万余名,扎营于钓鳌桥一带。二十二日,镇将许尔显、徐成功带骑兵二千余、步兵数万围县城南北,以炮击闽营。苏茂等迎战官兵于西门外,旋败;驻东北门的闽师未能援救,致溺死及被杀共四千余人,苏茂伤,杨奇和林文灿战死。二十五日,陈豹派张英、巴臣亨率舰五百余艘,驶向锡场、溪头、东仓等处,拟与官兵决战。驻琅山的省官兵分路以炮矢夹击,闽兵死百余人,不敢登陆而败退。三月八日,琅山官兵移至西门外,置巨炮于钓鳌桥,击城内闽师驻地。陈豹等派人求和,初不许,再求,才许之。十三日,闽师退出县境。十四日,清兵收复揭阳。

四月一日,为防止闽兵再次犯揭,将钓鳌桥堵塞。

五月七日,建炮台于榕江南北河汇合处的铺前,以防闽兵海寇。一在南岸,属潮阳;一在北岸,属揭阳。后来,“砲台”遂取代铺前之名。

顺治十四年(1657年)

一月,痘疫(天花)流行,民家请医生种痘。医者选择发痘稀少的平安小儿痘痂贮存,用时以痘痂塞入种痘小儿鼻孔,使痘发,预防痘疫。

五月十八日,闽兵乘船千余艘拟入揭,见建炮台,不敢擅进,改道从潮阳港转入官溪,半月间,攻破乡村四十余寨。后又从潮阳直浦都侵扰地美都。

顺治十五年(1658年)

七月,修筑官路,宽度定为一丈六尺。

顺治十六年(1659年)

县境多处发现虎群,最多的有十余只,伤害人畜。山村人家,午后闭门,以防其害。康熙二年(1663年)五月二十一日,有一虎群自埔寨来,寨众协力打死三只,余逃走。康熙二十年(1681年),自春至夏,夜间常有虎群窜入县城,但未发现伤害人畜。

顺治十八年((1661年)

“流贼”、“土寇”连营结寨,劫掠乡村,杀丰顺营标员。道、镇闻之,各督兵千余人、乡兵五百人,至河婆、柑子园、埔仔寨、乌犁坑、鱼磜坑等处及大罗、布心、牌栅、屋心四寨,杀“贼”千余人,党羽解散。揭阳知县张嘉善时为监纪,受“贼”贿,多方左袒,各营怒而班师。

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

一月,为防闽兵,迁近海居民入内地五十里。二十一日,吏部侍郎称尔坤、兵部侍郎介山、平南王尚可喜、将军王国光和沈永忠、提督杨遇明等八十余员,率马步兵二万五千人,在桃山炮台巡历定界。揭阳迁地美都邹堂、池边、新埔、枫朗、青屿、洪岗、大寮等十余乡,并在邹堂、枫朗、古德院、塔岗、洪岗建墩台。康熙三年又迁桃山半个都的居民,在西淇乡和龙头桥建墩台。

五月,为严禁船只下海,在登岗桥,万里桥、李厝港、涂垄港钉桩架栅,唯枫江河,因要运米往府城,不堵塞。

八月十九日,南明永历东阁大学士榕城人郭之奇壮烈就义于桂林,乾隆41年(1776年),皇帝下谕赐谥忠节。

康熙二年(1663年)

朝廷全部豁免广东内迁居民的沿海田地所应征银粮。

康熙三年(1664年)

四月十一日中午,五处渡口渡船同时沉没,淹死多人。

七月,碣石镇水军总兵苏利(原为海盗),拒不执行“近海居民迁入内地五十里”的命令,被总兵栗远志捕获于揭阳。

九月,栗远志驻兵揭阳县城,收买牢内盗贼,诬陷良民,勒索财物,民甚苦之。

康熙四年(1665年)

春夏大旱,饥民相率逃荒江西建昌、南安等地,千百成群,还乡者极少。
康熙六年(1667年)

总督卢崇峻疏陈粤东有六害,即夫役、派船、采买、私抽、攀害、擅杀。巡抚王来任也奏请勒石禁除。后各县将“六禁”勒石于县门。

康熙七年(1668年)

七月,帝阅看王来任遗疏及御史杨雍建条奏,遣都统特某、户部侍郎雷某(乾隆《揭阳县志》为内大人狄堪等七员),会同两广总督周有德、提督杨遇明、平藩尚可喜,带兵马一万七千余人,由惠州到揭阳桃山巡勘,将所见迁民惨状具奏。翌年二月,帝准奏,命裁撤二路水师与饶镇兵制,展界复沿海居民旧业。

十二月八日,踞桑浦山的陈玉友与潮阳的丘辉联兵袭击揭阳,陈被知县龚元英用重金募丁壮捕斩裂尸,其部被杀二百人、溺死三百人。.

康熙十年(1671年)

因治安混乱,商贩运输艰难,上年冬丰收,粮价极低,每两银子可购白谷20石或赤谷25石。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正月至四月,三月不雨,田园大部分不能种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二月,兵部准广东商民人等愿出洋贸易者,呈报当地官府,即可出入贸易。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知县郑濂纂辑《揭阳县志》。今已散佚。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建育婴堂。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定义学、小学之制。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豁免地丁钱粮及历年旧欠,赐耆民粟帛。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户部议准广东所属丁银,按地亩分摊,每亩地赋银一两,均摊丁银一钱六厘四毫多。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林德镛获武闱第二名。六十年(1721年)殿试第一名(武状元),被授予二等侍卫。

康熙六十年(1721年)

正月下雪,早稻丰收;秋,桃李开花;冬,百果结实。

世宗雍正四年(1726年)

令各地官府修建粮仓、严格保甲制度、设立族长。

雍正七年(1729年)

令各郡、邑上报地方志。知县陈树芝奉文编修《揭阳县志》,于九年成书。此志原刻本存日本内阁文库,国内仅有照相本和缩微胶卷。

高宗乾隆三年(1738年)

割蓝田都第九、十两鄙凑建丰顺县。

乾隆四年(1739年)

布政使司萨哈凉请在惠来神泉,揭阳湖口各设巡船二艘,每船配巡兵十二名,巡查河道。

乾隆八年(1743年)

知县张薰创建榕城书院,后改为榕江书院。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正月初一,日月合璧、五星联珠。

是年,知县黄大鹤续增县志,历八个月定稿,但未刊印。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知县王璧倡建蓝田书院。

乾隆三十年(1765年)

知县贺朝冕倡建梅岗书院。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九月,丰顺朱阿姜、揭阳监生池亨会,在罗厝寨锡坑聚众结盟,官府视为图谋不轨,派兵进剿。众吹螺号,杀差拒捕。后被官府擒捕百二十余人,朱、池被凌迟,陈阿洪等三十九人被斩决,余下八十四名押送边疆。

仁宗嘉庆六年(1801年)

揭阳何阿常,李阿七立天地会,分二股,每股会员二万多人,分布八十多个乡,准备举事抗清。八年,知县刘廷楠率兵进剿,阿常被杀,阿七逃至长乐(今五华县)被擒获。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秋,揭阳大疫,至十月始息,死者十有二三。 

宣宗道光十年(1830年)

北洋乡杨祥坤在榕城开设酱油作坊杨财合号。

道光十三年(1833年)

咸潮害秋,又连年荒歉,民大饥,掘草根、剥树皮以食,道上乞丐倒毙者甚多。

道光二十年(1840年)

法国人侵占新寮山(今属龙尾)铜矿,所采矿产在白塔马丘幼浦码头装载外运。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潮阳直浦都人黄悟空组织“双刀会”,倡言入会者不抽租、不劫杀,反官抗粮。十二月二十五日,黄悟空率会众数千,从棉湖攻打揭阳。按察使孔继尹带省兵剿击,会首黄悟空、军师徐善等被擒,押至省城处死,双刀会遂散。

文宗咸丰四年(1854年)

揭阳林元剀在太平天国起义影响下,聚众踞险抗拒官府。十二月,惠潮嘉道曹履泰督兵,并调澄海营守备曾建相、潮镇右营游击忠和、揭阳知县王皆春等带兵合剿。元剀寡不敌众,败退。翌年二月被捕,被杀于潮州府,余党遂散。

咸丰五年(1855年)

三月七日,太平天国北伐军将领林凤祥(榕城西门人)转战河北,在连镇失陷时被俘。十五日,于北京英勇就义。

咸丰六年(1856年)

揭阳霖田吴顶、吴阿智、吴阿干等,率众抗官。九月三日,杀率兵下乡围捕的知县王皆春和把总郑英杰。潮州镇讷苏肯与潮州府尹督兵进剿,焚毁乡村,搜捕擒杀反抗者。时杀知县的吴阿干逃匿海外。同治八年,方耀办积案时,适阿干归,被擒杀。

咸丰十年(1860年)

十月,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此后,县境部分贫苦大众陆续被招买到海外当苦力(俗称卖猪仔)。

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

知县马长庚创建揭阳考院于县署东侧,称榕江试室。

同治二年(1863年)

新亨人倪世庭等与松合兴号,用木船首次贩运菜脯到安南。

同治九年(1870年)

榕城有林长盛等十家当商,利率为白银百两年利十八两。

德宗光绪五年(1879年)

揭阳往南洋谋生的达1933人。

光绪九年(1883年)

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在五经富创办福音医院,为揭阳第一家西医院。

光绪十年(1884年)

英国基督教长老会五经富分会在五经富创办私立道济中学堂。

光绪十一年(1885年)

法籍丁神父到榕城传教,并在北门天福市建天主教堂道原斋。

光绪十三年(1887年)

仙桥人郑长裕在暹罗创建新合顺批局,并在揭阳设分局,为揭阳首家批局。

光绪十四年(1888年)

春,县令王崧聘请新会李星辉编撰《揭阳县续志》,至十六年完成,今存。

光绪十六年(1890年)

五月,成立水会局,局址设于县衙前,人员15名,由知县聂缉庆捐置德国造铜头手压小口径灭火“水笔”(水龙头)两支。光绪三十四年停办。

是年,北美基督教浸信会海外宣道会在榕城北门外建成真理医馆。三十三年扩建为真理医院。

光绪十八年(1892年)

汕头小火船公司之汽船,行驶于汕头—揭阳之间。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法国人招募二千余工人,在犁园山(今龙尾区境)采得金银矿砂30余吨,矿脉被掠夺殆尽。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蔡秀德在云路象岗村开设诊所,为本县首家私人西医诊所。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三月,春旱饥荒,鼠疫流行全县,四月疫情更加严重,全县死亡六万多人。榕城疫前有4.2万多人,疫后仅剩2.3万多人。二年后,棉湖又流行鼠疫,死一千多人。

五月五日,始创揭阳邮政局。翌年,在河婆、棉湖、炮台、普宁设邮政代办所。

光绪三十年(1904年)

春,揭阳、海丰等县有三点会组织,会印镌“反清复明”字样。四月,河婆会员冲击教堂,潮州官吏奉命赴河婆查办。翌年四月十三日,会首丘讲论在上陇村(今揭西京溪园境内)被拘捕。

冬,榕江书院改为榕江高等小学堂;民国三年(1914年)又改为榕江中学;民国十九年再改为揭阳县立第一中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十月,设官办巡警总局于县衙。翌年,设绅、商合办的棉湖分局。

是年,侨居西加里曼丹的榕城义和村人林奕荣,捐资兴办“义和学校”。此为揭阳最早的侨办学校。

是年,陈宝莲于榕城西门昭武第创办闺秀女子学堂,为揭阳最早的女子学校。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揭阳革命党人林守笃,奉命联络改编三点会为民军,委任三点会首领张秉谦(磐溪都人)为民军都督。该军曾在阳夏乡(今属揭西县)全歼来犯清兵三百余人,在新亨击毙清廷税官,在榕城绑架清廷官员。

是年,孙中山派林国荣来潮汕筹划黄冈起义。孙丹崖、肖竹漪等先后到达潮汕,分驻各县,进行秘密联络活动。时肖竹漪、陈芸生、林惠卿驻揭阳。

是年,创办私立真理高等小学堂;民国七年(1918年)增设初中班;民国十九年改办为揭阳县私立真理中学。

是年,桐坑乡林任夫留学日本毕业,带4部织布机回乡,开办织布厂,为揭阳机械纺织业之始。民国20年(1931年)停业。

宣统三年(1911年)

八月十九日(阳历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九月二十日(阳历11月10日)汕头光复。揭阳人何子因将在汕头所拥有的旧商团余众扩设为两个营,于九月二十一日(阳历11月11日)偕同刘任臣等光复揭阳,设安民局,推邑人周易为民政长(相当县知事)。

是年,仙桥蓝兜村旅居印尼华侨郑亚士、郑亚签捐款支援辛亥革命,荣获孙中山颁发的“嘉禾”奖章。

是年,美国人伟利济创办私立真理护土学校。


来源:粤东视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