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铭师】李登辉:理性爱国奠复旦,倾注心血建江湾

2015-03-07 复旦研究生



李登辉(英文名T.H.Lee,1872—1947),1872年生于印尼雅加达。1899年获耶鲁大学文学士学位。1919年获圣约翰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05年回国,参与复旦公学创建,任英文部主任、教务长。1913年被校董会推举为复旦公学校长,1917—1941年出任私立复旦大学校长。著有《英文实用教科书》、《文化英文读本》、《李氏英语文范》、《李氏英语修辞学》、《中国问题之重要因素》、《李氏英语修辞作文合编》等。




复旦奠基人
文明


1905年8月31日,复旦公学在吴淞开学,马相伯聘请李登辉担任英文教员并负责英文部。李登辉事实上是复旦建校后第一位英文教师,先后开设过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心理学、群学(社会学)、哲学等多门课程,清末的课程表上显示,李登辉每星期授课时间长达27小时(《复旦公学宣统二年下学期一览表》)。课务之繁重,居全校之冠。


不久,李登辉担任复旦公学教务长。清末的复旦公学,短短6年间,校长换了5任,平均每任不到一年半。如此频繁的人事更换,自有经费困难、派系纷争、学潮迭起等时代背景。如果没有一位得力的教务长担负重任,复旦公学将无法生存。作为教务长的李登辉成为公学事实上的主持人。


辛亥革命爆发,吴淞校舍被光复军占用,学子星散,复旦名存实亡。1913年,李登辉临危受命,被校董会推为校长。从此,建设复旦、创办“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大学,成为李登辉毕生的事业,复旦的发展和他关系极大。他开始以耶鲁大学为圭臬,为复旦擘画宏图,奠定了复旦仿美教育的基调,其中最主要的是课程和师资。


李登辉制定的是一个综合课程体系,由课程、教师、教材、学分、学时、必修和选修等几方面组成。他把60余门课程按照性质重新归类,分为国文部、算学部、物理部、化学部、外国文学部、哲学部、政治法律部、历史地理部等8大部类。各部由一位资深的教员担任学长。每一门课都指定教科书,除国文部外,其他课程基本采用外国原版教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登辉还列出数门选修课,如《公民学》课,为文科预科一年级学生必修,理科预科一年级则为选修。除教会学校以外,复旦开设选修课、实行学分制是比较早的。大学各年级必修课为国文、英语作文、英语文学、英文演说和兵操。这一课程一直沿用至1923年,体系与美国大学相似,学生到美国后很快就能适应。


李登辉聘请的教师主要由留美学生和本校毕业生构成。国文部之外的主干教师一般都在国外获得学位。如算学部有朱葆芬(美国康奈尔大学电机科学士)、物理化学部有曹惠群(英国伯明翰大学理学士)、李松泉(美国哈佛大学电机科硕士)、朱观森(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科毕业生)、外国文学部有何林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薛仙舟(美国北忌利大学毕业)、政治法律部有王宠惠(美国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哲学部有林齐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等。


事实表明,李登辉办学是成功的。1915年,大学预科7人毕业,这是入民国后的首届毕业生,其中张荐、张志让、沈奎3人赴美留学,均直接进入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二年级就读。1915到1917年,大学毕业生22人,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直接赴美留学。复旦留美学生成绩优异,获得美国大学的普遍认可。1920年,李登辉收到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华盛顿大学来函:凡复旦大学毕业生,得有大学文凭者,可直接升入上述美国各院校有关系科深造,毋须再进行考试;复旦各系科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者,被美国各大学普遍承认。


1913—1922年,复旦完全是在李登辉的主持下,在华界边缘独立自主地办学。北洋政府始终不允许复旦立案,学校经费依靠学费和募捐。在此期间,复旦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如郭任远、吴南轩、章益、刘芦隐、余井塘、程天放、温崇信、孙寒冰、伍蠡甫、黄季陆、何葆仁、耿淡如等,大都成为日后复旦的骨干。这10年是李登辉主持复旦、办学最有成效的时期。


1917年秋季,复旦将大学部扩充为文、法、商三科,形成现代大学体制。学生尤其是商科人数直线上升,校舍日渐不敷应用。谈到复旦的明天,李登辉言必及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哈佛、耶鲁。英、美大学一般建在远离市区的偏僻乡村。李公祠校舍系旧式祠宇,地方狭小不消说,而且位于沪西公共租界与华界的交界地带,出门便是租界繁华地带,学生容易被不良习气侵染,不利成材。为复旦寻找一片宁静的校园,奠定百年基业,是件意义深远的大事。




倾注心血 江湾终建成
敬业


在徐家汇期间,李登辉每日清晨到校,日暮方归。授课及办公时间,合计在9小时以上,其中大部分时间消耗于向外募捐、筹划建设新校舍。对募捐款项不厌其烦,往往致每一认捐者之函,达八、九、十次之多,甚至辗转恳托,一再登门造访。认捐者感其办学热忱,多乐于捐助。

  

1918年,李登辉从南洋募得巨款,开始在江湾购地建校。其时,江湾校址还是一片荒野平畴,仅有累累荒冢,备极荒凉。在这样的蒿莱之地建校,校内外颇有非议;但李登辉力排众议,江湾校址终于建成。1922年,大学部迁入江湾(今邯郸校区),17年来借地办学的历史宣告结束,复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临危受任校长到建成江湾校舍,前后正好10年。此时的李登辉,已经两鬓全白。值得欣慰的是,早期学子开始陆续学成归来,受李登辉感召,回母校服务。尤其是金通尹、章益、孙寒冰、钱祖龄、温崇信等,他们大都在美国名牌大学获得学位,成为老校长的得力帮手。章益、孙寒冰、钱祖龄、温崇信四人,被誉为学校的“四大金刚”,承担了学校各方面重要工作。1924年,行政会议设立,李登辉得以稍谢校务。




理性的爱国者
爱国


李登辉早年在南洋度过,亲眼目睹宗主国压迫华侨的种种事实,内心是一个民族性很强的人。大学时代在美国接受了最好的教育,他知道中国的落后,也懂得西方的进步;把中国提高到西方的水准,是必要的、可能的。因此,他比任何人更深刻地感到祖国的可爱。正像胡秋原所说,“承认自己祖国的忧患与落后,然信任自己的民族亦能有其伟大的将来,自己以整个的生命从事于一种神圣的工作,以谋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这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李先生便是这样一个人,而将教育看作救国根本事业的。”


爱国必须是理性的,才能不迷失方向。爱国的实质应该落实在她的主体——人民身上,而对于政府的种种弊端时刻予以批评,促其改良,以为民生谋福利。李登辉正是这样一个清醒的人,他的立场始终站在民间。


爱国必须明了世界大势,才能找到爱国的坐标。李登辉认为,“爱国主义不可避免地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所以,一个爱国者必须对直接、间接影响中国的重大世界性事件和运动有清醒的认识。为此,他注重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五四运动”期间,李登辉任国民外交后援会华侨联合会会长。他建议联合所有大学、中学学生,成立一个统一的团体Shanghai Students Union,以便形成合力。在复旦学生的发动下,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它的名称就是从李登辉所取英文名翻译而来。复旦华侨学生何葆仁当选首任会长,复旦学生始终是学联骨干。学联在发动工商界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华盛顿会议期间,全国118个团体召开全国国民外交大会,李登辉当选主席,在大会发表演说,以会议名义致电美国总统,要求公正、合理地解决山东问题。


每当国家有难,复旦学生必定走在前头,这与一位具有国际眼光和强烈爱国情怀的校长是分不开的。他还收集相关文献,编写《中国问题的重要因素》一书,引导学生走向积极的、理性的爱国之途。


李登辉生平著作不多,而且多为辞书和教科书。他对复旦的贡献,在于他的办学思想,在于他的人格力量。李登辉毕生精力尽瘁复旦,就是他最大的著作,就是他对国家和社会最大的贡献。


作者:钱益民,系校史研究室副研究员

本文摘自《复旦名师剪影》,有删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