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 | 高昌健:无奉献不青春,最基层最无悔
优秀毕业生:高昌健
法学院2014级硕士生,获“2017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复旦大学优秀团员”、“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复旦大学党校优秀学员”等多个称号。2017届研究生毕业生优秀演讲人,曾获校两次学业奖学金,司法考试433分。
他投身学生工作,带领研究生团学联在江湾校区大放异彩;他去贵州贫困县挂职锻炼,笃志敦行深入调研;他选择回到生养自己的土地,绵延拳拳赤子之心。他是复旦法学院14级硕士生高昌健。
❤️
学生工作——灼灼江湾
刚踏入研究生生活,高昌健就选择了进入复旦法学院研究生团学联,“本着锻炼能力的初心,我加入了秘书部。在秘书部里,我逐渐感受到团体的凝聚力与融洽和谐的气氛,于是不自觉地就投入到其中了。”高昌健说,在三年的复旦生涯之中,除了学习,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学院团学联,一直到去年九月份才正式离职。
三年的学生工作经历是一段美妙的历程。为了筹办“德恒杯”辩论赛,他亲自去陆家嘴与律所合伙人交流,来来回回商议了六次,而这次辩论赛也不负众望,十分精彩;2015年筹办迎新晚会,更是让高昌健体会到学生工作的不易,与强烈的成就感。与往年不同,这一次的迎新晚会,是汇集了全院的本科生、硕士与博士,是一场法学院的“大狂欢”。但是,在筹备过程中,高昌健发现本科生都住在了本部校区,各种协调力度之大,可见一斑。但是,在高昌健的协调和带领下,在廖凯原楼大厅里,一场新年晚会成功上演。
三年的时间里,高昌健完成了从干事到主席的成长,而研究生团学联各项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江湾校区大放异彩。并且,时隔六年,法学院研究生团学联于2015年重夺了“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团学联”荣誉称号。在问到研究生团学联工作的得与失问题时,高昌健说到:“其实真没有什么标准,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相信在做的每一件事,结交的每一位同学,都应在我的生命中占有非凡的地位,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起伏坎坷,那么我一定不可能忘记在团学联感受生活的美妙过程。”
❤️
挂职锻炼——拳拳之心
2016年的暑假,高昌健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麻山乡挂职。高昌健老家就在贵州黔西北山区,那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虽说自己过得也算衣食无忧,但年幼的经历使得他对贵州这片土地感情很深,立志毕业后要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原本挂职锻炼只有一周,但高昌健主动延长到近两个月。他说,一个星期的时间太短,他想要做的,是了解农村真实的情况,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麻山乡是贵州省12个极度贫困的乡镇之一,属于喀斯特地貌,耕地面积为6900多亩,但实际可耕种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4%-15%,可耕地面积微小。村民大多种植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一年收入十分微薄,还经常遇到农作物滞销问题。于是,高昌健便和村委会一起走访各个超市、餐馆,寻找销路,在走访十七八家后,最终敲定了七家商家,其中高昌健一人就动员了四家,使得村民们种植的五吨白菜成功脱销。
高昌健进行实地走访
不仅如此,高昌健在经过更深入的调研后,发现木耳,羊肚菌等高效作物的种植比传统蔬菜种植经济效益高得多,他身体力行动员村民们开始改种高效经济作物,收入大大提高。结合当地实际,高昌健提出,种植业应当走集体种植的道路,应当把村民们手里零散的钱集中起来,使资金的效用最大化。为此,他一家一户去走访动员,最终有17户农户参与其中,高昌健自己也拿出钱无偿入股,如今这样的发展模式已经给当地带来了超乎寻常的经济效益。高昌健开阔的思路也激发了村民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之前发展的基础上,村民们开始把资金集聚起来,以土地入股,将资金变成股金,形成农村集体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在麻山乡的日子里,高昌健每天早晨五六点就起床。为了使实地调研落到实处,他一个人承担了很多工作,包括农业调查,信访,扶贫等等。山路崎岖,两个月的时间,高昌健基本走遍了每一户农户的家里,与他们一边寒暄一边了解情况。在此期间,高昌健还写有一本驻村日记,记录了各个农户家里种植业、耕地、各类产业的情况以及农村普查、精准扶贫的具体事项,拳拳赤子之心,值得我们敬佩。
高昌健驻村日记
❤️
择业——奉献的绵延
从麻山乡挂职回来后,高昌健更坚定了毕业后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决定。如今,他已经通过贵州省定向复旦大学选调生项目的考察,被录用为贵州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并自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去。谈及自己的职业选择,高昌健坦言郭建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郭建老师说,年轻人应该多读历史,历史是文明的密码。“有一句话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以前想不通,人一百岁还不到,怎么就要去思考一千年的事情,现在才知晓,这种超然的态度,不只局限于个人,更是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文明的前途该往何处去的思考。” 高昌健说道。
对于高昌健来说,挂职只是一个开始,选择以选调生的身份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是自身一份赤诚之心的绵延,扶贫是长期的事业,前路漫漫,需要攻克的障碍还有很多。为此,高昌健还联系了律所的高级合伙人和部分在沪的贵州籍民营企业家进行扶贫对接,主要从教育入手,一方面,采取点到点的方式资助当地儿童入学;另一方面主要是投资公共教育基础建设,如乡村图书馆、阅览室,改善适龄儿童的学习环境。
❤️
心声——复旦人的传承
高昌健说,自己最希望的,是更多有理想有抱负有信念的复旦人投身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扎根基层,贫困和落后并不能靠我一个人努力就能改变,但是如果有更多胸怀赤诚的复旦学子加入,那么就会形成一股势不可当的潮流,不断推动我们的民族向前。“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是国之魂。
“大学,仅仅培养社会精英并不足以称为伟大,在社会性和专业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才是关键。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多参加实践活动,多看看这个社会,把握时代脉搏。复旦培养的是行业顶尖人才,我们学生不仅要有历史使命,还应当有社会责任感。
作者:法学院陈思颖
猜你想看:
儿童节福利 | @FDU毕业生,如何让自己的照片登上6.23毕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