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毕业生 | 刘玉云:控制水的“魔法师”

2017-07-14 新闻学院:陈曦 复旦研究生

刘玉云:

复旦大学2012级直博生,2017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获得者。2012年,刘玉云从华东理工大学保送至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进入到俞燕蕾教授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在光响应液晶聚合物材料这个前沿领域,共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学术论文6篇,论文影响因子总和超过90,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文章2篇,以第二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1篇;此外,她申请中国专利2项。她的突出工作还被国内外多家知名媒体报道,例如CCTV新闻联播、CCTV朝闻天下、英国杂志Economics及Advanced Science News等。


自动式“吸管”和蠕动的塑料片

在一块布料上放上一张长方形的塑料片,塑料片像爬虫一样蠕动前行。在一个光滑的坡面上滴上一滴水,水滴理应自然滑落,可是将一束光打在坡面上,水滴则在光斑处戛然而止。“吸管”里的水源源不断往外冒,而“吸管”的另一头却没有人在吸。这不是与魔法题材相关的电影情节,而是刘玉云博士研究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吸管”的材料是刘玉云所在的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液晶高分子光致形变材料,当光束照射这种材料时,可使得这种材料变形。刘玉云博士说:“鸟儿的嘴巴很长,衔起一滴水,嘴巴在一张一合一张一合的过程中,水从喙尖流入口中。”利用光线使得这种材料的做出来的管子发生形变,就像鸟儿一张一合的嘴,将水抽上来。湿度因素使得塑料薄膜发生了弯曲,从而导致了塑料片的蠕动,因为当湿度下降时,塑料薄膜则恢复原来形状。因此,只要控制了湿度,也就能控制它的运动。这是刘玉云正在研究的项目。


以实验室为家


刘玉云说:“对我而言,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工作。”一个星期中刘玉云有六天选择呆在在实验室和办公室进行科研,只有到了周末才会回家。有时,她为了观测一个数据,硬是一个人在实验室等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只要得到了实验数据,等得再晚,她觉得也是值得的。


“做研究的过程是枯燥和乏味的,需要一遍一遍地重复做大量工作。但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和新发现,这些新发现,就是我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刘玉云说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玉云的一篇关于“亲水基团引起薄膜形变”的文章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当问及其得知文章被发表时的心情时,她说:“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兴奋和激动的喜悦,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真的很累了。”


“一篇论文能够在比较权威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投出去的论文要等一个月才能收到回复,再根据回复中提出的修改意见做更多相关试验,补充数据,不断修改完善,历时一年多才得以发表。”刘玉云告诉我们。虽然过程漫长而艰辛,但是不忘初心的刘玉云仍然从不放弃,继续在学科中刻苦专研,砥砺前行。


2017年4月26日,作为学生代表,刘玉云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展示了光与温度双重影响的液晶高分子执行器,并将圣诞树形状的黄色塑料薄膜放在刘洋手心,塑料薄膜立刻变形起舞。 


敢于“叫板”的女博士

“每次和导师争辩完,都觉得特爽!”刘玉云说:“在俞燕蕾导师的课题组里,老师往往会引导我们说出自己和她不同的见解。一开始我们也是小心翼翼,不敢说和老师对立的观点,但老师往往会引导我们提出自己不同的主张和见解,久而久之,我们的课题组里也形成了自由讨论的氛围。”


在日常的实验中,课题组成员都会相互帮助,相互指导。在团队合作中,每个实验室成员都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实验。“实验室的气氛非常融洽和谐,在学校里,我们常常是十几个人一起去北区吃饭,队伍浩浩荡荡,也算是壮观。”刘玉云说。



待到他乡变故乡

刘玉云的故乡在山西。刘玉云说:“我本科是学化学的。我们省的煤炭业很兴盛,我爸爸的工作也和煤炭相关。不过据我所知,煤炭里很多有用的东西就直接被烧掉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选择化学专业也是想为这方面做些贡献。”在本科结束后,刘玉云来到复旦大学继续深造。博士毕业之后,刘玉云被保送至复旦大学高分子系继续深造。


对刘玉云来说,上海已经成为了第二故乡。她说:“我以后还是会选择留在上海。上海这座城市,已经从他乡变为故乡了。”

 

猜你想看:

学术之星 | 何吓俤:做最好的自己,让青春无悔!

新生骨干培训班 | 相信我,来了这个班,你就不舍得走了

听说这部片子在毕业典礼上引起全场多次笑声

听说这部片子在毕业典礼上引起全场泪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