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学风 | 一起变成大树: 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团队的成长姿态
导师与研究生所组成的导学团队在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创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学团队,不仅有利于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更能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导学团队文化传承与和谐的导学团队氛围,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6月28日下午,复旦大学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评审会在逸夫楼圆桌会议室举行,共有21个研究生导学团队参与本次评审会。
经过评委综合评定,11个导学团队荣获2017年复旦大学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特色奖,其中就包括这样一个成果卓著的集体:他们气氛和谐,导师和学生一同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他们兢兢业业,经常讨论科研至深夜,被称为“日不落”团队;他们堪称“国奖战斗机”,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三年中该团队获国奖的学生数量位于全校前列;他们成果颇丰,已经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相关领域论文200多篇,承担和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课题。
▲ 团队成员组成实验室LOGO
他们是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团队,由黄萱菁教授、张奇副教授、邱锡鹏副教授、周雅倩副教授及8名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组成。
要想在世界诸多优秀科研团队的探索中占得先机,或是在科研的淘金队伍中率先发掘出一粒金沙,打造一支协同合作的团队至关重要。这支科研团队的成长历程为如何造就这样的团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案。
▲ 团队成员合照
打造科研主力军,一支走天下
2012年来到复旦,直博生宫叶云还未来得及享受初入新校园的喜悦,便一头扎进了课题组的科研工作中。然而,初入“科研茅庐”的他由于方法掌握不足,常常事倍功半,对科研的节奏一时之间难以适应。
作为“过来人”的导师们,自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并有意通过日常科研生活的细节引导宫叶云逐渐入门。宫叶云回忆道,在去吃饭的路上,导师总会和他讨论问题,并且总能有很多新的想法让他不断尝试,他在学习中过得很充实。而他自己也通过和老师不断的讨论,渐渐提升了独立思考和做研究的能力,在日积月累中逐渐适应了科研的节奏。
不仅是宫叶云,团队中每加入一名新生力量,导师们都会用循循善诱、以身作则的方式引导他们适应团队的科研生活。2015级硕士研究生钱鹏谈到,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其挑战在于模型建构,会遇到不少困难,每到此时,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导师适时的指点迷津都令自己获益匪浅。
研究生是科研活动的主力军,而如何培养好这支军队,则是“团队科研战术”的首要任务。在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中,导学的内容和方式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导师,“导”学生们科学研究,“导”学生们处世为人,最终让学生在科研和生活中有所收获。在“主力军”的培养上,团队的每位老师就如同“教官”,为了练好这支队伍,无不尽其所能,而又风格迥异。
▲ 黄萱菁指导同学们
黄萱菁被推选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媒体计算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她统筹协调着整个团队对学生的培养进度,每每学生遇到工作或生活上的问题,她总能及时发现,指点迷津。
▲ 张奇为同学们讲解论文
张奇于2015年获得ACM上海新星提名奖,2016年获得了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汉王青年创新奖”,2016年获得IBM Global Faculty Award奖。学生们用“雷厉风行”来形容他,在他的“指挥”下,研究难点被有条不紊地攻克。
▲ 邱锡鹏和同学们谈心
邱锡鹏于2015年入选首届中国科协人才托举工程。他更像一位文雅的儒士,学生坦言,每每与他讨论研究课题,总能如沐春风,不能自拔。
周雅倩被评为腾飞书院优秀班导师。她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开拓者,带领着学生不断摸索那无尽的未知世界。
就是这样一支孜孜不倦、全心全意指导学生的“教官”队伍,和一群勤奋好学、求真务实的“英勇士兵”,共同塑造了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
对于在团队中的成长,2014级博士研究生刘鹏飞有自己的认识:“作为一支三十多人的科研团队,如何有效培养和管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我们团队最令人自豪的除了杰出的导师、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还有一套成熟有效的培养制度。比如,作为一项常规制度,我们的讨论班,常常将有不同研究主题和兴趣的大家联系起来,是学习更是分享。实验室创始人、80多岁的老教授吴立德会拿着粉笔推演公式,学生们用心地报告,老师们对此精彩点评;这提供了更好的交流环境,我们可以讨论攻克难题,还可完成不同年级学生的新老交替,保证成果的延续性。”
自由和严谨并存,踏实与创新同在
自由和严谨并存,踏实与创新同在,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团队长久以来形成的学术氛围。
自由的氛围让团队中不少学生感触颇深。刘鹏飞感叹:“对于研究选题,你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点讲给导师,他们会认真听,如果合理且方案可行,他们就一定会支持你。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导师不会太明确规定你要做什么,但会在适当时候或重要节点提醒你。在这个团队里,你会发现在做的很多工作,是自己真正想做的,而不是被外界强迫去做的,这种体验棒极了。”
每周常规的自由讨论会是2014级硕士研究生陈济凡最喜欢的部分,或自己选或导师分配,他可以确定一篇文章,经过充分准备后为大家进行报告,同时也倾听其他同学精心准备的分享。“讨论会上,大家与志同道合的队友们互相欣赏的同时又互不服气,这一厢还在大开脑洞、五彩缤纷,那一厢却是激烈争辩、十分热闹,如此各抒己见、坦诚大方,未尝不是繁杂生活中极其纯粹的瞬间,酣畅淋漓,岂不快哉!”讨论会持续一两个小时后,大家在原文本基础上衍生出各种闪闪发光的点子,其中可能会有几个令陈济凡印象深刻。后来发现有几个有趣的想法在已发表的文章中得以呈现,他会感到难以抑制的开心与兴奋,但同时也夹杂着一丝小小的遗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他由衷地敬佩这些使想法得以证明或落地的人,也会对自己抱有更高的期待。
自由从来不是形单影只,严谨一直为团队的科研工作保驾护航,二者结合推动团队踏实创新。每一个数据,每一张表格,都经过师生们一致考究,确保实验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甚至于论文中的一个用词,一个排句,都会被反复推敲。
正是这样的科研氛围让团队时刻走在自然语言处理研究领域的最前沿。近年来,该团队每年能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领域A/B类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十多篇高水平论文。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 Marek Rei 对2016年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包括 ACL、EACL、NAACL等 11 个主要会议和期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团队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和国际都名列前茅。
科研里外,平凡生活拥抱英雄梦想
切莫以为这就是一架整天闷在实验室低头干活的“科研机器”,事实上,团队更鼓励师生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为科研之外的平凡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科研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团队成员不仅阳光健康、神采奕奕,更有文艺新锐、体育达人和游戏大佬等“多面手”。本科期间,陈济凡就曾在张江校区运动会上获得长跑1500米冠军,研究生期间,他所在的计算机研究生队还获得了张江杯篮球赛三连冠。
▲ 团队文体活动:飞盘
团队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刘鹏飞表示,每学期的总结会议给大家表演的舞台,每个人都尽力展示自己在一学期的尝试与成就。又如春游、秋游活动曾组织集体爬山、逛辰山植物园、滨江森林公园自助烧烤等,这类活动不仅能调剂紧张的实验室生活,更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2013级博士研究生陈新驰感慨:“每位同学都不会忘记在读书角一起感受人生,也不会忘记生活区里那“取之不尽”的茶包和咖啡。与其说实验室是一个工作学习的场所、这个团队是一个做研究的团队,不如称其为一个互相取暖、互相包容、互相勉励的大家庭。”
▲ 团队文体活动:足球
对于科研的快乐,在团队成员们看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现未知领域,好奇、想象,掌控与未掌控之间的微妙;二是对某一问题彻底掌握,这是在一个领域深入挖掘的厚重感带来的快乐;三是交流与分享的快乐,做出一个项目后认真听取志同道合之人的想法与建议,同时也从他们那里获得鼓励认可。
而谈及科研梦想,钱鹏希望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语言。陈济凡认为即便谈不上“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要努力提升自己,起码所知所学要发挥其价值。陈新驰表示:“科研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我的梦想很具体,探索未知,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创造真正的人工智能。”
文字:王楠、王琼
猜你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