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 | 烽火中内迁重庆,千里跋涉再续复旦精神
今年是复旦大学抗战内迁八十周年
学校隆重举行抗战内迁八十周年纪念活动
让我们一起透过历史
重新回顾那段烽火中的复旦岁月
“对于任何一所学校,多年历史所孕育培养的传统精神赋予其生命或灵魂,这种精神存则学校存,这种精神不存则学校名存实亡。”
80年前,在抗战炮火中,复旦师生被迫内迁。上庐山、赴武汉、经九江、奔宜昌,辗转迁移,终建校重庆北碚。复旦精神并未式微,而是换个地点扎根,继续绵延在历史长河。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抗争烽火中地处江湾的复旦大学顿成战区,校园内一片狼藉。时事动荡,战局莫测,到校学生寥寥而罢。
(1937年八一三开战后占领复旦校园的日军)
未几,教育部指令复旦、大夏、光华、大同上海四所大学组织联合大学,自筹经费内迁。12月,一批风尘仆仆的大学师生历经二十余天的跋涉,互相搀扶着踏上千厮门码头,他们就是从九江、武汉、宜昌等地辗转来到重庆的复旦师生。
从暂时安顿在菜园坝重庆复旦中学,到建校夏坝并迅速发展为有27个系科的综合性大学,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战争年代,复旦大学师生与重庆人民同心同德,以抗战自励,精神振奋,教学相长,关心时事,影响社会,书写了复旦校史上的光辉一页。
(重庆复旦大学模型)
创立农学院:
复旦白酱油、番茄酱有口皆碑
内迁重庆那几年,复旦根据服务民族救亡和民生需求培养人才。
当时,四川由于大批人员涌入,加之战争破坏,粮食、蔬菜、副食品供应极端困难。为解决大后方粮食、农副产品生产供应问题,开垦边疆,遂设立垦殖专修科。本科修业期限为二年,每天半日上课,半日田间工作,遇到农忙时停止上课,全天劳作,寒暑无休。毕业后即由学校派往或介绍去周边各垦殖实验区或农场服务。
(时农学院学生在农场劳作、学习片段)
为推行农业生产教育,复旦又积极筹设农场以资实验,两利生产。农场产品除粮菜瓜果之外,还有酱油、羊奶等。复旦农场研制的“复旦白酱油”、“复旦番茄酱”甚至成了北碚地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
(时农学院学生在农场劳作、学习片段)
之后园艺学系、茶叶组、茶叶专修科、茶叶研究室相继设立,复旦合并这些系科,正式宣告复旦大学农学院成立,在抗战期间为农业经济培养输送了许多专门人才。
剧社竞赛名人讲演:
烽火日子精神生活不断粮
在北碚立校安顿下来之后,全体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创造丰富的生活,复旦剧社、体育竞赛、名人讲演、文艺小报,各种传统逐渐在新的土地展开篇章,因此复旦学子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未在内迁这段艰苦日子里出现“断层”。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复旦的剧社活动。作为学校“王牌”,复旦剧社在整个戏剧界也有着悠久光荣的历史。不过由于时局影响,1935年在上海公演《雷雨》后,学校一再迁移,人员四处分散,直至学校在北碚安定下来后,剧社重又恢复生命力。这期间创作的不少剧目,赢得社会诸多好评。校友马彦祥编著、赵丹先生导演的《古城的怒吼》五幕国防剧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三天,演出获得空前成功。之后演出的《凤凰城》、《国家至上》也获得好评如潮。复旦师生的戏剧活动不仅成为整个抗战期间北碚戏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促进了北碚戏剧文化的繁荣。
(1940年复旦剧社演出舞台剧照)
此外,各院系同学利用夏坝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经常举办演讲比赛、球类比赛、象棋比赛、游泳比赛、越野跑比赛等。复旦大学还经常利用重庆成为中国新的文化中心的大好时机,邀请名人名流来校讲演,让不同的观点都登台亮相、争鸣,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学术流派,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老舍、胡小石、梁实秋等的主题讲演,在当时听者踊跃,成绩甚佳。
(1938年复旦大学英语演讲竞赛师生代表留影)
复旦学子受到这种“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优良传统的熏陶,大兴研究、讨论之风,学术氛围浓厚,这正是复旦能够人才辈出的重要外部环境。
参加新华日报义卖:
十元一份的报纸校长买了!
时值义卖浪潮从香港推动到了重庆,新华日报为了要使这一极为有意义的先进运动更为广泛地展开,便决定把一天的报纸、广告、新群丛书全部投于义卖。
当时新闻系的同学积极响应了号召,并公开征求其他各系同学自由参加,最后组成六个“卖报小队”。
早晨六点多的光景,马路上就看见许多执着义卖旗帜的青年和小朋友拿着报纸和书籍沿街兜卖。“先生买一份报纸吧!新华日报社把他们今天的报纸捐给国家,买的人多出点钱,我们做学生的,趁着这个星期日有空的当儿,出点力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都是为国家啊!”
非常顺利的是社会一般民众都有了新的觉悟,都愿意将自己对国家所能尽的力量贡献出来,二角钱买报,五角甚至一块钱买小册子,都是非常乐意的。之后有位先生说:“义卖应该卖实价才对,要是捐东西的人叫做义卖,我们出比定价多的钱来买东西,为什么不叫做‘义买’呢?”
此话有理,为了对爱国的买主与顾客表示公平起见,还是把“义卖”改为“义卖买”好些,因为中国人一向就是好“正名”的。那天恰逢两位校长在永年春宴请本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工读同学,所以负责到那儿义卖的同学收获颇丰:钱新之校长以十元“义买”了一份报纸,吴副校长和沈总务长各以五元买了一份报纸,其他教职员工和同学也各有相助,真正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时复旦大学校董钱新之先生)
烽火日子里依然保持有趣的灵魂,颠沛流离中不忘担起责任。
内迁北碚,校舍从无到有,师生共同经历苦难,尝尽悲欢离合,将学科教育与校园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复旦精神始终绵延,燃情在红色岁月中。
传承和弘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新时代复旦人的职责所在。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档案馆
编辑:王海蓉
猜你想看:
研途同行 | 李海龙:报名四次,考试三次,复试两次,成功一次,终圆梦“复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