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 | 从复旦走向哈佛——记U21科研大会上的复旦研究生唐静

2015-10-19 复旦研究生

唐静,女,先进材料实验室博士生,导师郑耿锋教授(复旦大学第五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荣誉获得者)研究领域为功能化纳米线与生物医学的复合界面, 目前已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篇,其中第一作者14篇,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曾荣获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陶氏化学可持续发展创新奖、联合利华-英国皇家化学会创意演讲竞赛全国一等奖等荣誉。2016年博士毕业后,将赴哈佛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



Universitas 21(简称U21)是一个由全球优秀研究型大学组成的联盟。它成立于1997年,成员包括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目前U21已扩展到25所大学,成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大学联盟。


2015年6月9日至12日,2015年度U21研究生科研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主题是“数字未来”(Digital Future)。本次研讨会共吸引了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马里兰大学、昆士兰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复旦大学等25所成员高校推荐的优秀研究生。




在我校外事处的协助下和研究生院的积极指导下,我校对候选人进行了严格的评审,最终遴选了先进材料实验室博士生唐静作为我校唯一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国际会议,并做大会口头报告。唐静同学分享了她参加此次国际会议的经历与感悟:


一、对跨学科交叉的深入了解


2015年度U21研究生科研大会的主题是“数字未来”,主要分为“数字媒体”、“数字生活”、“数字技术”、“国际数字秩序”、“数字文化”与“国际社区”六个方向。本次研讨会主要特色之一是跨学科交叉研究。来自U21联盟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工程、医药、新闻传播、设计、艺术人文、文化产业、体育管理等专业师生,围绕着会议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唐静同学从材料化学的角度做了“电子皮肤在可穿戴器件中的应用”主题口头报告,深入浅出,引起了与会者们的广泛兴趣。她表示,通过此次会议,自己对“数字未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领略到不同专业领域的前沿进展,体会到文理工各专业迥然不同的研究思路,极大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并对数字化有了更新的认识。


二、拓宽科研思路


唐静同学表示,参与本次会议她最大的感受就是科研需要开阔的视野,能有机会与国际同行面对面进行思想的碰撞,不仅可以使自己密切追踪本领域的研究前沿,了解国际同行的前沿学术动态,而且非常有助于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汲取不同专业的前沿研究成果,唐静同学进一步拓展了她的科研思路。由于不同的分支研究存在着相互关联、交叉的研究因素,学习与对比不同分支的研究成果及经验对其科研的开展及论文写作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科研中可能常常会遇到思路的堵塞,而聆听其他专业的科研进展有助于获得启发,茅塞顿开。在会场讨论过程中,她还结识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生朋友,就双方感兴趣的问题也做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三、升华学术思想


通过参加此次国际会议,她不仅可以学习、借鉴与对比墨尔本大学、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而且还可以将我校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给国际同行,得到更多的研究者的认可,提高我校的学术影响力。在学术交流中,不仅可以查找自己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也可以发现我校研究团队的优势与相对领先的领域,有利于扬长补短。


四、会议感想


唐静同学说,她特别感谢复旦大学给予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宝贵机会,感谢导师郑耿锋教授在学术上对她的悉心指导、关心和帮助,她从郑耿锋教授身上接受了受益终生的化学思维和材料思维以及科研方法的训练。这次跨学科交流会议,也使她明确了博士论文和现有研究课题的思路,更加坚定了她将要努力的方向。她会更加努力认真地进行科研实验,争取做出更多更出色的成果,以不辜负学校和老师们的殷切希望,为复旦和先进材料实验室争光添彩,做出更多的贡献。她希望U21能够越办越好,为更多的莘莘学子提供国际交流平台!



郑耿锋教授(左)正在指导唐静做实验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进入郑耿锋教授课题组页面



来源:研究生院培养办 樊智强编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