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才工程(二期)11批 邵琰
周葆华,复旦大学人才工程预备队(二期)1批队员,人才工程期间先后担任新闻学院2003级研究生辅导员、新闻学院研究生团学联指导老师、新闻学院研究生工作组组长。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院长助理,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主任,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FMORC)副主任。兼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
2010年我初到复旦新闻学院,就听闻葆华老师是当时复旦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却不曾想他是人才工程(二期)1批的老前辈。再一次走进周老师的办公室,只因同为二期的一份子而产生了特别的亲切感。虽相隔十年,却近在眼前,这是一次同属二期的却跨越十年的传承对话。
以前人文社会科学直博的机会很少,人才工程(二期)开辟了一条新路,之初怀着对学术一腔热血走上二期之路的周葆华,却在读书研究之外,在和学生交流互动之中收获了更多的乐趣。
“我在这个班级里面,不叫周老师,他们叫我‘周辅’,让我觉得很亲切”,再次提起“周辅”两个字,周葆华脸上不禁流露出幸福的笑容,思绪瞬间回到了十年前的青葱岁月。“那个时候年轻,工作非常有热情的,对自己也是充满新鲜感的”,周葆华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开班会时很用心地为学生们设计了“天使与主人”的活动。第一次班会时,他把班级同学名字做成签,抽到谁谁就是你的主人,你必须在一个月内做一件让你的主人很开心的事情,比如在主人的床头放一束花、暗地里帮他修电脑等等,一个月后在中秋晚会上揭晓答案。
周葆华说,“在这个活动中每个人都同时扮演天使和主人两种角色,他既享受到别人给他的服务,又去帮助了别人,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既学会感恩,又学会相助他人,通过角色的互换,可以让大家体会付出与给予带来的快乐。”
周葆华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在新闻学院80周年院庆大会上发言
万事开头难,延续好的开端更难。研究生和本科生不一样,研究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强,而集体意识相对单薄,同学之间很容易产生隔膜,但是周葆华始终认为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缘分,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他结合班级特点、专业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不同的活动,最后发展为班级特色活动 “五个一工程”,即每个学期集体观看一次电影、举行一次主题沙龙、举办一次名家讲座、组织一次参观活动等,为丰富大家的生活提供了更加活泼的、多元的选择。这样大家从宿舍、小团体走到班级大集体中,在“如何读书”、“如何开题”的主题沙龙中共同学习,在观影“9·11”反战纪录片后集体探讨,在卡拉OK大赛中一起娱乐,在苏州天平山秋游、浙西大峡谷春游中升华感情。周葆华说,“我跟学生们都是同龄人,带一个班就相当于多了几十个朋友,我们共同做很多班级活动,从学术的,到关注时事的,再到生活化休闲化的,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感情,这些东西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乐趣。”因此,“周辅”成了很有乐趣的工作,也成了快乐的代名词。
周葆华是人才工程(二期)第一批的队员,当时学校相当重视,密集的培训和交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现在回想起来,二期给队员们带来的感召力也深深印在每一个人心中。回想当年,周葆华说,“身为人才工程(二期)第一批的队员,有一种草创的兴奋感和压力感。”特别是在第一年,处在建章立制的阶段,相当于在为未来探路,学校为大家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培训和交流,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队友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然增多了。周葆华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述职汇报的情景,那是在第二个学期接近尾声的时候,当时彻夜准备各种资料,力求完整地展现自己近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周葆华和队友都给自己施加了不少压力,他说,“因为队友之间是既合作又竞争,相互之间是一种追赶的心理,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做在别人后面,但是这样的述职汇报也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2005年,周葆华毕业后顺利留校成为一名专职教师,因为有二期的经历,他对学校这个环境就越来越熟悉,经历了多年学生工作之后,他对学校的整个运作、对学校的发展认识得更深刻了,自己对学校和学院的一种认同感进一步增强。而二期带给周葆华的远不止这些,正如他说的,“二期教会我们的是一种同时开展不同工作的能力和一种驾驭时间的能力,培养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很多件可能看上去不是很相关的事情,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都需要我们很投入和用心。”离开二期生活已经7年了,当初的队友如今也天南海北各自忙碌,大家平常的联系未必很多,但收到信息就会很快做出反应,周葆华说,“这是因为二期是大家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那个阶段身份的归属是和二期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虽然各自奔波,但是不会有陌生感。”而这样的队友情也是二期赋予大家的一笔宝贵财富。
2010年,周葆华有了新的身份——硕士研究生导师,正如他所说的,做什么事情都要投入和用心,他把当年对63位同学的真心付出延续至今,悉心教导自己的每一位研究生,而那已毕业的63位学生依然是他的牵挂。既为老师就要以身作则,治学严谨才可典范他者,正如他的第一位研究生吕舒宁所说,“我选择周老师作为我的硕士生导师,是因为本科阶段与他在课堂以及研究项目的接触。在课堂上,周老师讲课条理清晰,以其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课方式让我对传播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对理论脉络和前沿的驾驭让我深深折服;在研究项目中,他所关注的问题体现出他的人文关怀(如城市新移民归属感课题),对项目的每一步执行都严谨、踏实,他这种脚踏实地的作风成为我学习的榜样。”
三年过去了,即将要毕业的她再次感慨周老师几年来对她的帮助,“周老师再忙都坚持每两周举办一次的dot come读书会,在他的引导下,我阅读了传播学主要理论的历史发展和前沿研究,受益匪浅。同时,他也鼓励我走出国门,接触国外院校的传播学教育,他耐心地指导我写Proposal并与我分享他在新加坡交流的点点滴滴,让我也得以有机会去南洋理工大学交流学习。学业之外,周老师也在我三观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在职业选择上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即‘选我所爱’,在投身于该职业时,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即‘爱我所选’。”
周葆华老师出版个人专著《效果研究:人类传受观念与行为的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参著《传播学原理》、《解码新媒体》等。
如同带班时的用心,成为研究生导师后他依然用真心帮助每一位研究生树立人生目标、规划发展方向。而现在,他仍然坚持有机会就和03研的学生们聚会,当被问及他印象最深的一位学生时,他说,每一位都让自己印象深刻,他记得每一个人的名字,以及熟悉他们的近况,包括谁去了新的行业,谁又“升级”当爸爸妈妈了。说着,他把目光投向墙上的一幅画,那是由64张照片和签名拼出的一张笑脸,他说,这就是自己二期的印记和回忆。06年毕业时,学生们自发做了这幅画送给学院、也送给他留作纪念,而也是从那时起,这幅画和有关64个人在一起的记忆就伴随着他至今,他说这幅画会一直留在那,留在自己身边。多年来,周葆华在学术和工作上获奖无数,但在他心目中有三个奖项始终占有特别的位置——这就是03级硕士班上海市优、复旦大学十佳辅导员和优秀研工组三个荣誉,他说这几个奖都和二期、和大家有关,是关于自己那个青春岁月的记忆。看到同为二期队员的我,周葆华说,“不管是我们还是你们,二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对人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大家未来会有不同的发展,但是二期可以给大家一些感召,就是让我们尽可能做到杰出,并富有追求卓越的精神,这就是二期给我们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