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5岁少年离家出走,真相竟是……

杭州民政 2024-03-27


家是温馨的港湾,

是受委屈时的避风港,

可是,还是有很多被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

有家却不愿意回。


不回家的理由有千万种,

但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家里缺少温情和理解。

家庭教育能力的缺失是问题的最关键的根源。

下面和民政君一起来看看小勋的故事……


2018年5月15日,最高气温36.5℃。杭州的夏天来得如此突然和猛烈。除了这“疯狂”的天气带来的“暴热”感,对于我们救助工作者而言,这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当晚10点左右,一名15岁的男孩由派出所民警护送进站求助。


2018年5月16日,高温丝毫没有要减退的意思,反而向更高点发起冲击。救助工作如常开展。当日中午11点左右,男孩的父亲匆匆赶到救助站接走了孩子。


从入站到离站,整个救助过程不过十几个小时。这只是一个很平常的救助案例,但背后折射出来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问题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

孩子口中的“悲惨经历”

这是一个不想回家的孩子

小勋到救助站以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找他沟通谈心,了解相关情况。


反复地询问、引导后,小勋说:自己老家在贵州,差不多一年前因为和父母吵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来到杭州。因为没有身份证,找不到工作,于是开始过上了流浪生活,以捡拾垃圾为生。靠着卖废旧纸板等勉强维持生活。天热的时候就睡在江边、公园等地;天冷的时候就找地下车库睡觉。后来被公安发现才送到救助站。


他离家以后从来没有和父母联系过,也没有任何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现在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哪里,只希望救助站能帮助他回老家去。

▲小勋父亲第一时间赶到救助站办理接领手续


救助工作者眼中的“异常之处”

这是一段值得“同情”的经历

可是有着多年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立马就感觉出来了:这是一个不想联系父母、不想回家的孩子。表面看上去如此文静、乖巧、听话的孩子,胡编瞎扯了自己的“悲惨经历”,却不知道自己的谎话有着诸多不合逻辑之处。


其一:从小勋入站时的穿着打扮和他随身携带的300多元现金来看,不像是长时间流浪的孩子;

其二:当被多次问及是否有棉被、冬天在哪里睡觉等问题时,小勋含糊地说在地下车库、就用衣服当被子。杭州的冬天岂是靠几件单薄衣服就能露宿挨得过去的?更何况,在杭州城区如此高密度的街面巡查救助保护网下,特别是在“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期间,怎么可能让一个未成年人流浪露宿这么长时间而不被发现、不被救助?这一点,作为救助工作者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其三:当被问及是否有父母联系方式时(电话、QQ、微信都可以),小勋的眼神开始飘忽不定,却又倔强地回答:没有。直觉告诉工作人员,小勋肯定是故意隐瞒了一些情况。

父亲口中屡教不改的孩子

通过小勋贵州老家派出所,我们联系到了他的父亲。小勋父亲相当激动,表示自己现在就在滨江这边,已经找儿子20多天了,报了案却一直没有消息,马上来接领。


从父亲口中,我们听说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小勋父母离异,之前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贵州老家。半年前,再婚后的父亲将他接到杭州一起生活。因为小勋不想继续上学,索性就在龙翔桥一带找了个打包快递的工作。


大约20多天前,小勋偷拿老板娘几百块钱被发现后,离家出走。手机电话不接、短信不回,但是父亲发个红包过去,立马就被小勋领取了。


说到这一点,小勋父亲又好气又好笑,他说估计这段时间小勋都是在网吧打游戏度日。之前也有过很多次小偷小摸的行为,可是说教都不管用。

▲在救助工作者的引导下,小勋父子摒弃隔阂,重拾亲情

救助工作者的一点反思

一面是救助工作者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想帮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回到父母身边;

一面是受助的流浪未成年人绞尽脑汁、胡编乱造故意隐瞒身份信息和家人联系方式。


这两者的强烈反差值得我们反思。

小勋长期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容易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厌学和渴望被关注的心理会比一般的孩子更强烈一些,也更容易“离家出走”。


另外,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当甚至轻微违法犯罪行为时,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也往往适得其反,容易让孩子对家产生怨恨,从而离家流浪。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做好源头预防才是治本之策。


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是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流浪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得履行好对子女的教育监护责任。


另一方面,救助管理机构作为临时监护人,必须得坚持救助保护与教育矫治并重的原则,在积极帮助受助未成年人返回家庭的同时,要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及行为矫治等服务,并适当对未成年人父母的教养能力进行指导、帮扶。

撰稿:救助管理站

编辑:辰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