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阳分”可直接当钱花!杭州老年人还能享受哪些服务,看这一篇就够了~

杭州民政 2024-03-27

杭州

民政

重阳节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借力省市民生实事东风,借势数字化改革大局,杭州集中力量提升养老服务能力,为助力领跑幸福颐养示范区建设持续加码。

具体有哪些举措?

带来了什么变化?

和民民一起去看看吧~

今年是杭州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的第三年,已累计完成改造6356户。改造对象上,除了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作为适老化优先改造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等“三老人员”一并纳入改造并实现全覆盖,改造标准平均每户达1万元以上

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各地对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具配备到位等五大类改造内容进一步升级拓展,如钱塘区在改造初期,将老年能力评估与认知症筛查相结合,对实施适老化改造中的老年人认知症情况进行筛查并标记,实施改造阶段对有特殊情况的老人在改造方案里从涂料色彩、图形上增加个性化专业元素,并为有认知症的老人配备防丢失手环等,有助于早期认知症预防。

今年,全市持续打造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按照“重综合、强辐射”的功能定位,优先在老年人口相对集中,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毗邻等地建设,涵盖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托养、家庭支持、社会工作和心理疏导、康复辅助器具租赁等六大服务功能,与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错位建设、功能互补,打造15分钟就近就便“一站式”养老服务,有效解决了老年人术后康复、家庭照护者休假或临时外出等照顾难题。

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养老需求,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杭州依托养老服务机构等养老服务设施,整合辖区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中医推拿馆等多方资源,围绕“有设施、有器材、有队伍、有标准、有数据”的“五有”标准,建立转诊、转介、转护、转养通道,为老年人提供出院后护理、稳定期康复等个性化、专业化康养服务。

目前全市已累计打造康养联合体39家,包括省级市县级乡镇级三种模式,其中乡镇级康养联合体是以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联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器材锻炼、康养咨询、体适能训练等服务。为加大康养人才的引入,民政部门也与卫健部门进一步联动,积极鼓励多点执业引入康复医师,并在养老护理员上岗培训课程中,嵌入康养内容。

为有效解决中、重度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困难,鼓励养老机构加大护理型床位占比,杭州自今年6月20日起正式出台了“机构护理补贴”制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给予一定补贴。

其中

在社会办养老机构(含公建民营)进行全托服务的

给予每人每月600元的补贴

不满1个月的按每人每天20元计算

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中进行全托服务(30天以内)的

给予每人每天20元补贴

每月不超过600元

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已有900余名老人申请享受到了入住养老机构护理补贴。

2019年,杭州率先全省在上城、西湖探索推出家庭养老床位,2021年,试点进一步推广至7个区(上城、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临平),重点面向户籍年满60周岁且能力评估达到中、重度的失能老年人或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家庭养老床位,引进离床感应等6大类智能设备,服务机构依据老人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完善24小时守护和日常服务方案,提供生命体征监护和咨询、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照护服务,使老年人家中的床位成为具备“类机构”照护功能的床位。

截至9月底,全市已累计

建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400余张

提供上门服务4000余人次

服务总时长6000余小时

今年以来,民政部门持续深化养老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革,主动对接数字社会系统“浙里养”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打造形成线上快速响应、线下良性互动、全程留痕监管的智慧化养老模式,有效解决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养老服务补贴打入老年人社保卡(市民卡),设立养老服务专户,在全国率先创设全市通用的养老电子津贴“重阳分”

截至9月底

全市已开通养老服务专户的老年人24.8万

累计发放“重阳分”33905.75万

服务结算25038.51万

养老服务商城入驻为老服务商家282家

提供53项服务

已有7956名互联网养老护理员可在线接单

累计提供养老服务457.8万单

日均10000单以上

推出“幸福清单、养老管家”应用场景,联动线下助老员,老人或家属可以查询匹配政策待遇及办理渠道、办理材料,获悉已享受意外伤害保险、高龄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等。

依托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推动适老化智能康复辅助器具研发,深入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促进适老化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产品配置应用,提高智能产品适老性,为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供智能支持。推出一键呼叫、安居守护等应用场景,为老人家中安装烟感、气感、门磁、睡眠呼吸监护仪等智能设备,利用水表、电表监测互感器,24小时不间断汇聚、记录独居老人用水用电数据,线上“云端守护”与线下联动响应机制相结合,共同守护老人居家安全。

全市为高龄、失能等困难老年人发放智能养老终端14多万台,开展紧急救助1156次,针对孤寡、独居老人主动关怀187.06万次

撰稿:福利处、养老指导中心

编辑:方沁薇、章琳帆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