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为一件利民生的大事,杭州为他建了一座桥

杭州民政 2024-03-27

杨堤三桥

杨堤,是萧山区湘湖二期开发时所筑的一条湖堤,东接湘湖路,西至越王路,长730米,是在以道路交通功能为主的基础上,集自然景观、历史人文、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滨水长廊。

堤上有立雪、道南、德惠3桥,堤桥相接,绿荫掩映,风景醉人。这杨堤及其堤上的3座桥名,均为纪念北宋政和年间杨时主政萧山时开筑湘湖,南传理学,德泽恩惠百姓而命名的。


德惠桥位于杨堤西端,连结越王路。这是一座拱梁组合桥,为纪念杨时、魏骥等良臣湖贤开凿和保护湘湖,德泽恩惠百姓而命名。

德惠桥建于丙申年(2016年)春,主桥为5孔7折边石拱桥,两岸引桥,各为3孔石梁桥。沥青桥面,双向2车道,两侧人行道石板铺筑。桥两边置实体石栏板,间有望柱,覆莲柱头,栏板末端置抱鼓石,雕刻精美。

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杨时补萧山县令。上任伊始,他就带人下乡体察民情。当时正闹春旱,西江塘以东、北海塘以南的大片农田龟裂,插不下禾苗,已插秧苗的,干枯焦黄。杨时体恤民情,请来当地长老座谈,共商治旱方案,最后决定围堤筑湖。

杨时认为,解民之苦是第一件大事。他集思广益、实地勘查地形之后,决定“筑两塘于南北,一在羊骑山、历山之南,一在菊花山、西山之足,两相拦筑,而其潴已成”。一方面向朝廷申请建湖钱粮,一方面制定和实行“湖田补偿”“均包湖米”“以工代税”的政策,兼顾了湖田所有人的利益。

当时县内的百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热情高涨,杨时自己也拿出俸金资助。只有一个38户人口的小村庄,不肯从湖区迁徙。杨时亲自到这个村庄,登门向他们说清原委,阐明道理,语重情长地说“你们搬迁,给四周百姓带来福音,我代表大家给你们磕头了!”说着就要下跪,在场的父老赶紧扶住,说:“县太爷,这万万使不得,我们搬迁就是。”

经过一年零七个月的施工,筑湖工程告竣,累废低洼田3.72万亩,周长80余里,蓄水成湖,灌溉周围9乡农田,受益面积达14.68万余亩。真是“水能蓄潦溶千涧,旱足分流达九乡。”

湘湖建成后,大大减轻了干旱对九乡农田造成的威胁,百姓对此感恩不尽。湘湖建成当年,再次发生旱灾,由于农田得到湘湖水的灌溉,沿湖九乡就获得丰收。民众都很感激,因此在湘湖边为杨时建了一所生祠,许多人还拿着杨时的画像,在家里供奉。杨时去世后,九乡百姓继续在湘湖边为杨时修建祠庙,时时祭祀。明朝成化年间,魏骥等人扩建重修杨时祠,明宪宗赐额“德惠”,故名德惠祠。“德惠”一词出自《管子·五辅》:“举贤良,务功劳,布德惠,则贤人进。”

明代南京吏部尚书魏骥,萧山人,77岁告老回乡。回乡后十分重视家乡的水利。他家居20多年,头戴笠帽,足穿草鞋,巡行田野,访问民间疾苦。

当时湘湖水利年久失修,湖滩淤积,侵占严重。他与县令、县丞等商议,着手治理湘湖,清退湖中占田。同时会同绅民进行疏浚,修整涵洞堤闸,并亲自主持修筑石岩、螺山、毕公、西江诸塘和麻溪、临浦等坝。

他还将自己还乡后20来年参与治理水利的经验撰写成《萧山水利事述》,又辑录了顾冲、张懋等人的水利文献,合称为《水利切要》,供后人参考,他为家乡的水利操劳到98岁去世时。为表彰魏骥的功德,明宪宗赐其谥号“文靖”,还诏赐入德惠祠,与杨时一同祭祀。

德惠桥上放目远眺如诗似画般的景色

德惠桥背依狮子山,山上林木葱郁,青翠欲滴;桥上望湖,湖面开阔,碧波荡漾,青山绿水,景观极佳。

撰稿:萧山区民政局

参考来源:《湘湖百桥》

编辑:方沁薇、章琳帆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延伸阅读

“道南”原来是这个意思!这座桥的名字有大学问

杭州这座桥居然和“程门立雪”的典故有关,你去过吗?

春晚节目中的这个美景,居然来自杭州!你去过吗?

柳浪闻莺原来就在此门外,如今只剩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