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前,杭州这座古城没入水底,它的故事你听过吗?
淳
城
镇
原淳安县城,俗称“老城市”。东汉建安十四年(209)贺齐所筑,故称“贺城”。迄武周神功元年(697),历489年皆为郡治,故又称郡城。
淳城镇处于新安江与东源港汇合处,周围2里225步,古有城廓。有内城、外城之分,外城是县西古城基。
据清康熙癸丑年《淳安县志》载,县治在城正北,“东面濠上,西面临谷,南枕新安江,北连冈阜”。元末,县治毁于兵燹(xiǎn),城堕而不复修筑。明洪武二年(1369),复建县治于旧址。嘉靖三十七年(1559),知县海瑞建城门六:南曰澄清、东南曰振德、东曰还淳、西曰环翠、东北曰孝义、北曰巩安,各建城楼以司启闭,以严瞭望。自此,统括内城、外城,为划一城池。
民国时,古城屡有开拓。民国18年(1929),县长冯世范辟建后街,将西自黑巷,东至横街,长约里许的濠坑,全部用茶园石板横盖其上,县民称便,谓之“冯公街”。嗣后,筑县前街,又拓西门街。民国20年(1931),淳安县完成乡村基层政权建立工作,县城行政建置名称为淳城镇。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城区有县前街、县后街、上下冯公街、上下官贤巷、上下直街、东门街、横街、湖滨路等街道。路面宽4-8米,大都中铺石板,旁砌卵石。
淳城镇自古以来就是浙西重镇,为浙皖交界处的战略要地。明清时,商业经济已有发展。民国时,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日本侵略军地面部队未能抵此,这里成为战时官、商活动据点,一度出现繁荣景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淳城有工商业332户,经营中药、百杂货、棉布、糖烟酒、粮油、旅馆、饮食等行业。
城内房屋多两层,少有三层,都以木柱为骨架,外砌砖墙到顶,砌有天井,小鱼池。门楣、梁柱上镶有以戏剧人物为主要题材的木雕,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窗棂有方、圆或棱形,图案美观。古街的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具有徽派特色。整个古街马头粉墙与青灰小瓦相映,石板古道同彩雕拱楣争辉。
民国11年(1922),淳城创办明乐、明光电灯厂。民国32年,曾设手工业示范厂,从事研究、改进和推广手工业良法、良器,并制造农业铁木器具及肥皂。之后,又陆续办起淳安皮革厂、利民纺织厂、启源昌肥皂厂、华丰皂厂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扩建印刷厂、电米厂。
淳城镇水陆交通方便。水路上溯屯溪,下达杭城,南通遂安,北至临岐。陆路有东西南北4条人行大道,古有驿站。民国后有公路3条,一至街口,通歙县、屯溪;二至芹坑,通建德、杭州;三至界首,通遂安、开化。
淳城镇文教卫生设施齐备,古有学宫、书院、文庙之类。清末民初,兴办中、小学校,时有东陵女子小学、雉山小学、石峡师范、县立中学和县立简易师范学校等。有用作剧场可容纳三四百人的邵家祠堂,有橄榄剧社、青溪剧团、联光剧团;有县立民众教育馆、县立图书馆、中山公园、公共运动场;有县立医院1所,另有挂牌坐诊的私人诊所和中药店铺。
淳安古为“严陵首邑”“文献名邦”,人文古迹甚为丰富,彰显皇权和人文的石牌楼鳞次栉比。据清光绪《淳安县志》载,县城中包括东门外的高坊,东寺前和西门外的西庙边、西廓村在内,有石牌坊58座。至1956年保存完好的仍有29座。在浙西诸县中首屈一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淳城镇经过近10年的建设,城镇面貌有所改观。至1956年,全镇有居民1453户、67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38人。有街巷36条,总长达4.13千米。各类房屋5096间。1958年10月1日,县治迁排岭,淳城镇居民相继随迁。1959年9月,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这座有着1751年沧桑历史的古城悄然没入水底。
撰稿:淳安县民政局
编辑:方沁薇、章琳帆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延伸阅读
●古往今来的淳安“界子线”
●探秘!在淳安的湖底“沉睡”着多座城镇!
●胖头鱼算什么?这才是最壮观的湖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