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谁的话语?丨社会科学报
原题:网络传言是更新换代的语言民俗(节选)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社会语言学教授 李明洁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 Joseph Bosco
凡是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公众性的民间性社会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语言民俗”。在发达的网络时代,在当下的都市生活中,最基本的语言民俗是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的?谣言和传言作为最古老的语言民俗是否仍旧存在?通过当下的语言民俗,我们如何观察语言与文化、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就这些问题,从事网络流行语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语言学教授李明洁赴香港中文大学,与都市传言研究专家Joseph Bosco副教授展开对话。
网络传言是社会记忆的组织系统
问:有人说,网络传言都是“扯闲篇”。两位怎么看待网络传言的性质和功能呢?
Joseph Bosco:传言和谣言都具有故事的特点。正是故事在叙事、象征和结构上的要素,构成了它的传播力和权威性。传言和一般小说里的故事并没有特别的差异,主要是一种模式的转化,传播的是听说的事情而已,但一般会比较简单,只要附和一些社会舆论和心理需求就够了。每一种文化或者每一个时代,人们担忧和害怕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所以只要讲到某一群人、某一个时代最敏感的焦点问题,就会引起共鸣。像大家关注的“喂人民服雾”和有关薄熙来的网络段子,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言,因为传言的特点是你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大面积的雾霾一定是真的,是所有人都看到了的污染。恐怕这类网络段子更接近于笑话或者讽刺。这特别在媒体控制比较严格的地方会普遍一些,我记得在苏联、捷克就有很多。
李明洁:如果我们采取宽泛一些的定义,狭义的“传言、谣言、政治笑话、流言”是否可以纳入到广义的传言名下来解析呢?因为它们具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反映的是一种社会评价,甚至直接就是公众的一种抗议。我们甚至可以反过来说,如果现在社会上哪一类传言(广义的)比较多,那大众关注的核心问题就在那里。我们就几个典型的网络流行语做过一些访谈,发现流行语的传播,本质上是情绪和意志的社会互动。流行语义中存在着共通的信念和欲望,通过社会模仿而扩散并逐渐制度化,公共舆论和普遍意志因此实现;经由时间的检验,民间意志就争夺到了当下中国社会的部分话语权和价值观。
Joseph Bosco:这是肯定的,这类语言形式的社会传播在功能上有相似性。不过,谣言传达的主要是社会情绪;政治笑话是一种公众评价,因为它们议论的对象都是真实的,比如薄熙来的段子。政治笑话全世界都有,在美国也有,但是可能在媒体不公开的环境里会特别多,因为只有这种委婉的方式才能够表达你的政治想法,才可以提及一些微妙的问题。人们不满、不高兴,但是没有一种更好的应对方式。如果是负面新闻,很可能就会被屏蔽掉。如果想要传下去,就要用滑稽的方式。
李明洁:也就是说,广义的传言这类语言民俗无疑是社会生活的记录系统,只不过与新闻强调“客观事实”相比,语言民俗更倾向于记录“主观事实”,即关于现实的公众想象和集体欲望。它们不一定是“客观”的经历或者经验,却一定是被大众用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主观”意志。因此,语言民俗就不再仅仅是一种记录系统,更是社会观念的组织系统了。因为它们就是大众对当下社会生活的“理解、认识和确信”,从而具有建构性,完成了民本立场的社会记忆的书写。
**************
欢迎关注查看所有历史文章,或:
回复“123”查看《你从<百年孤独>中看到了自己了么?》;
回复“098”查看《诺奖得主:美国正在进入“拼爹时 51 28941 51 14939 0 0 2198 0 0:00:13 0:00:06 0:00:07 3011”》;
回复“092”查看《任剑涛:国家如何释放社会?》
回复“089”查看《李泽厚:有一天,时间会开口说话》;
回复“088”查看《李泽厚:没有过时,未被超越》;
回复“083”查看《美国教授:只为找工作,是教育的失败》
回复“066”查看《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上海有什么好?》;
回复“053”查看《学术期刊中的“三角交易”》;
回复“039”查看《熊丙奇:当了领导就别再做学问》;
回复“037”查看《陆铭:上海真的太大了么?》
回复“034”查看《林毅夫:中国往何处去?》;
回复“031”查看《何怀宏:我们社会的价值观真正多元么?》
回复具体日期可浏览历史文章,如“0220”。
这里是《社会科学报》微信公众平台,所有出品的内容均为《社会科学报》独家或重要文章。文中观点属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社立场。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社会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欢迎投稿至skb.skb@163.com,一经录用,将同步在线下纸媒发表。
《社会科学报》电子报正式上线,敬请广大读者免费注册阅读!http://www.shekebao.cn/
搜索微信公众号shehuikexue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