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 孔子学院走出去,不是靠几个“子曰”就够了的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在13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5所孔子学院和1008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会了汉语,学到了中国文化。
以孔子学院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创造了中外合作开展语言文化交流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途径,可是文化传播不是让外国人学几句中国话、会说“之乎者也”就够了的。
文化传播怪现象
一位华人朋友,他的十岁女儿在纽约上小学,不会中文,突然有段时间,她回家开口闭口:“子曰”(Confucius says),每句话前都加上这个口头禅。父母问其缘由,原来学校里老师讲孔子,美国学生不约而同把头转向她这个华裔学生,好像只有她怀揣偏方秘笈,能破解孔子的神思妙语。
而下课后同学们问她的问题,都是中菜馆付账时送的“幸运签语饼”(fortune cookie)里夹的纸条上的话,那些箴言体的“人生智慧”与中国没啥关系。就像70年代美国人看李小龙电影,见中国游客便觉得他们都会功夫,而心里也并不当真。十岁女孩本能地拿“子曰”开玩笑,化解自己的身份焦虑。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早在1940年代提出“轴心时代”的世界图景,公元前800-200年之间,出现了人类文明的奠基者: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赛亚等,他们比肩而立。
美国课堂上老师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却从没有人去请教希腊裔学生,大家脑子里想的是艰深的知识体系、人类知识起源之类。难道儒家、道家思想与古希腊哲学不一样具有普遍意义?自古以来它们一直影响着各文明的发展进程。只是后来中国人把它们抛弃了,从生活经验中隐退,成了僵尸,至今尚未被激活,也未能被吸纳到现代知识体系中,落得“区域性文明”的地位,在美国被当成华人的标签,像一件偶然穿出去的唐装。唐人街春节放鞭炮、舞狮子、弹古筝、练书法,不过为后现代多元文化的筵席上添一道别致的小菜。如此“走出去”更难尽人意。
接受or被接受
7月3日,2016年第一期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研修班在厦门正式开班,来自全世界五大洲31个国家的41名外方院长参加,值得注意的是,10多名外方院长完全可以用中文发言、中文听会,十分少见。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04年11月在韩国成立,现在孔子学院的数量越来越多,也引起了国外专家学者的不满,2014年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曾呼吁美国近百所大学取消与孔子学院的合作或进行重新谈判。他们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分支机构,目的是宣传中国政府的意识形态,有违学术自由。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孔子学院于2015年6月30日关闭,该校校长这样回答:“如今我们与中国已拥有完全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这样的合作显得多余。”
国外对孔子学院的批评集中在三方面:
第一,学术与政治挂钩,是否是有意识形态的输出?2013年9月,法国里昂第二和第三大学的孔子学院关闭,第三大学副校长利大英教授说,孔子学院确实是意识形态输出的工具。
第二,干涉学术自由?2013年11月,芝加哥大学教授马歇尔·萨林斯在《国家》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孔子学院以政治敏感为由干预学术。
第三,宗教问题十分敏感?2013年2月,加拿大哈密尔顿的麦克马斯特宣布于当年7月31日关闭校内的孔子学院,因为招聘过程涉及宗教歧视,违反了加拿大法律。
这其实是一种文化认同的问题,文化认同的存在是基于差异性,在国际上交往和合作的实际情况来说,每个国家都必然是国际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提供人们一个基础以及一种方式去识别其他人,也让人们识别自己。
孔子学院属于文化传播的范畴,并不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代名词,与国外的合作需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教学的差异性,找寻中西方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才能减少国外对孔子学院的偏见,而不是用停止合作、减少经费来与他国谈判,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参考文献:《社会科学报》第1469期,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炎,原文《“文化走出去”的几个误区》。
(文中资料来源于教育部、环球时报、凤凰网等,文中观点与本报无关)
长按识别二维码
立即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