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祭孔之礼,儒学能适应当今社会吗?
2016年9月28日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7年纪念日。82年前,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先生曾说过,对于孔子学说要重新认识,把晦暗的孔子重新发扬光大,重新透露其真面目,对孔子的怀疑,也是不可少的事情。作为传承千年的孔子思想和儒学文化,必须适应现代社会才能继续流传下去。
岳麓书院祭孔典礼
祭孔典礼从公元前478年鲁哀公按岁祭祀开始,经历了诸侯祭孔、天子祭孔、奉祀孔子再到民间祭孔,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
中华民国时期,1914年进行了首次官祭孔子的活动。新中国成立之后,基本取消祭孔活动,直到1984年,曲阜孔庙才恢复了民间祭孔,2013年9月,教育部在报请国务院审议的《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拟将教师节日期改为9月28日,即孔子诞辰日。如果这份草案通过的话,祭孔活动将更加具有官方色彩。
近年来各地祭孔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对于孔子和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视度增加,国内对《论语》等的学习兴起了一股国学热,一方面我们需要国学、需要孔子,中国的综合国力在兴起,复兴中华文化的呼声也愈来愈高,所以,要求我们要有一种文化兴起。但要求回到“独尊儒术”那是不对的,国学不能变成政治国学,它只能是文化上的一种补充。
儒家文化到现在需要与现代化也有同构的契合性,在现代化的参照下找到一种转换的标志。这就像学习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恢复某种礼仪所能够实现的,有时效果不过,反倒画蛇添足,必须注重文化的传承,流于形式毫无意义。
在今年的贵阳祭孔活动上,也有开笔礼这项活动。正衣冠、点朱砂、写‘人’字、长辈聆讯、写心愿......开笔礼仪式上,来自贵阳市达德小学和贵阳市中天北京小学的430名小学一年级新生身着汉服迎接他们人生的新篇章。
历史发展有它的奇妙性,差不多一百年前,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从经济独立、人格独立、信仰独立、妇女解放等诸多层面论证儒家伦理、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不合。一百年过去了,历史兜兜转转,我们又开始重新审视以儒家伦理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究竟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对孔子的“全盘否定”,结果导致了新儒家思想的诞生。
新儒家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的路径,即儒家思想、儒家伦理与现代生活并不完全冲突。随后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开始慢慢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在1949年之前,儒家思想和伦理在中国社会变迁中依然具有主导性,并没有真正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烈的反传统”而被颠覆掉。在整个民国时期,底层社会对儒家伦理的遵守和信仰依然是具有普遍性的。
我们今天的困惑、今天的问题,其实来源于1949年之后。但在1949年之后的几十年中,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太大。从2l世纪50年代提出要建设“纯粹的社会主义、全面的社会主义”,到“文革”晚期最典型的“批林批孔”,中国社会不论是精英层面还是社会底层,对儒家思想、儒家伦理都造成了中国两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颠覆。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文明的本位当然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百家争鸣。这样才能够接上上文所讲的近代以来西方问题挑战中国之路,相当于中国的一个正当的回应。我们也可以看到,儒家思想从一开始,从孔孟开始,基本上就是包容别人的。我们后来讲的汉武帝独尊儒术,实际上是把各种思想都糅进去了。秦汉之后儒学思想的发展,也基本上都把当时流行的各种思想融合进来了。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无疑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节选自社会科学报第,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勇《儒家伦理能适应现代社会吗》,文章内容有删减)
文化总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而产生和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不是简单的扬弃;构建新的文化价值体系,不能以工具论为方法。儒家与其他思想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顺应历史不断发展更新、坚持经世致用发挥教化功能,是其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原因所在。这提醒我们,开创一个开放的思想建设环境,顺应历史潮流,始终具有现实关怀,是构建当代文化价值体系的必备前提。
(文中资料来源于新华网、光明日报、凤凰网等,文中观点与本报无关)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长按识别二维码
立即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