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叫你的名字,你敢答应吗?中国首份姓名大数据告诉你真相!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2017年1月,中国首份姓名大数据报告《2016大数据“看”中国父母最爱给宝宝起什么名》出炉,该报告由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发起之一、国内唯一以大数据和心理学为基础进行姓名研究和起名服务的专业机构“起名通” 完成,是国内首份关于名字的全景式报告。
该报告抽取整理了平台2015年540万新生儿姓名数据、2010后2000万姓名数据,并综合覆盖了11亿人口的历史数据。
报告作者:张襦心
编辑:李书峰
中国人重名最多的姓名 TOP30
你知道2016年男宝宝和女宝宝最热的名字是什么吗?答案是“浩然”和“梓萱”。
2016年男宝宝和女宝宝热名榜的TOP30
开 篇
编者带着对这份报告的好奇和疑问,有幸采访到了起名通创始人、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发起人之一,中国首份姓名大数据报告的领衔人——【张襦心】
编者:张老师您好,您觉得在南方和北方地区,父母给孩子取名字时是否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襦心老师:在缺少数据支持的时候,人们只能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分类,去对名字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对名字的南北方差异的探索也是如此。
比如南宋俞成的《萤雪丛说》,在论小名的时候曾说:“尝观进士同年录,江南人习尚机巧,故其小名多是好字,足见自高之心。江北人大礼任真,故其小名多非佳字,足见自贬之意。”现代对南北方女子大名的一些研究,也提出南方女子起名希望表现出柔美、温婉、娇小的气质,更追求新颖,北方女子起名则相对更为传统、豪放。
但我们目前对国人的名字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初步认为按“南北方”分类可能过于简单化了,我们的大数据显示,名字可能要按区域分布去理解,才更有价值,受到该区域更为统一的风土人情、文化心理、经济发展、历史因袭、语言环境等影响。这个研究在国内是首次,才刚刚开展,所以目前还无法提供更多的宏观结论出来。
从个例上看,我们在发布中国首份姓名大数据报告的时候,挑选了北京、上海两个城市进行对比。这两个城市分属一南一北,同时也是两个区域文化的核心。报告只是点到为止,其实很多角度并没有呈现。比如在分析中,我们发现两地排名前30的热名大多数雷同,这说明现代家长在选择上的趋同性,已经某种程度超越了地域差异。但当我们进一步对热名的喜好程度,以及更长尾的名字进行分析时,地域的影响力便体现出来了。
上海人给女孩命名,更喜欢“萱、琪、艺、依、雨、欣、怡、晨”这种洋气、可爱、细腻但又不热烈的清新风格;以及“菲、薇、萱、芷、蕊、芊、菁、朵”这样代表美丽馨香的花草字,崇尚时尚、爱美之说不是空穴来风。北京人则更喜欢“曦、熙、彤”这样热情浓烈的风格,以及“诗、雯、雅、静、思、婧、舒、媛”等更强调端庄、内涵、包容的字。
上海人与北京人喜欢的名字对比图
我们对两地名字所折射出的创新性和包容度也进行了对比。如带“涵”字的大众化组合、时代性更老的名字,上海人都普遍用的更少;那些代表着创新的字,上海人的喜好程度更靠前。北京的文化则要更为海纳百川一些,比如对于略显生僻、更有文化底蕴的字的接受度,上海的包容程度不如北京;对中性风的名字,上海人的接受度也明显偏低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区域的差异还是很显著的。
编者:父母在给孩子取名都是很慎重的,通常是采用怎样的一种方式呢?
以我的个人体会,在给孩子取名时,遇到过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周易取名”,老家(编者北方人)有专门从事取名工作的人,基本门店上都会写“周易取名”,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会选择这种方式。第二种是按照族谱,我这一代是“书”字辈,所以我的同族同辈人的名字中都会有一个“书”字。第三种比较常见的,就是父母通过查阅字典来给孩子取名。
张襦心老师:现代父母给孩子起名的方法,大多数从根本上说,跟千百年前没有本质差异,缺少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和起到考虑周全的好名字的方法,基本上还是仅靠有限资源去碰和凑。
父母翻书翻字典,先找到一个字,再去凑另外一个;直接从现成的诗词成语里选两个字来用;看到别人家孩子或者影视剧、小说中某个名字不错,简单变一变就用;向亲戚朋友求助,亲友则重复以上三种方式,造成名字普遍考虑不全面、重名率高。
再比如按诗词起名,是为了展现自己有文化,而将名字人为局限于一个“必须在传统诗词中出现过”的规定动作中。实际上我们现代追求的“有文化”,早已不仅仅是有诗词积淀,更强调每个字的精神内涵,用两个字构建一个平衡、考虑周全、更有助于健康成长的价值观架构,有很强的育儿作用等。如果只用诗词去起名,在这些方面就会很弱。
购买起名公司的服务,是这个时代很多认真家长的一个选择。
我们15年从某电商平台观察到,从2012年到2015年,3年时间,搜索付费起名的量涨了7倍。但需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目前的付费起名行业,绝大多数非常低端、低质。他们打着“周易起名”的旗号,其核心实际上是算命忽悠钱,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都算不上,不可能真正做好起名。对于传统文化中跟算命(预测)相关的部分,如果我们开放的去看,应该尽可能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去验证,但从古至今,从未有过相关论证。目前我们起名通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它进行大数据验证,但目前还没有很强的支撑。
还有很多父母,会受网上“生肖好名字贴”、起名软件、起名app等所谓的“免费参考”的吸引,落入各种商业陷阱。这些陷阱,核心还是算命那一套,只是给它套了一个互联网的壳,粗制滥造、错误百出,没有任何依据和保障。
编者:每个年代都有“爆款”的姓名,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代的姓名字中很多包含“国家”“和平”“建设”“平安”等字,那么当下取名的潮流主要跟哪方面有关呢?
张襦心老师:建国以来的前三大重名潮,以改革开放为分界。
改革开放之前,主要受当时的政治形势、政治事件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政治色彩被摈弃,成功人士取代了革命英雄,给孩子起名开始更多地强调个人奋斗、坚强伟大。而10后孩子的起名潮流,则主要受到当下的文化心理、社会思潮、时代审美的影响。
比如当今的父母给孩子起名,已经很多的体现出对“快乐阳光”的诉求,体现了80后一代对“诗和远方”的渴望。
此外,随着女性地位和在孩子命名中的影响力的提升,名字中女性视角和柔性特色明显增强,即使男孩的名字,也呈现出更多看重气质、颜值,追求诗意浪漫的特点。
(文章首发于社会科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及使用。)
欢迎转载原创文章。如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社会科学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