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沉寂数百年的传奇“黑石号”,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黑石号”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阿拉伯远洋航船,船上载满中国陶瓷,见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边的中东诸国,特别是波斯、阿拉伯,已存在直接的海运贸易,证实了大唐、三佛齐和阿巴斯王朝之间的贸易往来。
传奇的“黑石号”沉船见证了“一带一路”的历史。
1
那是1998年的一个平常日子,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勿里洞岛(BelitungIsland)的一些渔民,像平常一样潜水海底采集海参。那一片海域位于两岛之间,形状有点像漏斗,海中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是当地人生存的“饭碗”。不过,这一次渔民从16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的,却不只是海参,还有一个混身长满了海藻和珊瑚的陶罐。
一个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彩奥秘就此被打开。
闻讯赶来的是一家在印尼从事沉船文物打捞的德国公司。这家公司所雇的潜水员经调查发现,海中有一艘沉没的古船,船上载有大量瓷器和金银制品,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随着打捞的进展,6万多件珍贵文物从海底“浮出”,其中90%以上为陶瓷物品,以湖南长沙窑的瓷器为主,还有河北邢窑白瓷、河南巩县的白釉绿彩瓷和浙江越窑的青瓷等,种类非常丰富。另外,船上还有30多件铜镜、30件金银器和18件银锭。船上发现的金杯,是极为罕见的唐代珍贵金器,展现了精美高超的工艺水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后来评论称,这是一次千年前“中国制造”的集中展示。
5件来自“黑石号”的 长沙窑瓷器。
这艘名为“黑石号”的船上载有大量长沙窑烧制的瓷碗,其中有一个瓷碗上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即公元826年)的印记。考古学家结合对其他器物的考证,确认沉船的年代为9世纪上半叶。也就是说,这艘商船在中国装载了大量的瓷器等物品后出发,在勿里洞附近海域触礁沉没,在海底已经沉寂了千年之久。
这一沉船的打捞被考古学家称为20世纪末最重要、年代最久远的深海考古发现之一。沉船系阿拉伯人在东非、阿拉伯、印度沿岸使用的双桅或三桅三角帆船,证实了早期阿拉伯世界与中国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谭海迪告诉笔者,“黑石号”最突出的意义,就在于它证实了中国与西亚之间确实存在一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2
“黑石号”沉船文物打捞消息立刻传遍世界。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几家博物馆曾先后向印尼方面提出购买意向,但当时印尼的开价高达4000万美元,而且打捞方提出必须整体购买,中国博物馆最终不得不放弃。随后,新加坡圣淘沙公司于2005年筹资3200万美元购得了这批贵重文物。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新加坡酒店业已故富商邱德拔的后人为此捐出巨款。购得的所有文物目前均为新加坡政府拥有。
黑石号的打捞场景
沉船文物的出水,引发了许多神秘问题:为什么“黑石号”会在远离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勿里洞岛附近沉没?按照通常海上丝绸之路航行路线,商船应当绕过新加坡,穿越马六甲海峡,但它却向东南方向行驶了600余公里。它是迷失了方向,还是被风浪吹得偏离了航线,或者是要去爪哇海的某个港口?
船上发现的精致金银器皿在中国国内考古中也十分罕见,有的甚至还成双成对。它们究竟是中国人送出的礼品,还是要运到阿拉伯国家的市场上去出售?为何船上的钱币不多?船上的商人以什么方式在中国进行结算?这艘船在哪里装上了最后一批货物?商船究竟想驶往何处?……船上的文物吸引了全球多个领域研究者的兴趣,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上中国世界角色的丰富联想。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中国2000多年前首次对世界展开贸易以后,就像蚌壳一样,时开时合。在唐代,蚌壳大开,且维持了数个世纪之久。一连串的发明让中国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2002年,国内文物界获悉了“黑石号”的简况,立即引起高度关注。南京博物院张浦生先生曾感叹:“黑石号”是个罕见的宝库,其中的宝藏内涵丰富,数量庞大,保存完整。从2002年开始,国内的扬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湖南博物馆等文博单位提出了购买意向,但黑石号打捞文物开价4000万美金,并提出宝藏必须整体购买,另外根据合约,探海公司拍卖宝藏所得必须与印尼政府分享,分配方案未达成一致,使宝藏未被推出拍卖。
新加坡“圣淘沙”机构先购买了被打捞文物的数年展览权,随后筹资购得这批贵重文物,被打捞文物于2005年分批完整落户狮城,系酒店业已故富商邱德拔的后人捐出巨款,协助圣淘沙休闲集团筹资以3000余万美金购入;虽然这批重要文物未能被中国国内购藏,但最终落户于华人文化圈的新加坡仍属幸事。
《文物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但对于境外打捞中国珍宝的情况却没有涉及。从结构上来看,是一艘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这种船体结构是典型的阿拉伯缝合船,制作船体时不使用铁钉。
虽然不是中国的,但是它的起始港口无疑是中国,船上发现的大量的中国制造便是证明,它也见证了一条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文章资料综合自人民网、湖南日报、封面新闻、百科等,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欢迎转载原创文章。如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社会科学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