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族复兴的精神生产力得益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 社会科学报

2017-06-01 华林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热点


文化的发展繁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盛的重要标志。放眼世界,古今中外的强大国家,无一不是拥有突出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经历过深重苦难而涅槃重生的“后革命国家”。在近代以来的革命过程中,不仅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得以全盘改造,中国文化也受到巨大冲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显得尤为重要。

原文:《文化发展:民族复兴的精神生产力》

本报记者 华林


面向社会和服务国家不可偏废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13亿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所谓全面小康是名不副实的。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对本报表示,《纲要》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工作的总体规划。除序言外,共分为十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第十三部分为组织实施。第二至第十二部分对11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依次为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等,基本涵盖了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记者注意到,此次《纲要》的一大特点是,通篇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困难,从制度、平台、项目、组织等各方面精准施策。《纲要》涉及的文化发展目标包括理论生产、文艺创作、舆论引导、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传统文化、文化开放、文化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但总结起来,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一个是面向社会,一个是服务国家,前者侧重于文化产品生产,而后者则可视为某种形式的国家能力建设。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颜晓峰教授表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性的,一方面表明公民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社会有较强的文化生产能力和丰富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表明国家有强大的话语能力,二者是不可偏废的,“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制度软实力,制度被赋予了文化的属性、内涵和品格,而文化软实力以制度软实力为力量支持,中国制度实质上也是中国形象。”


文化话语权是精神生产力的核心


马克思虽然曾旗帜鲜明地指出:“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但他从来不曾忽视文化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两种生产力:一种是物质生产力,一种是精神生产力,而这两种生产力无疑共同反映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总体能力。相比于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能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对于国家来说,精神生产力的核心就表现为文化话语权。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表示,文化话语权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包括文化话语的创造权、表达权、传播权,文化议题的设置权和文化发展的自主权等各个方面。其中,文化话语的创造权最为重要。在话语权生产方面,《纲要》提出要打造理论工作四大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建设;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要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话语权传播方面,《纲要》提出要推动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工程和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从网络传播体系建设、新兴网络媒体培育、网络内容建设工程、重点媒体融合发展、主流媒体内容建设、新闻发布制度建设、新闻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提升话语传播力。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韩庆祥教授对本报表示,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巧实力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密码、价值取向、核心理论,决定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关注西方的学术研究和理论著作,有助于我们提高研究水平,但如果因此而忽视了对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与现实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不出自己的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核心理论和思想,不仅无法满足实践对理论的要求,也无法建立文化和理论上的自信。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认为,一个文化上创造力较强的民族,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所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都包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文化产品更多地对外传播我们的思想、观点,而不是那些细枝末节、不痛不痒、博取西方人眼球的异国情调的装饰品。其中,“和谐”和“发展”是我们对外展示的最好形象,是我们要对外传播的核心内容。


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文化发展不仅仅意味着国家能力增强,更意味着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提高,文化产品的丰富和高质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齐勇峰表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顺应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来更好地弘扬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心和践行力。

  


“十三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文化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人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李河研究员表示,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双效统一,这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支柱性产业目标的前提和底线。文化产业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的特殊性,要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个基本原则,防止在发展中“唯票房”等导向的出现。文化企业要坚持生产社会效益良好的文化产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精品,才能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

  

近五年来,我国文化产业高速增长,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文化发展成为新常态有力的经济增长新动力、新空间。随着互联网逐渐渗入传统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文化产业+互联网这种新业态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通过互联网企业对文化企业的并购,大量资金注入文化行业;另一方面,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前复星文化产业集团董事总经理钱中华表示,传统文化企业不仅面临产业链再造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在新的互联网改造的新兴产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出发,“互联网与文化产业正在深度融合,文化产业需要互联网,互联网也需要文化产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抛弃低端、不合乎人民群众口味的文化产品供给,加快文化产业提质转型升级,提升文化消费品位。同时,必须牢固树立“文化+”的战略思维,推动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研究员指出,发达国家文化同产业的融合度通常在50%—60%,而我们国家目前尚不足20%,通过“文化+”,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不仅可以开拓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其他产业。范周教授表示,如今,文化产业的边界日趋模糊,“文化+”“互联网+”不断丰富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很难用一个固定的边框去界定其范围。

  


《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建筑、设计、信息、旅游、农业、体育、健康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的跨界联姻、文化要素的跨界互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文化增添了产业动力,让产业注入了文化因子。在此过程中,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要融合发展,两条腿走路互相支撑;文化产业不同门类要融合发展,促进资源要素流通;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要融合发展,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活力。

  

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来实现社会效应,还应该注意“市场失灵”的情况。部分贫困落后地区缺乏文化市场的培育能力,政府必须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文化扶贫力度。2016年11月,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同新任县委宣传部长培训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实现文化小康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在农村。要精准推进文化扶贫,发挥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补齐文化小康工作短板。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王胜利教授对本报表示,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攻坚,必须坚持“先扶志、必扶智”的战略指导,以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为重点,推进文化扶贫、教育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贫困地区长期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匮乏的物质生活条件,都给文化扶贫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转变扶贫思维、创新扶贫方式,成为文化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60期第1版,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欢迎转载原创文章。如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社会科学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