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 | 人们什么时候开始把《三国演义》当成正史的?

2017-07-12 科科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在百度上搜索“《三国演义》是正史吗?”,得到的相关结果约为5120000个。


可见,人们对于《三国演义》到底是不是正史,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疑问。身边人提起三国这段混乱时期的历史时,大多会情不自禁的提到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深厚情谊,诸葛亮“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的无上智谋,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过人战绩等等。



尽管许多历史学家经多次考证已经证实了这些都是作者虚构的情节,而且罗贯中本人也说过他写的《三国演义》七分来自史实,另外三分是为了小说的可读性自己编的,但是如今《三国演义》和它的作者罗贯中还是更为人所熟知,书被更多的老百姓拿来作为真正的三国历史,可见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相比之下,作为正史、真实性更高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估计需要蹲在角落里哭一会儿了。



那么,《三国演义》为什么比《三国志》更受老百姓欢迎呢?《三国演义》本身又为什么不能被当作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呢?


究其原因,可以从罗贯中本人经历和《三国演义》的创作特点来说。


才子罗贯中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大约在1330年到1400年,是章回体小说的鼻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但是小说家在当时是九流之辈,因此历史上对罗贯中的生平知道的人很少。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罗贯中经历过元末的社会大动乱,目睹了现实的纷争,对人民苦难深重的生活处境比较了解,对他们的理想追求也有所认识。他创作的动机一方面就是“无过于泄愤一时,取快四载”,放到现在来看,就像人们喜欢看懂行的人吐槽内幕一样,罗大爷就抓住了读者的这一心态,积累了众多“点击量”。动机的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当时话本艺术中存在的弊端,为民众,为说话艺人提供一个好的、方便的说话底本,说白了,就是帮助当时的人好好说话,说大家能听的懂 47 31432 47 14939 0 0 3013 0 0:00:10 0:00:04 0:00:06 3013的话。所以这种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形式更接近今天的说话方式,比《三国志》要好懂的多。



还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认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站在儒家的政治思想观上看待政治,评价人物,因此对刘备的所作所为作了充分肯定。同时可能是对法家思想有那么一点偏见,也鄙视曹操的人格,因此对曹操的政治行为作了较多贬损。所以今天就有很多人读这部小说,或是因为支持刘备懂得联络感情、广施仁义,讨厌曹操擅搞权谋、不择手段;或是因为讨厌刘备优柔寡断、虚情假意,支持曹操以法示众、唯才用人。


总之从社会、文学和道义的需要出发,对几种在民间影响较大的话本小说进行搜集、整理、充实等扎实的新创工作,使得罗贯中成功地从历代集体编著过渡到了个人独创。


《三国演义》的创作特点


说起罗大爷丰富的新创工作,就不得不提《三国演义》的创作特点了。


有人说《三国演义》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一千多年以来无数民间艺人和文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这本书的创作源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史料记载、民间传说和文人加工。



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了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纷争的历史。南朝宋裴松又为之作注,写成的《三国志注》引用的史传杂记达二百一十多种,资料极为丰富。其他的一些野史杂记也记载过许多三国人物和故事,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就辑录了三国人物的许多轶事,多被后来的罗贯中所采用,尤其是其中有关曹操的十几则轶事,如曹劫新妇、铜雀储妓、杨修恃才、望梅止渴等,差不多都成了罗贯中塑造曹操这一形象的素材。


而民间对三国人物故事的流传也十分盛行(开始于隋代),流传形式主要分为说话系统和戏曲系统。宋代说话技艺非常繁荣,所以民间段子手怎能放过跌宕起伏的三国故事不谈?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就有记载北宋汴京的勾栏瓦舍中还出现过一位专说三国故事的著名说话艺人霍四究。到了元代,民间说话中讲说三国故事则就更为普遍了。



说的不够,唱的来补。三国故事被搬演于戏曲之中,至少在隋代就开始了。宋金时期,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三国人物和故事都是戏曲中普遍受到欢迎的题材之一。当时的影戏就喜欢搬演“魏、蜀、吴三分战争之象”。到元代,杂剧成为一代文学的主流,三国戏更是成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类型。钟嗣成的《录鬼簿》以及王国维的《曲目》等书中,共记载了有关三国题材的杂剧大约六十种。


有米了怎么炒都行。有了史料和民间故事的铺垫,接下来就需要自己创作了。《三国演义》的最后成书,主要的创作劳动应该归功于罗贯中。就如之前所说,罗大爷做了种种收集、整理工作,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最终创编了这部情节丰富结构严谨、规模宏大的章回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明代高儒在《百川书志》中认为《三国演义》是“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述百年,该括万事”,正好概括出了罗贯中加工创作《三国演义》的过程。



可惜罗贯中著 《三国演义》的原稿今已不传。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代弘治甲寅年(1496)庸愚子(蒋大器)作序、嘉靖壬午(1522)年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世称“嘉靖本”。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作了较大的加工修改及评点,使小说结构更完整,文字更畅达,艺术形式更加完美,但同时封建正统思想却更加严重。毛氏父子的修改本也就是我们知道的毛本,成为其后最流行的版本,也是今天市面各种《三国演义》最多的参考底本。


文章资料综合自百度百科、北京时间、国学大师等网站,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新媒体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