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工智能与人类“抢饭碗”,未来该如何就业? | 社会科学报

2017-08-21 王君张于喆张义博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技术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面向未来,以历史为借鉴,以现实为基石,从长远发展和宏观层面上平抑负面影响,加强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业态,促进形成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双赢格局,共享技术红利,实现人、技术、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全文共3400字,阅读时长约8分钟。


报纸原文:《人工智能给就业带来挑战》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王君  张于喆 张义博 洪群联


技术是增长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对充分就业难免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宏观政策在两个重要宏观变量权衡之间的“两难”,引发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百年论争。


自20世纪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展热潮逐步出现,推动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加速深化,引发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猜想,并且极有可能成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支撑性技术,全球范围再次重现对“机器换人”的恐慌与焦虑。技术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面向未来,以历史为借鉴,以现实为基石,从长远发展和宏观层面上平抑负面影响,加强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业态,促进形成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双赢格局,共享技术红利,实现人、技术、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历史上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具有拓展性。历史经验和理论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就业既产生负面的破坏效应,也有正向的创造效应。技术进步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来技术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但从长期影响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创造效应大于破坏效应。

  


技术进步分为导入期、拓展期和衰退期,不同时期对经济社会影响不同,表现出就业效应的差异。从三次技术革命发展历程看,随着大量颠覆性技术的涌现和应用,造就了经济繁荣,创造了大量新增就业岗位;但是随着技术创新枯竭或断层的出现,则预示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失业率的高攀。

  

技术进步对不同人群的就业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从技术进步的长期趋势看,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已成大势所趋,技术进步与劳动者技能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励关系,导致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和对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降低。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导入期,对就业影响有限。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以及计算机处理器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在机器人、神经网络、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搜索及辅助决策等细分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大批令人瞩目的研发成果并日臻成熟。但距离最终的产业化和全面性应用拓展可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因此对就业的冲击还是局部现象而且相当有限。

  


机器人技术刚进入拓展期,对就业影响初显。目前机器人应用已经从最初用来完成枯燥的、危险性等不适宜人类完成的任务拓展到了制造业、服务业、医疗保健、国防以及空间探索等各个领域,对就业的冲击已经初步显现。

  

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技术革命,长期就业效应不容乐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在演化到一定程度并突破应用阈值后,将会引发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有可能重构全新的产业生态,未来对就业的影响也将是革命性的。目前国际上关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进步因素对就业长期影响的预测,大都是根据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对现有工作职位的影响变化进行估算,大多充满悲观情绪。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我国就业影响的总体效应


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亟需高端人才,将引发工作技能要求的本质性改变。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尚在市场开发阶段,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对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需求上。


从长期影响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引发工作本质的改变。未来首先受到冲击的将是体力类和认识类的程序性工作,非程序性工作可能会受益;一旦人工智能算法在记忆、分析和辨识各种模式的能力上超过人类,不仅将提升工作效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模式、提升生活质量,更有可能会对劳动、就业乃至社会制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引发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就业创造效应初显,亟待培育壮大。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形成和发展,机器人制造业初具规模,直接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围绕机器人技术产生了专业技能培训、机器人租赁、工作站式机器人或整厂式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等新型服务和业态,不但直接创造了相关工程、金融、租赁、培训等领域新的就业机会,而且进一步促进了机器人的应用,有助于机器人制造业提高就业吸纳能力。


平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就业负面影响面临的挑战


劳动者素质与未来工作岗位技能要求不匹配。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进步因素提高了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目前国内缺乏既懂得机器人研制操作,又熟识企业所在行业工艺特点的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研究的领军型人才以及大量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也存在很大缺口。

  


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就业创造效应可能产生在国外。目前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产品以中低端机器人为主,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三大关键部件基本依赖进口。在机器人应用上,国内多数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原装进口的国外机器人。加之关税政策、发展路径依赖等不利影响,我国机器人无论是应用还是制造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拉动的是国外机器人和关键部件制造业的增长,为国外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国内的就业创造效应反而不明显。

  

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技术进步下的职业极化拉大了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的差距,拉大了全社会的贫富差距。研究发现这种两极分化在我国“机器换人”浪潮中已初见端倪。如果未来几年“机器换人”大规模推进,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可能会带来影响社会稳定等衍生问题。


对策建议


要充分重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重影响,统筹协调人才、就业、科技、产业、教育、社会保障领域的相关战略和政策,立足长远发展和宏观格局,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相机联动、综合施策。“以创造平抑破坏”,以培育新兴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劳动力素质适应高技能岗位为重点,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的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政策,提升就业数量和质量,使全体劳动者能够共同分享新一轮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实现人、技术、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放大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就业的创造效应。注重和培育人工智能、机器人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加强对引进技术和产品的消化吸收利用;建立统计监测分析,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提高人才供应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重视培养和引进中高端人才,提高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确立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平行发展战略,建立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加强与机器人、数控技术等密切相关的高等职业特色专业建设,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缓解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就业替代效应。实施全国新技术应用人才培训工程,支持采用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改造升级的人才培训;加强技能培训投入力度,建立企业培训需求反应通道,汇总需求,提供组织培训服务方案;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失业人员扶持政策,避免就业动荡带来的社会风险。健全失业预警机制,推动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从福利保障向促进就业转变,建设和完善普惠性的基本社会保险体系;建立针对不同人群的失业救助和再就业援助制度,确保高素质劳动力实现更高水平就业,给予失业再就业人群资金支持和制度倾斜。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71期第2版,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新媒体平台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机器人:必须与人类重新立约吗? | 人工智能

在人类主体性意识面前,未来人工智能仍然“完败” | 社会科学报

观点 | 21世纪“金融智能化”竟然能控制国家经济和主权?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