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化的社会,今天你“被油腻”了吗?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贴标签,是人们放弃自我思考的开始,也是潜意识中对能作为一个“最终裁判者”的自我认同。在那首化用不当却引发广大文青疯狂跟风的诗“春风十里不如你”之后,冯唐又成功用“油腻的中年男子”的标签刷爆了你我的所有社交软件。对于作家冯唐,因为不甚了解,所以没有资格发表其他评论,但是当下为何人人热衷给别人贴标签,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有趣话题。
全文大约2700字,阅读时长约为5分钟。
报纸原文:《标签社会:今天你“被油腻”了吗?》
作者:石家庄铁道大学讲师 吴卉
人类为什么爱贴标签? 其实动物也是!
别惊讶,贴标签看似随意,却不是“随意而为”四个字就能解释的行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贴标签”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标签可以定性引导,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它对社会个体的个性意识与自我认同都有着强烈的塑造作用和影响。从社会心理学来说,我们对一个团体常常容易形成刻板印象,从而倾向于根据所认定的标准(刻板印象)对人进行分类,而无视每一个成员之间实际存在的个体差异。某种程度上,生活中的所有人都在这么做,这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因为它符合“最省力的规则”。人们每天要面对和处理的信息太多,而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常常采取捷径和特定规则来了解别人。如果我们的刻板印象建立在丰富的经验上,它可以是处理复杂问题的简洁方法,但如果我们因为受刻板印象的蒙蔽而无视一群人的个体差异,那么这样的刻板印象就具有潜在的危害。
从本质上看,“贴标签”是一种分类方式。分类和定性,其实是古今中外人类的共通心理。快消时代的关键字,是“快”。当你进入一个新的地方,不管是场所的印象还是人际关系的实现,如何迅速给对象进行分类并帮你认识和记住ta,是我们最自然的反应。我们可以说这是“贴标签”,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聪明的认知管理。但是你以为的这种时代特征,并不是现代人的独创,它早在我们的祖先那里,就以非常抽象又高端的形式出现,并且直到今天还影响、左右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从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的生肖,到这几年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星座大讨论,甚至是形象分类,杀马特、绿茶等待,性格分类、地域分类、以及对“剩女”的认知,和目前最流行的“油腻中年男子”,这些都是或隐或现的标签化划分人类的方式。这些标签的特点,是它们很容易在使用者的脑中制造一种看似清晰实则模糊的形象,最明显的证据是,每一种标签的实在含义和罗列的证据条目绝对不是等要关系。胖、不学习、戴手串、泡枸杞的保温杯等等,这些和油腻都没有必然联系,然而当使用者看到这样一种标签分类时,却轻易地接受并认同。这就是标签的惊人力量。
分类,也可以置换成“模式”。这种影响,不止发生在人类身上,动物界也同样如此。心理学中有个群体叫做“神兽”,不要羡慕这个名字,它们就是医学界的白鼠。从巴普洛夫的狗,到斯金纳的鸽子,从桑代克的猫,到科勒的猩猩。它们是神奇动物,也是用来探索人类心理的“倒霉物种”。对模式的反应,就是用标签的自我规范。在对标签的兴趣上,人类并不比动物高明。
网络提供的便利:制造标签的人的经验心理
B.R.赫根汉在他的《人格心理学导论》中,对持学习论的多拉德、米勒的理论有过批评:“他们过分强调一级内驱力在决定行为中的作用,过分强调条件和环境刺激在人的行为中的意义,同时在他们的理论中也缺乏对自我概念的认识。他们被刻画成强调过去经验、否定自由选择、把人类描绘成同动物相差无几、并十分轻视向未来目标奋进的僵死的决定论者。”经验论并不仅仅只存在于心理学,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维柯也认为,有关历史人类的一切相关联的研究明示,“用经验的方法在历史发展的浩如烟海的社会经验之下发现秩序和意义”,一直在我们的社会激荡着。那么,基于过去的经验,一个用“油腻”给人定性的人,是不是自己没准也具备了“油腻”的特质?当然不能轻易下这种结论,这是另一种消极的标签化形式。分析“标签社会”的心理机制,并非是为了制造另一个地位至高无上的意见领袖。
创造语词往往让人盲目自信,然而随意乱用标签,并不能证明创造者真正实现了思想领域的开拓。标签带给普通人最大的弊端,反倒是限制了人的想象力。互联网时代的标签化特点之一,是只要不违反法律,说话者不会因为过激言论对自己造成任何影响。大家隐蔽、发泄,再回到正常生活归于平静。我们总是对自己所比拟的名称有一种过度想象,某类人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说到底,是赋予了自己过多的审判权力。
在现代网络这个嘈杂的场域中,“正面赋予”越来越少,一个标签或者符号的迅速走红,往往是因为其中非常明显的讽刺意味。那些高举标签大旗的人,甚至不可能意识到,他们那个依据自己的偏爱形成的中心言论地区,早就构成了一场民粹主义的政治运动。如同《黑镜》中描述的那样,真正进入一个评分的世界、标签的世界,等待我们的只能是每一个个体的崩溃。这个时候,引入心理学知识的观察,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点反民粹主义的实用途径。就像列宁在《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中提到:“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面对当下复杂的社会,面对具有历史发展性的个体人格,过去的那种人云亦云无法解决任何真实问题。
如何合理利用标签?
“人是复杂的一切”,高中的语文课本已经教会了我们这个简单的道理。占据生物界最高位置的人类,甘于被区区几个字的标签定义吗?这个问题根本无需回答。然而善用贴标签的心理学暗示,却实实在在能帮我们摆脱生活中的某些困境。前提是,面向自己,而非要求别人。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根据标签进行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然后按照他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外一些被试者则不贴标。后来再次要求他们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基于这样的理论,对自我进行积极的认识和评价,换句话说,给自己贴上正面、积极的标签,促使自己产生成功完成任务的自信,塑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人们保持奋勇前进斗志的精神动力。当然这不是鼓励大家去做言情剧中那些充满元气却只会无脑鼓劲的女主人公。合理的利用贴标签来实现目标,应当是伴随着长期参与实践和创造的过程的,并不是空洞的喊口号。利用好这一点,就能将你从各种“懒癌”“拖延症”中解救出来。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在莎翁之后400年,通过斯坦福监狱实验才正式宣告,在特定的情境中,好人可以变成恶魔。这就是人的复杂性,世界的复杂性。由此我们也可以说,不断追索那些湮没于个体成长深处的变因,努力探寻生活表层之下的根须,这个过程,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人该有的态度。警惕标签吧!当一个人告诉你如何做到“不油腻”,他的方法中就可能潜藏着会被另一种“标签”囊括进去的因子。即便你侥幸逃离“油腻”的队伍,说不准下一个标签就是为你而设。
文章首发于社会科学报,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