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 上海市社联2017年度九篇推介论文,先来四篇一睹为快!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2017年度
推介论文
编者按:“年度推介论文”是上海市社联2013年起组织发起的学术活动,旨在反映本市社科界学术发展水平,起到对学科建设的引领导向作用。2017年度推介的9篇论文,是本市学者年度内(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发表于国内中文学术期刊,引起学界高度关注的原创性学术成果。现将本年度推介论文择要刊登,因版面限制,敬请读者参照首发期刊信息查阅全文。
本期推荐共四篇文章
陈诗一
陈诗一、陈登科 (《中国资源配置效率动态演化——纳入能源要素的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推荐语:该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拓宽研究视角,采用改进的研究方法,把能源这个重要的生产投入要素纳入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框架,在分析视角和分析方法方面有所贡献,其研究结论也有决策参考价值。
中国201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耗国,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是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在此双重背景下,将能源这一重要生产投入要素纳入资源配置效率分析框架,并系统地考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异同尤为必要。在这两个问题上,现有文献的探讨基本上还是空白。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尝试从如下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拓展:第一,将能源变量纳入理论研究框架,系统考察纳入能源要素的中国资源配置效率动态演化特征,并对资源配置扭曲进行分解。第二,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库与价格指数、能源消耗合并数据,构建随“地区—部门—时间”变化的三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将研究区间拓展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6年,使得分析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乃至“新常态”下的中国资源配置效率成为可能。第三,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发现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减的证据,本文进一步突破了既有研究资源配置效率文献中关于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限定。
本文的主要发现如下:虽然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但是资源配置效率还相对较低,这集中体现在1998—2013年资源配置扭曲导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42.7%。纳入能源要素的研究发现,中国资源配置效率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显著改善。具体而言,几乎与21世纪初中国出现的重工业膨胀同步,资 45 33445 45 15263 0 0 2646 0 0:00:12 0:00:05 0:00:07 3181配置扭曲程度从2003年开始持续走高,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更将资源配置扭曲推至最高点,危机冲击期间的资源配置扭曲程度比其他时期平均高12%。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资源配置扭曲开始出现相对较为明显的改善。从变化趋势来看,资本与劳动扭曲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产品市场扭曲的贡献率相对较为平稳,然而能源扭曲的贡献率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逐步超过资本成为中国资源配置扭曲的首要贡献者。
马长山
马长山 (《法治中国建设的“共建共享”路径与策略》,《中国法学》2016年第6期)。
推荐语:该文创见性地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共建共享”路径,从理论上回应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探索中国自主性法治道路的客观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中央与地方层面的共建共享。在中央与地方层面上以共建共享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其核心是一种国家普遍利益与地方特殊利益之间的协调平衡和互动互惠, 而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变革时代,如何设定和处理央地关系,也一直是世界各国需要应对的重要问题。事实上很多西方民主国家也已开始调整其地方政府的结构、运作体系、政治实践与服务供给模式”进而“实施多层级治理”。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央地分权。一方面,我们在进行顶层设计的同时,要尊重地方的自主性和实践探索。另一方面,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来看,“改革的挑战就不单纯是减小中央权力来提高地方自治,而是要在去中央集权化中寻求一种平衡,避免作为一个统一体的国家的碎片化。”
2,地方立法。赋予并保障不同地方、不同地区的自主立法和自治管理权,在国家规制范围之外建立符合本地特殊情况和需要的地方规约,形成中央与地方、普遍与特殊之间的互动衔接、包容整合的均衡秩序,进而实现共建共享,有效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制定《直辖市法》、《省政组织法》、《县政自治章程》、《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央地方关系法》等,来推进中国纵向政权组织法治体系的解构和建构,进而在国家纵向法治理念上实现由“ 大一统”向“多样化”的转变。
3,司法改革。不应简单进行司法“去地方化”操作,而重在转换观念和机制,也即从简单的司法“去地方化”目标转换到“共建共享”观念上来。
吴心伯
吴心伯 (《论亚太大变局》,《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6期)。
推荐语:该文认同国际格局研究应该关注行为体的数量、类型、实力及其联系和互动方式,认为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都在相对下降,而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都在相对上升。中国要在在亚太大变局中发挥引领和和塑造作用,增强自身实力是基础,选择正确战略是关键。总体上看,该文是同类研究中的佳作。
亚太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重要的格局变动时期。随着地区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更加频繁、有力,共享的合作机制和规范建设更有成效,亚太意识会更加强化,亚太地区身份会更加明确。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中国作为关键行为者的角色更加突出,它在力量、观念、制度方面的塑造作用会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反应,无论是适应、调整,还是对冲、制衡,既影响中国的地区行为,也影响地区格局。作为地区首要的行为者,美国的走向同样值得关注。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意味着美国的亚太政策进入了以应对中国崛起为主旨的时期,这对地区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特朗普的执政又给美国的亚太政策带来了新的变化。特朗普的亚太政策问题导向特征( 即解决当下关心的主要问题,如朝核问题、贸易逆差问题) 更突出,而结构性特征( 即关注巩固美国的亚太主导地位,塑造对美国有利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 弱化。经验表明,美国的实力地位变化、对外关切的优先性以及执政者的理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亚太政策的走向。
文军
文军、吴越菲 (《社区为本: 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本土实践——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例》,《河北学刊》2016年第5期)。
推荐语:该文通过行动研究详细阐述了专业社会工作在灾害情境中进行服务方案制定、具体项目策划、组织不同类型灾害干预实践的本土经验,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上,灾后恢复是一个提高灾害复原力而进行社会重建的过程,其既不简单等同于物质环境的恢复或修复,亦非是一个具有普适路径的过程。灾后重建中应当迈向一种“可持续的重建”,它具有双重的指向:一方面是需要应对当前面临的灾害多重影响的挑战;另一方面是作为一种更加长期的发展策略,通过环境、技术、经济、社会、制度上的系统建设来考虑地方社区长期发展的能力。
灾后重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重建,必须考虑到一种人际关系的尽可能修复和重构,以及文化传承的接续。因此,增强个体或社区的资产依赖于过往和新增的关系,对于灾后恢复重建至关重要。也许正因如此,“社区”对于灾害社会工作而言才如此重要。
本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方法展示了专业社会工作在促进灾后社区恢复重建方面的本土经验。对于灾后的社区重建来说,其基础和核心仍然是“人”(灾民),灾区各类关系的重建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因此,灾后社区重建首要的是人的重建,而人的重建又是社会秩序重建的基础,不得不回归到他的文化与他自身的世界中去寻求,这也正是我们灾后社会工作介入价值的终极性追求。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83期第4版,文中内容有删减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