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博士都“混”影视圈了,“学术讨论”不光是开会!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文化万象
不久前,央视一套和湖南卫视黄金档的热播剧分别为脱贫攻坚主题剧《索玛花开》和职场题材剧《猎场》,尽管两者的主题有明显的差异,叙事逻辑也不尽一致,但两剧主人公(《索玛花开》中经济学博士王敏,《猎场》郑秋冬冒名北大博士生“覃飞”)的博士身份却容易引人关注。
另外,再算上2014年播出的都市情感轻喜剧《我的博士老公》,可以说,“博士”、“高学历群体”已渐渐成为电视剧的关注对象。而高学历群体在获得学历、掌握专业知识后如何重返生活世界,怎样开启全新生活的素材,已由电视剧的一般书写对象渐渐变为关注的焦点。这样的趋势,一则说明电视观众的审美倾向在变,一则说明电视剧的相应制播逻辑待明。
原文:《“学术讨论”何以进入热播电视剧?》
作者: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冉华
学术话语与学术讨论进入电视剧
除了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身份的人受到特别关注外,日常生活中的“学术话语”和学术讨论在电视剧的“植入现象”同样值得关注。所谓学术,既包括系统的专门知识,也包括获得这些专门知识的手段、技能和方法,当然还应包括高深的学问、科学精神和求真意志、谨严的治学态度、成熟的学术话语、开放的学术论争环境等。电视剧对“学术讨论”场景的移植,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学术讨论被直接放置到热播电视剧中,诸如学术话语被编剧广泛用于台词,餐桌上的学术讨论、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学位论文答辩会成为电视剧话题或片段,等等。
这些,在《猎场》中显有例证。第1集,餐桌之上,祖峰饰演的“老白”讲出了如下大段台词,“我的博士妹妹,你导师肯定搞错了。他把伊格尔顿和杰姆逊搞混淆了。伊格尔顿所说的事件更借重历史事件的事件含义,跟阿兰·巴丢、德里达这些哲学家所表达的事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再加之在前面那一段略带轻蔑的笑声,我们显然可以将其视作为餐桌上学术讨论搬上荧屏的重要例子。《猎场》第26-28集,张嘉译饰演的“曲闽京”的论文被退稿,被质疑“学术积蓄在透支”,引发种种生活忧虑;郑秋冬正是利用“曲闽京”一直保留的学术情结和期望在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心理,进一步实施对后者“捕猎”的计划。
美好生活需要与自我身份认同
《猎场》热播的现象令人深思,究其实质,笔者认为有如下两层。
该剧客观上透露了“高学历”群体成为关注点的原因。高学历就业难、高学历与低收入等社会现象引发对高学历低收入群体的关注,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高学历群体”的生存境遇问题。高学历群体的自我认同感低,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博士,情况尤其严重。与此相关,一些取得博士学位或熟知博士生存境况的人才进入电视行业,将切身的经历在电视剧中呈现出来,自然增强了电视剧的艺术感染力。此外,《猎场》契合了大众追逐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在新时代,中等收入群体崛起,社会上下层之间的流动可能性增大,大众微言大义的使命感提升,个人看法流露出向上展望的趋势,当然也不乏在对优位者的窥伺欲望和消费心理。尽管如此,大众仍又不能不置身于现代性的风险社会中,不得不在被框限的世界里争取存在感和寻求身份认同,此为个体的生存困境。
《猎场》中胡歌饰演的郑秋冬因为有服刑的经历而惨遭歧视,试图通过对北大博士生“覃飞”的身份冒用来达致“履历干净”的人生,进而实现个体身份认同。这是因为现代传播体系下“郑秋冬”的监狱生涯将不可能再是封闭的经验,它必然被嵌入到强大的关系网络之中。而如何从周遭生活“脱域”,如何摆脱外部世界的束缚,构成其自我成长的重要课题。郑秋冬对“覃飞”身份借用及其后的盲动,便与此种心理相关。而从职场菜鸟到职场大佬的进阶趋势,不免受到底层草根翻新求变心理的影响,当然也符合大众向上追逐的期待。总之,电视剧给“高学历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和大众向上探求的心理驱动——这两方以同样的表达机会,在其中,观众可以借此展开浪漫的想象,也可以在主人公追求和达致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完成情感投射。
《猎场》热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是它较为真实地刻画了“猎头”的生存状况,深层次则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殊性紧密相关,它们共同引发了大众的猎奇心理。一如吉登斯所揭示的那样,在“极盛”现代性社会,大众会因远距事件的影响而焦躁不安,还会因为对本专业知识外的知识领域知之不详而深感恐惧。不过,尽管恐惧,他们却丝毫不能超脱于复杂的现代社会,反而须以被动的姿态——只能以饱满的热情在塑造自我的同时贡献于社会。应当说,这就是当代社会的制度化反身性特征,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将其描述为“定期地把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情境上,并把这作为制度组织和转型中的一种建构要素”。
《猎场》中所描述的“猎头”的工作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其本职工作是负责帮助企业找到优秀人才,在高级人才和企业间发挥“良媒”功能。事实上,猎头如欲成功,他们必须有能力,还要有动力,更要熟练地掌握并合理运用既有的抽象知识体系(由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构成)。具体地说,就是必须对既有的民情和习惯法有充分的了解,浸润在既有的文化传统中,熟悉日常生活体系中种种的象征符号。比如《索玛花开》中王敏在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时,也必须洞悉和超越彝区农村既有的文化传统、民情风俗、社会积弊等抽象体系,方能将工作有序推进。
在个体实现的过程,它的体现就更为分明,《猎场》第4集,孙红雷饰演的“刘量体”用曾国藩“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的话语开导躁郁不安的“郑秋冬”;第8集,两人借用陶弘景的诗句“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畅聊人生;均是二人试图在对既有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刻把握中掘取全新的人生动力。当然,“猎头”们也得学习现代的科学管理学知识和人力资源的专业课程,因为建构自身的专家体系尤又不可少。郑秋冬在服刑期跟随刘量体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等课程即是如此。不过,《猎场》所要告诉我们的却是:在现代社会,专业知识并不如抽象知识体系那般有用,这真切地反映在“猎头”的职业行为和具体工作中。
电视剧中的“学术”表达问题
当然,无论是致力于攻坚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索玛花开》,还是专注于个体实现的《猎场》,其中所反映出的积极的价值取向,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反映。这里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以人民为主体的伦理主体性,具有日益增长的伦理生长性,具有终将实现的伦理可待性,因其具有深刻的伦理内涵,它便主题鲜明地引导着纯粹的理性思考者重返生活世界。只因在新时代,一般的成功学将很难真正地鼓励人,肤浅的心灵鸡汤必然很难打动人心,惟有诚心重返生活世界,切实地投入文化实践,方可真正凝聚社会发展动力,才能再造美丽的现实人生。
可以预见的是,“高学历群体”在电视剧中出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学术讨论”成为电视片段,将会成为电视发展的新景象。当然,我们又需要明白,电视剧所呈现的并非就是真实场景中的学术讨论,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本身;在电视剧的制播宣发逻辑中,它很可能只不过一些“桥段”、一种噱头而已。现实的境况或许是,学者生活并不风光,学术研究并不辉煌,甚至还不乏其“灰头土脸”的面向。那么,电视制作对学术的讨论,是否有僭越之嫌,对学术的理解是否真确合宜,则又需深入辨明。至于如何真诚地关注,深切地反映,既需要电视从业者们进一步思考,又需要社会学者跟踪讨论。【2017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传播伦理建构与社会文化实践问题研究(2017YBCB065)”】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94期第6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全球智库报告2017》英文版重磅发布,中国智库数量全球第二!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