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角度理解中国,俯瞰全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今年是千年伟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近期,英国伦敦马克思纪念图书馆推出名为“马克思200”的纪念活动,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举行纪念马克思全球大会。德国莱法州政府和特里尔市政府将共同举办名为“马克思1818年—1883年,生平、著作和时代”和“人生的轨迹”大型主题展览。
原文:《守正出新,在发展中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生命力》
本报记者 陈海娟
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第四届黑格尔和马克思研讨会于三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思想巨人马克思》出版座谈会于四月在北京举行,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于五月在北京大学举行……
学界在关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意义的同时,更加关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的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具有问题意识
马克思主义是在揭露资本主义矛盾和问题、指导无产阶级的伟大运动实践中产生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是其固有品质。问题的重要性是马克思在与莫泽斯关于国家集权问题的争论中提出来的。马克思强调,“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的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强调“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奥秘所在。
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思维方法,为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空间,因为问题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历史阶段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陈先达认为,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必然会遇到马克思当时没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是以问题为导向,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刚指出,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源于对“问题”的探索和思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问题”的推动,这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提出了问题意识的要求。强调这种问题意识,主要是因为当前理论研究仍面临着问题意识淡薄或能力不足的困境。养成这种问题意识,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并不断提高问题意识的四种基本能力。培养这种问题意识,应在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和学习型政党建设中贯彻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
究竟要如何坚持正确的“问题意识”?中央党史办原副主任李忠杰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我们要向马克思那样思考问题,以科学的态度认识问题,秉持相对和绝对的辩证主义态度认识真理。把马克思作为一个发展的过程,不断推向前进,与时俱进。尤其是要结合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防止教条化地搬用马克思的理论,并且要勇于批判脱离实际的做法。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双套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提出,首先,坚持正确的“问题意识”,要克服能力不足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切都无从谈起。其次,坚持正确的“问题意识”,要克服方法不当问题,必须坚持科学的实践观。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力挽狂澜,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更深层次来说,是问题意识的拨乱反正,实现的是扭转“阶级斗争为纲”这一错误的问题意识,重新树立“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问题意识。第三,坚持正确的“问题意识”,要克服责任缺失问题,必须坚持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作为问题意识的主体,必须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马克思更强调实践活动对世界的改造,而不是解释,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40年改革开放进程,正是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中前行的。没有正确的“问题意识”,就不会有改革与发展,也不会有社会进步。但是如果只看问题,势必产生极端情绪,固化狭隘的、偏执的认识。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都是客观的。要将问题的解决看做一个过程,只有坚持过程思维的“问题意识”,才是正确的“问题意识”。
从“问题”角度理解中国社会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黑格尔和马克思社会政治学的强势复苏,“国家与市民社会”论题又一次成为中国学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也是未来中国社会治理的关键所在。
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韩立新教授指出:“中国,作为一个亚细亚共同体的代表,同时又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东方古国,1978年以前一直没有经验过市民社会,但是在1978年以后,却以独特的方式突然进入了市民社会的历史进程,用短短三十几年的时间完成着西欧用几百年才走完的历程。”在韩立新教授看来,这里的市民社会指的是斯密、黑格尔和马克思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是社会分工和私人所有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并由此得出中国进入市民社会的论证并不是什么新奇的观点,因为市民社会对于世界历史而言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如果见之于现实的话,市民社会则是一个任何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
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晓明教授则认为,“市民社会的基本前提是原子式个人的存在,但是不存在原子式的个人是理解中国社会的钥匙,因而我的基本判断是,不是今天的中国不存在市民社会,而是在可以预料的未来也不会产生市民社会。”的确,马克思曾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说:“犹太精神随着市民社会的完成而达到自己的顶点,但是市民社会只有在基督教世界才能完成。基督教把一切民族的、自然的、伦理的、理论的关系变成对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只有在基督教的统治下,市民社会才能完成从国家生活中分离出来,扯断人类的一切联系,代之以利己主义和自私自利的需要,使人的世界分解为原子式的相互敌对的个人的世界。”因此,在吴晓明教授看来,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可能再经历基督教世界世俗化的历程,即个人原子化的过程,因而,忽视中国熟人社会、伦理社会和宗法社会的现实存在的关系,断然无法真正理解中国社会。
通过重新把握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将现代中国社会置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框架中,至少并不违背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但更多的学者提出要真正理解现代中国社会,不能仅仅从原理出发,还应该就在现代中国社会自身实践中面对的问题做更多的研究。所以,许多学者认为应该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而不是直接套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执行主编黄志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多元经济所有制的存在,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因素,使得国家为市民社会让渡了一定的空间,甚至在特定领域,如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领域,市民社会成为了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但是需要认识的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主导力量依然是国家,而非市民社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家对市民社会的主导格局不会变。“市民社会与传统社会并存,两者互相制约、相互作用,但任何一方都无法使对方丧失;农村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经环节,构建农村和城市的现代新型关系应是中国语境下市民社会的历史契机和时代主题。”
“问题”促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伟大成果
我们要赢得主动,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走中国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在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有重要意义。
十九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分别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加以概括,分别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党的十九大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求是》评论员撰文指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近3000名人大代表不负人民重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成了宪法修改的崇高任务,审议通过了监察法、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重要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化作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这次“两会”体现人民意愿、凝聚新时代共识,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主席出席博鳌亚洲2018年论坛,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郑重宣示新时代开启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新画卷的坚定信念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指出,博鳌讲话表明,中国将进一步开放,以更大的胸襟拥抱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阶段。继承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重复,要把握思想体系和理论精髓,最好的纪念在于把研究、教育、传播“三位一体”抓好,对推动人类文明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教授大卫·科兹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新成果,如果中国共产党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能成功解决目前中国所遇到的问题。英国肯特大学哲学系教授肖恩·塞耶斯谈到,习近平主席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结合现代的新情况,来改变和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做的。中国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支持和聚焦,不仅对中国很重要,对全世界也很重要,因为中国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促进的世界中心。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08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今日
关注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