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治经济学:古老学科新时代的蜕变之路 | 社会科学报

权衡 社会科学报 2019-12-12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在当前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教材体系的讨论与研究,推动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

原文 :《构建新时代政治经济学需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所所长 权衡

图片 | 网络


不同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的发展及其特点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古老学科,教材体系建设始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稍微回顾一下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的历史,大致可以梳理出如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根据马克思经典作家对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形成的马克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这个体系借鉴马克思《资本论》分析框架,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科学的分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



应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中,以《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命名的教材体系基本上就是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内容和框架为基础。这一教材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帮助我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的分析方法和立场观点,对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和发展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与意义。但是,这些教材不足的地方在于,对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内部出现的新情况、作出的新调整以及发生的新变化反映得不够详细,分析得不够不深入,以至于这些教材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新特点缺乏足够充分的解释力。

  


其次是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及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一段很长时期内,我国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上完全照搬斯大林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这个教材体系本质上就是阐述计划经济理论及其模式,并把社会主义经济简单等同于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现在回过头来看,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实际上在很多地方误解甚至曲解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和理论;其很多的理论和实践,超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阶段和规律。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前东欧国家一些经济学家实际上也发现了苏联模式的问题,开始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如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在前南斯拉夫的试验和实践;匈牙利对“苏联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等。这些思想与试验对我国后来开展计划经济改革、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教材建设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第三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改革形成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随着改革开放发展,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进入了空前的繁荣发展和创新时期。当时出现了很多版本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如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南方本”、“北方本”;也有的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或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有的提出构建“中国经济学”,出现了“转轨经济理论分析”、“过渡经济学分析”等。



这些教材体系基本上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的实践,形成了很多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思想和重大判断。这些教材体系虽然名称和内容侧重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与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


不过,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经济学学学科体系建设、学术体系发展、话语体系建设以及与之相关的这个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还远远赶不上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实践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在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经济学概念范畴、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比较滞后,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高;有些教材体系建设还停留在中国特色的政策性解读和说教上,缺乏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的经济学理论总结与梳理,没有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框架。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及其教材体系的创新发展问题。


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实践发展与创新成果,亟待我们进行新的理论提炼总结创新。这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值得关注如下几个核心问题:

  

第一,要梳理清楚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与教材建设的思想史,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特点。思想史的梳理极其重要,尤其是客观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实践发展中的历史脉络,深入分析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史,对于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来龙去脉、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历史条件、历史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这个思想史的分析和梳理,应当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前苏联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学思想史以及我国政治经济学思想史;并将这些思想史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和意义。这样的梳理与比较研究,有助于回答和分析为什么以往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材体系存有不足,为什么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解决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信不信等问题。

  


第二,要深入系统梳理和研究新中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在规律,奠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和逻辑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基础上。为此,要深入梳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包括计划经济实践发展的历史;更要深入分析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实践的历史;并将这两个历史时期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理论基础。


同时,还要把这四十年的发展历史及其取得的成就,放在国际背景下进行深入和横向比较,揭示中国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实践的特殊性与规律性。因此,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行科学梳理并进行纵向历史比较和横向国际比较,这既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历史基础,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三,要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主线和研究方法,以正确的研究对象、主线和方法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是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对象,解释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特点,其遵循的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发展和创新。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然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要深入研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中哪些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哪些则是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和方法;同时也要区分清楚哪些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误解甚至曲解。从方法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既要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也要坚持创新性、开放性、发展性以及实证性等现代分析方法,体现定性与定量、规范性与实证性分析相结合。

  


第四,要深入全面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术概念和概念范畴体系,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的逻辑起点与重要基础。任何一门学科体系的构成离不开反映该学科发展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也就是所谓的“术语革命”。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资本论》的科学成就时曾经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这种“术语的革命”是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符号。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归纳、提炼并形成提出有显著特征性的“术语的革命”或者重要概念。这是中国实践经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的最大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应当立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基础,总结和体现具有“术语革命”意义的概念体系与范畴体系。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第五,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话语之间的关系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上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改革开放发展经验有机结合,从而真正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进而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等及时体现在新的教材体系中。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处理好不同经济学体系,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两种话语体系的比较,分析两种话语体系在价值功能方面的巨大差异,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功能原则,以及逐步实现和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价值与取向。这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教材至关重要。


此外,对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一些合理的分析方法,例如计量方法、实证研究等,也可以大胆吸收并借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中,增强教材体系创新发展的内在活力,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放性、包容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品质。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14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改变”世界,这份文化政治宣言是我们的“内涵担当”! | 社会科学报

全球经济:2018年能否扭转潮流? | 社会科学报

全面开放新格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