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一座城市公共管理的缩影…… |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原文 :《从马拉松热看城市公共管理》
作者 |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田亮
图片 | 网络
前不久,著名马拉松运动员何引丽在某城市马拉松冲刺阶段因志愿者强行递送国旗并脱手,在跑圈和网络上引起热议。如今,面对国内外众多的马拉松赛事选择,跑者的眼界和诉求都日益提高,城市政府和赛事运营方如何从中吸取教训,更新观念,把赛事管理和服务做精做细,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广大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为日益注重生活质量,健身意识和参与能力逐渐提高。马拉松运动——这种过去被视为只有少数体育精英才能涉足的“极限运动”——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就是能让普通跑者得以和世界顶尖运动员同场竞技,满足了主体意识觉醒的中产阶层在参与运动过程中需要分享运动体验及获得运动自豪感的心理诉求,从而成为大众广泛参与的群众性运动。
作者参加上海马拉松时的留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觉察到了马拉松运动在提升城市美誉度、拉动消费、检验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引领全民健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于是因势利导,竞相举办赛事。
据统计, 2017年全国举办1102场规模赛事(路跑赛事人数在800人以上,越野跑赛事人数300人以上),赛事规模7年增长50倍,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类赛事223场,B类赛事33场。直接参与人次498万,涉及234个城市(覆盖全国70.06%的地级市)。中国马拉松规模人次从2016年280万人次增长至498万人次,增长77.9%。
但是,马拉松赛事所涉及到大量的公共资源的调配和广泛的社会动员,涉及到政府、企业、媒体和社会力量的方方面面。某种意义上说,马拉松赛事管理和服务所依托的是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它需要的是主办方制定完备而细致的预案,沙盘推演到赛前、赛中和赛后的每一个环节,否则百密一疏,就可能让精心准备的赛事出现始料未及的差错。
上海马拉松由举办初期的上世纪90年代区区数百人参赛,到2012年以后报名参赛人数“井喷”,名额被“秒杀”,再到后来主办方不得不采用抽签办法并不断提高精英直通门槛,早已成为国内外广大跑者向往的顶尖赛事。确实,“上马”在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服务保障等方面已经走在国内同类赛事的前列。当然,我们也能看到,“上马”和国际顶级赛事如波士顿、纽约、柏林、伦敦等城市马拉松等知名赛事相比还有一些差距,这不仅体现在赛事最佳纪录、参赛人数、平均完赛时间等硬指标上,而且体现在种种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中。比如:如何在有限的场地条件下增加参赛人数,避免拥挤,国外广为采用的分时起跑、多线路方案可以采用;在如何防止替跑、跨分区站位方面,国内举办城市如无锡乃至后起之秀西安已经采用人脸识别、手环等防止替跑的身份验证程序,以及对杜绝跨分区站位起跑行之有效的分区计时毯设置。在赛道服务方面,补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有待改善,比如,能否提供深受跑者欢迎的能量胶、能力棒、盐丸等补给?在赛场气氛硬营造方面,在部分人迹比较稀少的赛道,能否动员更多的群众性乐队和拉拉队?在比赛终点,当筋疲力尽、浑身湿透的选手领回了存衣包后,能否给他们提供能更换衣服的帐篷?
以上种种举措,仅仅是惠而不费的“微改革”,很容易想到,做到亦并非难事。我们需要的是,站在跑者的角度,积极有效地回应广大参赛者的诉求。一个马拉松参赛者就是一块活的广告牌。他/她的参赛体验和评价会以口耳相传和网络互动的形式直接间接地影响其周围。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广大参赛者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马拉松赛事可以成为一个城市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有效抓手,对其中的细节问题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爱之愈深,责之愈切。我们期待国内越来越多的马拉松赛事能越办越好,早日比肩世界大满贯赛事,在“健康中国”行动中起到无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向着标竿直跑的2018上马赛后记
为什么要跑马?真的说不清。我得承认当初是莫名其妙的“中年危机”,心里似乎有个魔,不是怕死,而是怕生病。怕老来身边无人照料,希望晚年生活质量不至于过快降低,能够生活自理,现在要未雨绸缪。但当跑步成了习惯之后,并没有想那么远,纯粹是身体已经适应目前的锻炼强度,两天不跑,身体就莫名地不舒服。那就跑呗!
毋庸置疑的是,跑马令人心态年轻,不比不知道。我偶尔会在大学或中学同学群里晒成绩。有一次一个二货同学居然赞了句“老当益壮”,我却似乎感觉受到冒犯。通常大家都是发一些似是而非的养生鸡汤,还有人发百岁老人杨绛的《善待暮年》,我们真的有那么老吗?想来确实觉得有些好笑。一则是他们确实身体一般般,因而心态也老,二则何尝自己没有一点小骄傲呢?
跑步这事儿,谁跑谁知道。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37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