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世 | 新时代,经济增长需要新动能!

马晓河 社会科学报 2019-12-11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指引我们与时代逐浪同行。抚今追昔,继往开来。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要在新时代书写新的辉煌,创造新的奇迹。


原文 :《在新时代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作者 |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马晓河

图片 | 网络


新阶段国内外形势巨变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打头、出口导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发展机制获得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原有经济发展动力机制。


从国际环境看,发达国家对中国的需求在减弱,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遇到了一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时,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加大了中国的出口阻力。在中高端产业发展方面,近几年,美欧发达国家相继采取较大幅度减税措施,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中高端制造向本国回流。由于我国在科技创新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劣势,在发展中高端产业方面也遇到了瓶颈制约。因此,在现有世界经济格局下,企图继续依靠原有出口导向型战略拉动经济增长显然不现实。



从国内看,在现有体制机制、经济结构没有大变革情况下,经济发展继续前行需要新的动力支撑。从内需看,自2010年以来,我国投资和消费增长率持续下滑。2010年全国投资名义增长率(不含农户)23.8%,2012年回落到20.3%,2017年又降至7.2%,今年1—5月份进一步跌至6.1%。消费增长率也在缓慢回落,201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18.3%,2012年14.3%,2017年降至10.2%,今年1—5月份跌至9.5%。


根据国际经验,进入中上等收入阶段后,尤其是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时,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产业领域投资已经开始饱和,投资空间明显变小,投资的边际效益必将大大下降。当前,我国遇到的情况恰恰如此,自2001年以来我国在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领域累计投资467.25万亿元,平均每年投资27.5万亿元,2016年和2017年分别投资60.65万亿和64.12万亿元。连续多年超大规模、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使得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系统,也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中低端制造业产业体系。问题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开展大规模投资了,因为受到了投资空间变小的限制和边际效益大幅度下降的强烈约束,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似乎也走到了历史转折关口。



从消费看,我国有近14亿人口,依靠国内消费完全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从不同收入阶层分析,中低收入人群对中低端产品有很大的消费潜能;中高收入人群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也带来新的增量;高收入群体对于高附加值、高端产品有明显消费能力。但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社会保障水平低,消费环境还不完善,国内产业结构和产品供给结构升级缓慢等,国内消费需求结构矛盾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低收入人群无钱消费,中等收入人群有点钱不敢消费,高收入人群有钱不愿消费。因此,有效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当前经济结构转型中的要害所在。



从供给看,我国大量资本、资源过度进入中低端制造业,造成这些行业投资拥挤和产能严重过剩,同时由于中高端产业进入技术门槛过高,又导致资本、资源进入严重不足。由此,在供给结构上出现了中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的矛盾。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由上述可以看出,在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要有新动能。我理解,所谓的新动能就是与以往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源相比,凡是能为经济带来增量增长的动力就是新动能,这种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对原有动力的替代或改造。增长动力受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方式、体制安排等方面影响,会不断发生变化,具有继起性、不确定性、可替代性特点。更重要的是,增长动力具有结构性特点,经济增长动力是由供给和需求两侧共同组成,两侧都存在不同动力结构组合。因此,在中国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规律,从供求两侧寻找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组合。



改革开放走过四十个年头,今后我国选择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组合的战略思路是,在需求侧,调整需求结构,降低对外需的过度依赖,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市场,将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作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主要从三个方面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即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挖掘消费结构升级产生的新需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建立橄榄型社会结构,催生出增量需求。在供给侧,实施供给结构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改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分工地位,利用本次产业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成果,将重点放在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力争在短期内形成一批对国民经济有支撑作用的支柱性产业,发展出一批既没有体制歧视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质量优势的品牌产品。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38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2019年世界经济:以内部的“稳”应对外部的“变” | 社会科学报

四十年惊涛拍岸,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迎接新时代 | 社会科学报

改革开放是开启一次伟大觉醒的革命!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