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在这个“圈层化”时代,读懂“现实模仿艺术”太难了……

孙焘 社会科学报 2019-12-11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有些“艺术”显得更难理解和欣赏,或者几乎任何广受关注的作品都会激起争议,是因为“现实”本身已不再是统一的样貌;被媒介工具全面重塑的“现实”也显得更为纷纭驳杂,因为它还模仿着重重圈层的“艺术”。

原文 :《“圈层化”时代的“现实模仿艺术”》

作者 | 中国戏曲学院跨文化交流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 孙焘

图片 | 网络


“现实模仿艺术”


我们一般以为,艺术是模仿现实的。不管理论家们如何不以为然,“画得像”总还是最普遍的审美评判标准。然而,傅雷却曾提过“现实模仿艺术”。他说:“自然无美丑,正如自然无善恶。古人形容美丽的风景时会说‘江山如画’,这才是真悟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卓识,这也真正说明自然美之借光于艺术美。具有世界艺术常识的人,常常会说‘好一幅提香!’来形容自然界富丽的风光,或是说‘好一幅达芬奇的肖像!’来赞赏一个女子。没有艺术,我们就不知有自然的美。”(《傅雷谈艺录》

  


其实,傅雷指出的“现实模仿艺术”是普遍存在的,并不仅限于“具有世界艺术常识”的少数人。这里先就“艺术”做一个简单宽泛的定义:运用人工的、人为的技术,诉诸人的感性体验,跟日常生活有所区别。今人所述的艺术史里包括着西方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大量宗教绘画,但当时这些绘画的首要功能是给不识字的人解读圣经故事和教义。中国古代的壁画、绣像也有类似的功能,给老百姓传播佛教故事、忠孝典故等。再如《鹿鼎记》里的韦小宝,他的三观都是由各种戏文塑造的,这也是往昔一般人的常态。广义的艺术活动提供了人工性的“文”(形式),人借此观看世界、彼此互动和审视自身。在物质和信息较为匮乏的传统社会,“文”是总体稀缺的,所以说“礼不下庶人”。“艺术”往往有超乎日常现实的仪式化和精英化特征,“现实模仿艺术”常意味着“以风化下”“寓教于乐”式的规训。


影响力的聚与散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媒体技术的加速突进,从电影、电视到游戏、互联网,再到未来的“虚拟现实”等,广义的艺术(“文”)日益贴近、渗透以至重塑了普通人的生活。这是一个大的转变。古代的民间生活普遍粗疏无文,年节时才有花戴,有戏看;官方的训令、告示只有少数人才能读懂,知识精英是沟通“天”(统治者)与“地”(广大民众)的必要环节,能“识文断字”的知识青年就已算是统治阶层的后备军了。工业化时代的广播、电视则削弱了知识精英的特权,普通百姓聚拢在接收机器周围直接聆听、观看,接受统一的“寓教于乐”。在这种中心辐射式的传播模式中,“私人”直接为“公共”所塑造。在改革开放早期,热播电视剧引起的“万人空巷”场面、“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经典歌曲和小品都成了人们的共同记忆。今则已矣。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媒体的大范围普及带来了诸多深刻变革。首先是“现实”与“艺术”之间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日常”和“非日常”也不再有清晰的界限,“人工化”和“非常体验”等已无法区分现实与艺术。不知有多少人把大量甚至多半时间投入拍照、修图、在社交媒体上表演某种仪式化的“日常生活”。各类软件降低了技术门槛,社交媒体上的交往显得越来越“平等”,“现实模仿艺术”也越来越少教化色彩。“弹幕”打破了观看者与表演者的界限,让无名、无声的观众拥有了空前的表达渠道。点击量、点赞数、转发量等数据也体现着一种低调的投票权。甚至习惯于“我说,你记”的训导者也开始靠拢广大网友,开始学着“卖萌”。尽管早在《诗经》时代,来自民间的诗乐就经由士人整理而反作用于上层文化,但江湖对于庙堂的反向影响从未达到如此的规模和力度。


“圈层化”的沟通难题


尽管看似“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分隔并没有随之减少。纵向的阶级分野、科层体制、代际隔阂等逐渐被横向并列的“圈层”取代。相当多的年轻人反感被归入“90后”“00后”之类的标签里,是因为同一阶层和年龄段内部开始疏离。阶层、年龄、教育背景等相近的人群内有着比以往更大的三观歧异;即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微博、微信、QQ等)的面貌也可能大为不同——取决于他/她面对着什么样的群体和情境。这一方面意味着人类精神文化的空间变得更大,个人选择的范围更加扩展,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沟通、分享的难度加大了,个人的内心整合也更为艰难。急于“接地气”的训导者会因“圈层化”而茫然无从使力,或者只会收获到“分组可见”的积极反馈。

  


在“圈层化”的文化环境中,美感体验的共享、艺术的创作和批评等等都面临更多新课题。有些“艺术”显得更难理解和欣赏,或者几乎任何广受关注的作品都会激起争议,是因为“现实”本身已不再是统一的样貌;被媒介工具全面重塑的“现实”也显得更为纷纭驳杂,因为它还模仿着重重圈层的“艺术”。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可供我们援用的文化资源多数来自知识精英主导的时代,而近百年来集中统一的仪式化审美也仍然有着强大的惯性。能够直面“圈层化”的理论和实践都尚处探索阶段,其生命力或不在于论说有多么成熟完备,而在于有多大的弹性和应变力。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39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邓晓芒:现代艺术中的美究竟是什么? | 社会科学报

人工智能的算法,能进行艺术创作吗? | 社会科学报

争鸣 | 娱乐不等于艺术,别让“伪艺术”滥竽充数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