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校园舆情,也可适度“恐惧”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近年来,校园网络舆情极易引发网民关注与热议。著名广告人大卫·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提出广告三原则,分别是Beauty(美女)、Baby(婴儿)、Beast(动物、野兽),被称为3B原则。Beauty对应的是性诉求;Baby对应的是情感诉求;Beast对应的是自然诉求。在广告策划的不断发展中,又衍生出基于“恐惧诉求”而产生的“恐惧策略”。所以,3B原则应可以拓展为4B原则:Beauty(美女)、Baby(婴儿、儿童)、Beast(动物、野兽)、Bang-Bang-Bang(枪支、暴力、恐惧)。4B原则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成为传播中容易被引起关注的几个要素。
校园网络舆情涉及到儿童、暴力等元素,极易为网民关注、热议;尤其是涉及校园安全的舆情事件,因其群体性、不确定性、隐匿性以及性质之恶劣,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能够迅速形成群体式愤怒、情绪性对抗、普遍化焦虑,引发舆论暴力甚至群体行动。
原文 :《提高校园网络舆情的舆论引导力》
作者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罗俊丽
图片 | 网络
情感在前,情绪的力量胜过事实
情感成为掀起舆论浪潮的首要动因。在新媒体时代,网民情绪容易非理性化。道德层面是否公平正义成为诱发网络舆论抗争的根本原因。网络领域的公平正义要体现网络强者对弱者的关照。校园舆情的受害主体主要是年幼的未成年人、弱势群体。网民或媒体常常运用悲情的叙事方法,塑造事件当事人之间强弱对立的形象,激发网民情感,通过舆论力量维护弱势群体。然而,一旦政府机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处理行为与公众期望相背离,负面情绪就会扩散和异变,形成情绪共振,造成潜在的社会风险。美国学者萨德曼曾认为风险=危害+愤怒,而导致社会风险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就是公众的愤怒情绪。
在一定程度上,情感的力量胜过事实。公众的情绪表达与网络舆情形成是一个联动的过程。推动突发事件不断发展、持续放大、激化恶化,最根本因素不是事件本身的性质和重要程度,而是事件中网络情绪是否被动员。校园安全类网络舆情是多种情绪的叠加,如愤怒、恐惧、厌恶、悲情。这基本涵盖了所有负面情绪。在社交媒体的圈群传播中,受众分化形成各种班级群、家长群、妈妈群等。在这些社交圈群中,基于社会焦虑的宣泄、权利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表达的需要,网民自觉自愿参与到网络舆论场,个体情绪也在其中交互作用,负面的显现化情绪很容易在事件传播中被传染和放大。
在突发事件中,情绪催化风险,未知产生恐惧。如果缺乏充分的信息沟通,对于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就会蔓延。在信息真空期,对于未知的恐惧,会使得各种猜测、道听途说和谣言呈现核裂变效应似的传播样式,甚至会导致多方“相互误读”进而产生对立。如此一来,对个别事件的情绪对抗,可能会演变为对校园的情绪对抗,甚至进而对教育、对社会的情绪对抗,致使舆情逐步升级为混沌状态,影响学校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冲击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
事实为先,争夺第一定义权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事实是舆论引导的基础。对于校园安全类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要通过信息发布来争夺第一定义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确保传播渠道通畅。谣言止于公开。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可以避免谣言“发酵”。甄别网络信息真假不仅需要网民严谨态度、理性思维和科学知识,更需要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地公开信息。同时,在信息传播中,要确保传播渠道始终畅通,不出现渠道堵塞现象,对于渠道堵塞及时“清障”。要意识到:“尚无可靠结论”、 “正在调查中”、“暂时没有任何确切消息”本身就是一条重要信息。它能够防止错误信息和谣言的滋生与蔓延,避免“禁果效应”。
二是快速定性事件,确定信息发布边界。要对突发事件快速定义和定性,把握事件定义权,避免发生次生舆情灾害,有效切割止损。比如,在学校门口发生的恶性治安事件,第一时间应定性为“社会治安事件”,而非“校园安全事件”。这对于该事件网络舆情处置具有重要作用。校园舆情大略可以分为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教育教学管理类、学校治安类、心理问题类、学生社会纠纷类、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治安类。要根据事件类别,第一时间对事件快速定性。根据相关方“裁判员”或是“运动员”的角色定位,制定信息发布的主体、节奏、强弱和边界,对上下级、组织与个人、政府与企业等相关方进行有效切割止损。把握不同单位、不同个体在舆情事件中的授权边界和话语边界,防止舆情事件扩散恶化。
适度“恐惧”,正确引导舆论
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工作,首先,不要试图消除公众恐慌。让公众保持适度“恐惧”就是引导公众对危机的适度反应,这是处理公共性事件的一个有效方法。适度“恐惧”不仅有利于公众配合相关方采取相应举措和行动,而且,有利于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美国CDC心理学专家提出,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危机的反应要适度,如果过度恐惧就会造成恐慌;反之如果毫不畏惧,反不利于对疫情的控制。
其次,要重视公众的安全需求。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给家长带来的强烈代入感、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的压力和焦虑都会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事实。因而,学校要尊重家长的安全需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与家长沟通,缓解家长焦虑。再次,媒体不易过度报道。当媒体频繁报道恶性各类校园安全事件,在网络社交圈群不断转发讨论,这不仅会加重公众的焦虑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制造社会恐慌,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而更有害的是,媒体过度报道会让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甚至模仿,引发更多同类型的校园安全事件,形成恶劣影响。
因此,对于校园安全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需要家长、学校、媒体、政府、社会多方配合,适度恐惧以保持理性谨慎,适度报道以正确引导舆论,加强管理以促进家校和谐。
价值为本,情感动员体现人文关怀
情感动员是指通过语言或其他特定的信息,唤起、激发或者改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和评价,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充分的情感动员可以使信息顺利传抵受众。通过情绪动员来实现有效沟通,一是要对网络情绪做出回应和反馈。通过分析网民情绪的触发因素,根据不同时间节点网民情绪的演化过程和特征,判断事件可能带来的正负效应和社会风险。通过信息发布和建设性话语,引导舆论场趋于理性平和。二是情感引导要贯穿信息传播始终。在关涉人身安全的校园舆情事件中,要体现出情感回应的一致性和整体性。三是情感动员要有对象感。根据网民对象特点使用相应的语言修辞。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和情感修辞,润物无声、以小见大、潜移默化地做好舆论工作。切忌文本官腔十足、内容生涩、语言空洞、八股套话连篇,这容易带来受众抵触,产生次生舆情灾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思想、知识、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是严重疏离群众。”可见,加强沟通、调控和管理固然重要,但根本的问题是思想、认识和理念,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来体现服务理念,体现人文关怀,赢得民众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做好舆论工作,不仅需要提高技巧和方法的“术”;更重要的是舆论工作者的内在修养,如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同情心,平等的观念,是其所秉持的基本“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主宰力量,是提升舆论引导力的根本之“道”。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42期第3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