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 | 产业发展的痛点:需助推区域协调发展

胡云华 社会科学报 2019-12-12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着力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通过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来提升全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亮点和成功实践。因此,在当前新形势下,针对当前区域一体化中产业发展的主要痛点,加快构建高质量的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对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原文 :《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作者 | 浦东新区行政学院  胡云华/副教授

图片 | 网络


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特征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多个子体系构成的有机系统,涉及经济社会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其中,产业体系是整个大系统构建中的核心环节。十九大报告把现代产业体系拓展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个协同”,其主要特征表现在:
  


一是充分体现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思想。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强调经济增长要更多地发挥高级生产要素的协同作用,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专业化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及其配置又直接影响着创新效率,彼此间是相互作用的。这些观点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二是注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均衡发展,强调国民经济中的投入要素最终必须要落实在强大实体经济上,这也是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真正落脚点所在。因此,要鼓励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要积极创新现代金融机制,如有效利用风险资本等直接融资机制,来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


产业发展协同不足明显


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同全国面上情况一致的是,重点一体化合作地区也存在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转型困难等问题。此外,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众多一体化合作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不足明显,存在着重要瓶颈,制约了区域迈向高质量一体化阶段,主要表现在:
  


一是实体经济与要素投入协同发展不足。许多一体化合作地区现阶段供给面上最重要的困境,就是实体经济发展缺乏有效要素的有力支撑,陷入转型升级难的重要关口。
  

二是产业规划布局协同欠缺。在长期以来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之下,大多一体化合作地区习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来布局产业功能和配置资源,缺少区域层面总体规划布局,缺少集聚度高、专业性强的功能中心。内部产业发展自成体系,缺乏合理有效的分工协作,产业结构趋同日渐严重,导致“各自为政、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区域整体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该区域重点城市如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宁波等均在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都提出要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产业发展协同不足,由此可见一斑。如何在深化一体化进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链,避免产业结构趋同,有效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成为摆在当前区域一体化合作地区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
  


三是产业转型发展环保压力加大。依靠土地、政策、劳动力等传统要素驱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众多一体化合作地区受到极大挑战,集中体现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东南沿海地区挑战更为严峻。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总体上均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的“天花板”挑战。京津冀地区虽然情况要相对和缓一些,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推进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紧密部署,资源和环保的约束趋紧同样是必然趋势。


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把握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均衡发展的关系。从短期来看,平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关键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夯实现代产业体系的根基。营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给予实体经济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着力解决当前实体经济产能过剩、杠杆过高等问题,增强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增强实体经济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不断提升与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融合度。
  


从中长期来看,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使科技创新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驱动力,从而抑制、压缩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引导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发展。一方面要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回归本源,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特别是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创新,供给更多的优质资产,满足居民收入提升之后不断增长的投资理财需要,从而缓解资产荒,平抑资产价格。
  


二是把握好产业协同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中坚持绿色发展。如在区域内较发达的地区,重点要聚焦推动产业疏解与结构升级,率先构建智慧型产业体系,为区域内其他地区发展提供示范借鉴。
  

在区域产业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生态问题的有效解决,迫切需要一体化合作地区各省市协同起来,制定政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如在有些区域内的限制开发区,要积极探索合理、互利的生态补偿机制,协同解决困扰多年来的生态补偿问题。
  


三是把握好自身发展与协同发展的关系。
  

把握好与国家整体大局的协同发展。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一体化还是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都要注重与全国整体大局的协同发展,探索相关联动体制机制,努力解决和突破当前区域内产业发展现存的无序低效竞争等突出问题,在统筹谋划下,逐步将东部沿海的现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避免相关产业过度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实现真正的溢出效应,助推全国范围内区域的错位发展、协调发展。
  

把握好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协同发展。一体化合作区域要更加主动作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面向全球,积极构建以我为主的价值链分工体系。通过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协同发展,一体化合作区域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助益实现区域产业的有序转移和升级,有利于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43期第2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时事 | 如果你打电话跟父母说过年不回家了……

大数据:改革热度指数“倒逼”改革 | 社会科学报

外刊 | 2019年共享经济将向何处去?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