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牵手军民融合企业的诸多理由
军民融合企业所从事的业务类型很多,金融机构可以在哪些方面对这些企业给予支持并获得相应的回报呢?我们简单梳理了当今中国的军民融合企业概况,提出了三个可能存在机会的方向。
金融机构牵手军民融合企业的诸多理由
原创 文:雨菲 航天加产业发展基金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军工概念股的大起大落,让人们认识到了军工企业同样具有投资的价值和潜力。那么作为专业化的金融机构来说,军工产业的投资方向应该是什么?是那些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军工企业?还是正在为了寻求资金而苦苦挣扎的军民融合企业?
传统军工企业的特点
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传统的军工企业一般都不是金融机构热捧的对象。这是因为老军工企业往往有自己的传统合作对象和固定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等。他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常有人似乎是开玩笑的说,不是很有来头的,很难插进这个市场。
另外,传统军工产品的研发周期长、技术难度高、投资强度大,也不是追求短期效益的金融资本所热衷于投入的对象。所以说,愿意为传统军工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投入资金的,只能是国家,一般是军队或产业管理部门。
从国内近几十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军工单位在高技术装备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无论是载人飞船、星际探测还是应用卫星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相当多信息、电子、武器装备方面已经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成就的取得,基本都是在国家投入的背景下完成的,很少有哪个大型军工企业为了突破某项关键技术去寻求金融机构的支持,也没有哪一个金融机构愿意为这种用户单一、市场可预测性强的合同投入资金。
这就决定了传统军工企业与金融机构、特别是风险投资机构之间很少有交集。
军民融合企业的特点
和传统军工企业完全不同的是,军民融合企业的机制相对灵活,从事的业务种类也比较丰富。
这类企业首先是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军民融合企业往往脱胎于传统军工企业,在长期的科研生产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虽然不能直接转化为民用产品或日用消费品,但是已经具有强大的潜力。军民融合企业拥有的很多关键技术,如果民营企业从零开始研发的话,或许永远也不能结成正果。如果从国外引进,未必能通过西方国家设计的政治壁垒,何况,国外企业的要价可能也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够承受。为了引进一种国内已经研发成功的技术再去花费巨额的资金,不但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浪费,对于纳税人、对于国有资产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同时,军民融合企业对于市场开拓和体制机制创新有着强大的愿望和驱动力。这些企业在开拓民用市场的时候,如果遇到关键技术上的困难或者研发上的短板,可以发动强大的人脉从传统军工企业乃至其他国有科研院所获得技术支持和技术转让。这在国内外都有着丰富的案例。例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的康拓公司就是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中获得支持,一度成为国内工业控制领域的行业领袖。
综上所述,对于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机构来说,军民融合企业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对象。
可以投入的方向
军民融合企业所从事的业务类型很多,金融机构可以在哪些方面对这些企业给予支持并获得相应的回报呢?
我们简单梳理了当今中国的军民融合企业概况,提出了三个可能存在机会的方向。
1、通用型技术开发
所以通用性技术,就是可以用于军用也可用于民用的高技术,在国外也称之为两用技术。这些技术包括高性能材料、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位置计算技术等等。
在高技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传统军工企业积累了相当多的这类技术。然而军品订货是有限的,尤其是航天部门所承担的战略武器型号订购,数量可能只有几十件或者几百件。这些订货量可能已经满足了国家安全需求,但是对于技术本身来说,完全没有发挥出它的潜力。实际上国家和军队管理部门以及军工企业本身一直想找到一种合适的机制,让这些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加上国有企业对于风险的容忍度差等问题,一直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金融和投资机构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对有关企业进行支持,把军工核心技术作为基础,配套研发相关技术,使之具备向产品和服务转化的基本条件。
2、外贸出口,高利润率军品出口
军民融合企业同样可以从事武器装备的外贸出口。如今中国的武器装备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相当多民营企业生产的武器装备,其技术含量和实际性能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允许出口的装备的水平。相当多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武器装备的出口。
根据我们的了解,在信息服务、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军用通信系统等方面,已经有数量可观的民营企业实现了出口,并且在相关国家的军事体系中发挥着骨干性的作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型军工企业的武器装备出口往往能够得到国家信贷机构的支持。但是在中国,民营企业的武器装备出口很难从国家那里拿到出口信贷。因此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完全可以考虑寻找一些技术水平高、有出口潜力的民营企业,在军事装备出口方面给予他们支持。需要指出的是,武器装备出口的利润率是非常可观的,远远超过一般的制造业出口。
3、军转民产品服务
通用型技术的民用转化完成以后,就会面临开发具体产品和服务的问题。这些产品和服务未必是规模很大的项目,有些可能小得不起眼。其中绝大多数可能由小微企业来承担。然而,这正是军工技术发挥经济效益的最后环节,就像通信中常说的“最后一公里”一样。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军转民的成败与否,实际上也是取决于这“最后一公里”。相当多的项目也就是卡在这“最后一公里”上,功败垂成。
金融机构应当高度重视这个环节,进行足够强度的投入,支持这些小微企业把技术变成真正的产品和服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类型的小微企业往往是个人创业团队,比较年轻化,有着旺盛的创业精神和强烈的进取心。他们的职业精神和投入程度往往会超过那些规模比较大、比较成熟的企业。同时,他们一旦取得成功,为资本带来的回报也非常可观。
什么是资本需要注意的?
1、要有产业塑造者的觉悟
资本在军民融合企业发展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这里没有成熟的果实可以收割,每一个希望有所收获的人或者机构,都必须自己从事春种秋收的整个过程。
从某些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实际上是在承担产业塑造者的角色。已经具备的军工关键技术只是这个行业的一粒种子。它虽然具备良好的基因,有潜力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但是培育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金融机构去推动,促使政府和产业界共同进步。金融结构不但要介入具体投资企业的运行,还要关心产业链的上下游,关心政府的管理政策和管理机制,甚至于重点塑造行业规则并建立商业模式。
2、对周期要有思想准备
在我们已知的任何行业里,似乎都已经不存在低垂的果实了。因此,哪怕是应用一种已经成熟的军工关键技术,从这项技术的转民到最终转化为利润和销售额,都要有一个足够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覆盖了对技术的认识分析开发,具体产品的研发推广,消费者对这项产品或者技术的接受。这里没有投资房地产那样的坐地起价,没有炒作农产品那样的一夜暴涨,只有艰苦的创业历程。
3、重视产业基金和行业机构的作用
在各类机构中,最熟悉一个行业的还是产业基金和产业协会。这些机构往往由资深的业内人士出面成立。他们不仅仅熟悉行业,更是对于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其中的许多人一直在为军民技术转移和军民融合发展奔走呼号,亲自经营一些企业。简单来说,他们是属于由衷的希望这个行业朝更好方向发展的一个群体。
因此,金融和投资机构应当把这些产业基金和行业组织作为进入一个行业的入口;作为扶植一个行业的伙伴;作为共同面对风险、共渡风雨的搭档。
大家共谋的,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整体的大成功。
深耕行业18年,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动图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tougao@yinhexi.la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
诚聘英才请联系:
Emil:satnet.zhaopin@yinhexi.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