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大学传奇“宿管阿姨”离世!做了44年保洁员,识字不多,她的一生值得所有人尊敬!

2017-11-30 学习公社

就在前几天,香港大学校长马斐森(Mathieson)在自己的社交主页上发表了 一段哀悼致辞,怀念一位刚刚去世的90岁老太太。


同时香港大学的官方主页也放上了她的照片进行深切悼念,很多香港的名流得知此事之后也纷纷发文怀念。这位享年90岁的老太太,可以说是极尽哀荣。


她就是被人称为“三嫂”的港大名誉大学院士袁苏妹。



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一生只会写十来个汉字……也并非什么政界精英、经济大鳄。更是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


在港大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宿舍管理员。用我们的话讲,她是一个“宿管阿姨”。


正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太太,在2009年荣获了港大荣誉院士。



在港大人眼里,这个走路很慢,弓着背的宿管阿姨的形象却“高大”得近乎“一个传奇”。


是什么让她能拥有如此殊荣,深受港大校友的爱戴与尊敬?



1


袁苏妹(以下简称三嫂)出生于1927年,是广东东莞人。母亲早年去世,父亲是酸枝家具店老板。由于家境贫寒,三嫂从来没有上过学,后来因战乱逃难到了香港。


后来,父亲转为靠卖鱼维持生计,三嫂识了当厨师的丈夫,并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庭。由于丈夫在家中排行老三,她也因此被称为“三嫂”。



没有文化,只能从事体力活动。用一个时髦,又略显刺耳的词来形容,三嫂在当时的香港算是“社会底层”。


一个外来客,想要在香港讨生活是很不容易的。


好在三嫂自小就要帮忙料理家务,造就了自立坚强的个性,磨炼出了吃苦耐劳的意志。


1957年,三嫂的丈夫取得港大大学堂食堂的经营权,夫妻俩开始负责料理住宿生的一日三餐。三嫂先后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服务员等职,为学生们做饭、扫地,关怀备至。




2


在港大,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大学堂有“三宝”,充满神秘感的"四不像雕塑"、典雅古朴的"旋转铜楼梯",还有"三嫂"这个无价之宝。这“三宝”伴随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成长,成为无数港大学子心中最温暖的大学记忆。



起初,每天的辛勤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但逐渐三嫂把慈母的角色带进了大学堂。


三嫂的厨艺非常好,“菜远牛河”和“马豆糕”是她最拿手的两道菜。为了能让学生们吃得开心,她可以为了一道简单的糕点耗费几个小时。



遇上有学生生病,三嫂会特意坐车到外面抓药,回来后还要花上半天工夫煎药。


香港著名的大律师陈向荣在多年之后依然念念不忘一件事,那就是自己有一次发高烧,三嫂知道后,花费了好几个小时精心熬制了一碗凉茶给他喝,希望他的病快点好起来。


除了关爱学生们的生活和身体,三嫂还是许多学生精神上的依靠。


不少入住宿舍的大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要独自面对很多问题。比如考试不顺利、和女朋友吵架、和朋友闹矛盾等等。


这些琐碎的烦心事也许他们的父母都没有耐心听完,但与他们无亲无故的三嫂,却愿意聆听这些心事,看见他们闷闷不乐,便主动上前询问。


用三嫂的话说:“天天干活,有时候聊聊天也挺开心的。”在学生们的眼里,她就如同母亲一样。




3


在60多岁的时候,三嫂因心脏出问题而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学校为了减轻三嫂的工作负担,把它安排到了宿舍做接待工作,负责接听电话和基本的清洁。


1998年,三嫂正式退休,但她仍然经常返回U-Hall为学生们制作甜品,也关心着他们的学业,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嫂不仅用心关爱学生,她还有一项独门绝技:退休10年后,她仍能记得大部分住宿生的名字,甚至他们的个性。


1974年入读港大建筑系的李大华对此深表佩服。“她记性很好,哪个人在哪年毕业,读的是哪个学系,她都能说出来。”由于工作忙,李大华在毕业后最初几年很少回学校,没想到多年后三嫂再见他仍能叫出他的名字。


三嫂说,她最怕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有一天叫不出“孩子”们的名字。


“三嫂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很多宿舍旧生都会满怀深情地说出这句话。




4


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或许多年以后,他们是纵横政坛的高官,是叱咤商场的商人,是受人尊重的医生和律师,会受到很多人的奉承和夸赞。


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他们迷惑不安的青年时代,只有“三嫂”愿意送来无微不至的关怀。


对于三嫂来说,能够在学生们的心中占得一席之地,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和喜爱,其实就够了,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


温暖自在人心,一切努力都不是白费的。


2009年9月22日,三嫂被授予香港大学荣誉院士的头衔。这是港大有史以来第一位几乎目不识丁的荣誉院士。



由于三嫂听不懂英文,香港大学特意为她破例,在用英文说了颁奖词之后又用广东话说了一遍。



袁苏妹女士在大学堂宿舍服务超过四十年。

期间看著一代又一代的大学堂学生,

亦即U-Hall仔的成长。

就像他们在宿舍的母亲,

不单细心照顾他们,

亦栽培他们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材。

三嫂无受过正式教育,

但系她对高等教育界作出很独特的贡献,

就是以自己的生命影响U-Hall仔的生命。

教识他们敬业乐业,事事尽力,

无私,承担责任,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时任香港大学学生事务主任的周伟立

把对三嫂的敬意带进颁奖词:

三嫂经常提醒我,

学生要是有过失,要顺着他们所想,

让他们自己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

三嫂永远是大学堂之宝。亦是香港大学之宝。



当三嫂从港大副校长李国宝手中接过证书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看台上有很多知名校友都热泪盈眶。更有人情不自禁地呼喊“三嫂”。



这份殊荣也让三嫂的子女们,对母亲在工作上的付出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家中排行最小的女儿卫锦璧说,“我重新认识了我妈,原来她对历届毕业生有着这么多正面的影响!妈妈的以诚待人,也成为我们兄弟姐妹成长的一大推动力。


当有人问到三嫂与学生们保持友情的秘诀时,她只用了简单一句话:“拎出个心来对人。”



5


仔细想想,在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少像三嫂这样的人物。或许他们中的许多人平凡到毫不起眼,可是于教育却是不可缺少的基石和砖瓦。


他们的一辈子只坚持做好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



山东某小区28层着火,电梯起火关闭,无法展开营救。4名高楼清洁工身背80多斤重的绳子,接力爬到28楼救下数人。他们,甚至到的比消防车都早。



一位老人从三楼窗户坠楼,被困在二楼防护栏外侧。护栏很矮,他只能吃力的弯腰隔着栅栏抱住老人,分几钟后双腿开始发抖。


这个姿势他一直保持了30分钟,直到老人被救下。累瘫在地上的他只说了一句话:什么疼都能忍受,因为臂弯里抱着的,是一条生命。



发现有人晕倒在地,急救车太慢,她心里着急,背起姑娘就走。成都市二医院。一位保洁阿姨背着一个互不相识的姑娘。


姑娘个子很高,而罗阿姨很瘦小,但她突然间竟充满了力量。是啊一个生命背着身上,心里除了焦急,更多的是在乎。



十几年前,她的馄饨1元钱10个。十几年后,依然是1元钱10个。她卖100个馄饨,才挣两块钱。


“别人吃得满意我就开心了。”88岁的万奶奶用爱心温暖了很多刚毕业,生活困顿的年轻人。



按照现在的某些标准,他们都是社会中的小人物。然而在我们心中,他们却是最伟大的人。


一个人是否高贵,并不在于出身、地位、财富,而在于本身所具有的品德。


一所大学,乃至一个社会,最值得骄傲的也并不是培养出了多少风云人物,而在于是否能够尊重那些默默奉献的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世界华人周刊




推荐阅读

1.换过五个幼儿园,我才明白了这些

2.孩子再不阅读,高考连卷子都做不完 | 温儒敏剧透语文改革新动向

3.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的今天,我想给你看看真正的幼师是什么样子

4.发布丨“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手册 (家长/教师版2017)

5.美国防性侵动画短片,花7分钟让孩子远离伤害!

6.辣条又出大事:绵阳一女孩吃辣条患罕见病,暴瘦20斤

7.班主任发给家长的30条短信,条条让孩子受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