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郑州市在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2017-07-31 郑州卫生计生一点通

郑州市卫生计生委 办公室


  7月31日,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推进会在郑州召开,郑州市区域医疗联合体工作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郑州市按照统筹布局、试点先行、持续完善、巩固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基本形成了综合医联体分区域全覆盖、专科医联体纵横协作的 “互通式”区域医疗联合格局,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国务院刘延东副总理对郑州市医联体建设给予肯定,同时也得到了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第十督导组、国务院医改办医改督导组、国家卫计委医改督导组的充分肯定;新华社内参对郑州市建立“互通式”医联体的做法给予刊发;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健康报等多家媒体给予报道。此次会议上,郑州市从找准定位、统筹规划布局,试点先行、探索经验模式,全面启动、实现升级突破,规范运行、提高管理效能,资源共享、推进整体发展五个方面进行了典型发言,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可。



  区域协同 资源共享

  积极构建互通式区域医疗联合体新格局


  我市按照统筹布局、试点先行、持续完善、巩固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基本形成了综合医联体分区域全覆盖、专科医联体纵横协作的 “互通式”区域医疗联合格局,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国务院刘延东副总理对我市医联体建设给予肯定,同时也得到了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第十督导组、国务院医改办医改督导组、国家卫计委医改督导组的充分肯定;新华社内参对郑州建立“互通式”医联体的做法给予刊发;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健康报等多家媒体给予报道。在7月31日召开的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推进会上,我市就区域医疗联合体工作作典型发言。具体做法:

  一、找准定位,统筹规划布局

  根据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结合行业实际和医疗机构布局情况,先后制订完善《郑州市区域卫生规划》《郑州市域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规划》等规划文件,将医联体建设纳入全市医疗卫生规划布局。根据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布局,充分考虑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业务关系、合作意向等因素,分区域、分层次规划了综合医联体(医疗集团)3家、专科联盟7家、中医医联体1家;各县(市)由1家县级医院牵头,组建1个或若干个医共体。

  二、试点先行,探索经验模式

  制定下发《郑州市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方案》,以郑州市中心医院为龙头,试点组建省内首家区域医疗联合体,并随着医联体建设发展,组建郑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目前,市中心医院医联体有两个分中心,成员单位达到84家,紧密型医联体6家,覆盖郑州中西部五区五县市,服务人口580多万。今年上半年,仅中心医院医联体内开展各类培训59次,培训医师3000余人次;开展巡诊查32次,会诊、查房指导350余例,Ⅲ、Ⅳ级手术16289例,远程诊疗54954例;双向转诊26319人次,其中下转4439人次。

  三、全面启动,实现升级突破

  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出台《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推进和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支持区域医疗联合体发展意见的通知》等12个配套文件,按照规划布局,目前我市所有三级医院及能力较强的二级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和部分区级综合医院都牵头成立了不同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如以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为代表的城市医疗集团模式,以金水区、中牟县为代表的县乡村一体化的县域医共体管理模式,以郑州儿童医院、七院、骨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为代表的跨区域专科联盟模式等等。并实现了行政隶属关系、所有制形式、专科合作、行业限制和企事业单位限制等“五个突破”,建立以契约合作为主,合作共建为辅,融并、托管等直接隶属并存,功能互补联合的“多元混合”合作形式。目前,全市共组建医联体23家,成员单位1059家。

  四、规范运行,提高管理效能

  每个医联体都制定医联体章程,明确医联体组成、发展目标、组织管理、合作内容、运行机制;成立医联体理事会,对各医疗机构学科规划、业务管理和资源调配实行“三统一”;建立完善专家咨询论证制度、例会制度、准入退出机制等;各牵头单位分别成立医疗、护理和院感质量管理委员会,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与考评,确保医联体内医疗服务同质同效;市卫生计生委授权医联体牵头单位对成员单位考核结果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年终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引导医联体健康规范发展。

  五、资源共享,推进整体发展

  各牵头单位长期实施免费开放医院医学资源平台、免费进修培训、免费提供远程诊疗设备、定期上门开展查房等帮扶基层 “十大项目”;出台支持医联体发展的12项措施,规定上级医院医师晋升高级职称与帮扶基层挂钩;打造集医学影像诊断、临床检验、远程心电诊断与监护、远程会诊、远程教学于一体的医联体信息平台,依托医联体建成远程诊疗中心19个,促进了区域内优质资源共用共享、整体协调发展。启动实施医联体建设以来,累计选派50余名业务骨干到基层任职业务副院长、病区主任和护士长,提升基层管理水平;派驻500余名专家到基层长期坐诊、讲座和技术指导;累计开展培训558次,培训3.7万余人次;接收下级医院免费进修1550人次;组织专题学术会议339次;组织讲座631场次;指导基层开展新技术71项;帮助基层建设重点专科213个;开展义诊800余场次,受益群众12万人次。医联体内累计开展远程诊疗30万例,开展双向转诊12.2万人次,其中上转7.4万人次,下转4.8万人次。

  目前,我市医联体基本达到市域全覆盖,有效推动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群众就医更加便捷,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联、服务同质、惠民便民,初步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统筹:周二彬  林昆  责编:鹏云 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