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声代丨新新报100期啦!一起来听听编辑部里的故事

新新报 新新报NewTimes 2023-04-08

学生立场 时代潮流




不知不觉间,《新新报》即将迎来第100期。


在创刊时,前院长吴予敏教授曾发表寄语,对新闻系学子寄予厚望:


少年办报,老朽致辞。荷杖引路,没齿念经。乖谬之举,徒增一哂。遥想梁任公著《少年中国说》,去今已一百二十年矣。煌煌之言,犹金声玉振,摄人魂魄。其言曰: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云云。任公下笔之时,偌大中国,分崩离析。列强觊觎,国人颟顸。志士仁人,怀报国之心,体民瘼之艰,张启蒙之帜,奋起而述诸报刊,风雷起于笔端,烟霞笼之宇内。国之称少年者,非以年齿为限,盖以不谙世故,羞问功利,志存高远,百折不回。少年之心,为日新是求。日新之举,一星一点,一字一行,一图一版,呕心沥血,激扬挥斥。如青涩之初恋,如白璧之映霞,如童矇之烛照,如春竹之蒙笋。若任公地下有知,当感佩今日之中国,后继有人也!如是寄语新新报诸生,试问明日之新闻界,岂老人之天下?!


2015年12月《新新报》与广州大学交流

2011年11月1日,《新新报》第一期试刊。2012年3月28日,《新新报》正式创刊。秉持“学生立场,时代潮流”的办报方针,《新新报》走到了第一个站点。曾经办报的许多新闻系前辈已踏进社会各行各业。说起《新新报》,勾起了他们脑海里珍藏已经的青春记忆,捡拾起这段有温度的办报时光。

2015年香港中国日报校园学报最佳新闻奖获奖同学与指导老师张晗(左一)、李明伟(右四)、刘劲松(右三)合影

1


记忆有点模糊了。第一次办报的时候,辜老师指定两个同学做指导小组,下面有四个编辑部,指导小组必须指导其他同学做报纸。

当时是指导小组的组长,我根据自己对于报纸版面的看法写出整个编辑规范,因为对于排版这方面比较有心得,有些东西我就直接写上去,比如字号、版式、字体大小、行距等,同时也参考了深圳一些报纸的排版。辜老师看完编辑规范之后打印出来贴在机房门口。现在回看这些版面,我觉得还是挺稚嫩的,像很多图片装在一起的一份学生报纸,如果我要现在做的话,可能会考虑换一个。

新新报有史以来接到的第一条爆料,是有个师妹在微博上发私信给新新报的微博,说学生宿舍热水龙头出现了裂缝。听到消息后我就赶过去,了解情况之后写了稿子。我觉得还挺不错的,在第一期就接到学生爆料。

办报是个发展的过程,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样子,不用拘泥在过去,要往前看,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希望大家都能做好各自的事吧。

——09级 刘羽洁


2014年香港中国日报校园学报最佳新闻奖获奖同学与指导老师刘劲松(左一)、辜晓进(右一)合影

2


我们是第二届办报纸,当时报纸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除了头版,中间版面的规范,篇幅都没有一定的标准。当时是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轮流办报,轮到办报的时候,每个小组,都会去摸索,看看怎样的排版更好看,更有创意。希望报纸能够在我们做的那一期有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记得我们做第二期焦点的时候,一开始选定一个选题,做了两个星期的前期工作和采访,后来和指导老师刘劲松老师一聊,她说这个选题没有内容,不够聚焦,难以进展下去,必须换题。但那时时间不多了,要重新想选题、采访、写稿,任务艰巨。我和主编彭步云马不停蹄,当找到驾校这个点的时候就很快理清思路去做了,顶着巨大的压力,交出了较为完整和满意的作品。意外的是这个稿件还在香港得了奖。可见一个好的选题有多么重要。

办报积累下来的经验,给了我的毕设很大的帮助。当时毕设写的是《正在消失的渔村》。看到新闻系的老师出版了新闻毕设的书籍的时候,我很感恩学院的老师真心做一套书,每个老师都很用心地为每一组的毕业设计付出心血,老师在编书的过程中,都会采用同学毕设作品的内容。我们小组的作品有被放在上面。看到这套书,会让我觉得,我没有离学院很远,虽然现在没有从事新闻行业,但也让我觉得没有离新闻很远。

——10级 刘诗颖

3


大二上学期三月份开始加入新新报,2015年,新闻系老师发起新新报改革,作为大三的师姐,我和13级其他同学一起带领大二的同学一起办报。改革从9月份开始,到10月结束。改革首先从内部开始,组建了固定的编辑部,有固定的主编、编委、部门,当时任期是一年,(第50-60期),70人。研究生作为评论部的特约评论员。

当时还面向全校招新,不限专业,不限年级。招新工作量大,为了吸引很多不同学院的同学,我们做了《新新报》发展的时间轴,策划招新,设计并制作记者证。来自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的优秀小伙伴都加入了我们,他们虽然没有新闻学科的知识,但都对校园新闻有很浓厚的兴趣。

当时的我们是改革的试验田,只能摸索着前进。 我当时还双修了金融学,特别忙碌。但是在新新报呆的两年时光,让我收获良多。它不只是一份新闻作业,更是往届师兄师姐呕心沥血,积累下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更值得我们用心对待。同时,办报的时候也应该多思考,一个真正的校媒,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13级 陈旖


办报同学获奖证书

4


大二的时候,我加入新媒体部门,当时正赶上《新新报》改革。新媒体改革之前,一般是对纸媒内容的简单整理,编辑成推文。改革之后,每周推五次。同时,我们会抓住一些紧急的新闻进行报道,有时候发生紧急事件,当天就能出稿。像之前发生过的乔苑坠楼事件、跑男来深圳、“巴黎恐袭”等事件,都是当天出稿。一般有这种紧急新闻出现的时候,新媒体和负责纸媒的同学,同时出动,通过自己的人脉寻找事件知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采访到一手资料,现场记者将稿件和照片发给在另一部分负责后台的同学,编辑、审核完成之后迅速发稿。

改革之前,公众号的阅读量大概是300人,之后增加到3000人。还有几篇文章的阅读量破万。我们当时喜欢在宿舍里刷阅读量,看到阅读量增增增往上涨会特别开心。

当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纠结的每周推几次推文的问题。因为当时人手不够,大家没有充足的时间做到每日一推。而且我们还划分了固定的栏目,每周在固定的时间推,但是有时候会担心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选题,下一期栏目的推文,可能就要开天窗了。

在新闻系学习的经历,让我了解到不同的事情,有了不同的视野。当时实习的老师说了一句话,至今我印象深刻,“我之所以当记者,就是因为能够听别人的故事。”要多动笔写,多做题,别偷懒。宁愿大二大三的时候多磨练一点,都不要等到毕业设计的时候再去重新学习,这是很艰难的事情。

——14级 高婉均

2013年香港中国日报校园学报最佳新闻奖获奖同学与指导老师刘劲松(左二)、辜晓进(中)合影


回首历史的同时

我们也有着美好的展望

《新新报》编辑部的故事

还在继续······



(全文将于9月28日在第100期新新报百期专题刊载)


往期精彩内容:
新视鉴 | 新闻解读
新声代 | 参军的大学生
新声代 | 请说出你的故事
新视鉴 | 有些话,他们憋了四年

文字 | 陈丽丽 孙泽聪

编辑 | 孙泽聪 张启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