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长三角|“浙”抹绿色更加靓丽
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近,人文相亲,同守一片天、共饮一江水。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奏响高质量“协奏曲”,共谱一体化“新乐章”,在环境治理中减少行政壁垒,在生态保护中创新体制机制,在绿色发展中探寻资源共享,一个绿色美丽的长三角不断呈现。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省一市生态环境厅(局)微信公众号共同开设“美丽长三角”专栏,推出系列报道,见证沪苏浙皖四地生态环境工作新做法、新亮点、新成效,敬请垂注。
空气质量、地表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创历史新高,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0年提升;在全国率先建立重点企业碳账户、全面推行重点行业碳排放评价;深化推进数字化顶层设计和基层试点,生态环境治理迎来深层次、系统性变革……这是浙江全省2021年的生态“成绩单”,生态环境、绿色低碳、环境治理等关键“科目”均表现抢眼。
2021年,浙江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4.4%,较2020年提高0.8个百分点;省控断面Ⅰ至Ⅲ类水质占比95.2%,较2020年提高1.3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质量在高位持续改善,离不开治污的一系列组合拳。
去年以来,浙江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战役,实施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完成工业废气治理项目1460个。实施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建成44个重点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218个镇(街道)、1106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完成158个国控断面走航分析并编制实施“一源一策”治理。出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一件事”改革方案和管理办法,建立地下水国考点位跟踪监测、预警处置机制,Ⅴ类水区域点位较国家下达控制目标减少2个。发布全国首个“无废指数”,新增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62.4万吨/年,建成94个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集中统一收运平台,实现县域全覆盖,惠及企业6.1万家。
重拳带来美丽浙江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浙江聚力放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新优势,创新开展生态环境导向(EOD)开发模式试点,生态示范创建全国领跑。嘉兴、衢州等10个市县(市、区)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宁波市北仑区、文成县创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总数均居全国第一。
2021年,共有5个全球新物种在浙江被发现。
破立唱好“咏碳调”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
“在减污降碳上,浙江也拉高了标准。”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透露,去年否决“两高”项目环评文件39个、缓批76个。
治理生态环境,要标本兼治。浙江协同推进“6+1”领域达峰行动方案,在全国率先建立能耗在5000吨标煤以上的1635家重点企业碳账户,印发实施低(零)碳试点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首批24个省级低(零)碳乡镇(街道)、200个村(社区)试点建设;在发布浙江省碳账户管理应用场景、生态环境资源配置在线两项数智低碳创新成果的同时,严格“两高”项目环境准入。
“降碳”的全面开花,拉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绿线”。衢州市在全国首创工业碳账户体系,温州市探索开展“绿色街镇”“绿色零污染村”生产生活方式试点建设,丽水市列入全国首批城市温室气体监测试点,湖州市探索开展“三线一单”协同推动减污降碳国家试点……以衢州为例,建立工业碳账户体系后,无论企业碳排放高与低,都有了清晰的“自画像”,在激励自身绿色转型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让这抹“绿”更浓,浙江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和碳中和长效机制全面建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浙江新境界。
“2025年、2030年、2060年,三个时间节点,三个阶段目标,浙江准备通过10项举措、三大保障,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蹄疾步稳地推进。”浙江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10项举措包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变革、构建高质量的低碳工业体系等。
环保服务“不打烊”在杭州“生态智卫”应用场景——环保智管服的精准提醒下,杭州富阳飞皇纸业有限公司及时完成了排污许可证续证手续,有效规避了许可证过期风险。
这是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坚持数字赋能整体智治,实现环境治理效能整体跃升的缩影。伴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提档加速,浙江构建起“1+5+N”的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架构体系,并通过打造“生态环境在线”综合集成应用,推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现新变革。去年,综合集成应用中的“浙里无废”数字化综合应用实时监控危险废物转移近54万批次,并与省交通运输厅“浙运安”系统、省卫生健康委“智慧医疗”系统实现连通。
数字化改革撬动生态环境治理深层次、系统性变革的同时,各项改革举措也在协同并进。
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机制迭代深化。出台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落地见效评价奖惩管理规定,实现问题源头主动发现、一库归集共享、多跨协同整改,完成问题整改2.53万个。
生态环境准入制度集成改革全面推进。印发实施《关于深化环境准入制度改革 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指导意见》,打造多评合一、多跨集成、全国领跑的环境准入管理体系。
如今,在浙江,职能部门通过一块电子屏就可掌握并实时分析全省各地“无废城市”建设总体进展情况;每位个体只需点点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带来的诸多便利。
到2021年底,浙江共核发排污许可证2.2万余张,排污登记39.1万家。全省新增排污权交易6898笔,交易金额5.9亿元;新增排污权有偿使用9368笔,执收有偿使用费11.4亿元。
作者:宗合
来源:今日浙江、浙江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