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美有型,润物无声——《广西日报》报道我校雕塑园落成向公众开放


为庆祝广西大学建校90周年,校园雕塑群现已落成并向公众开放,吸引了大批校友前来瞻仰。12月8日,《广西日报》在第15版刊登了我校雕塑园的相关报道,为公众介绍了园中各个雕塑的具体情况,从老校长到科学家,从大事记到教师群像都逐一囊括。


12月8日《广西日报》第15版


◆  ◆  ◆  ◆  ◆  


下面就随团子君一起来认识西大发展历史上的名家大师吧!

 


马君武(1881-1940) 广西大学创始人之一,首任校长。他深知:大学有如金字塔,师资水平愈高,就能培养出愈拔尖的学生,为此不辞辛劳在全国聘请名师。



 


杨东莼(1900-1979)1950年初到1953年10月底任广西大学校长。在此期间,他转请毛泽东主席为西大题写校名。在全国院系调整中,经过他与其他同志的努力,为广西保住了一个大学本科的建制。



 


李达(1890-1966)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李达南下桂林,受聘于西大,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向青年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广西培养了一批爱国志士和进步青年。


 


陈寅恪(1890-1969) 1942年与西大结缘,任教一年,专授唐史,每周讲课三小时。在西大教书期间,因学术水平突出,他获得了全国部聘教授第一名。



 


陈望道(1890-1977) 1936年6月在西大任中文系主任。在西大期间,陈望道引领很多学生走上了革命道路,还曾发起一场反对“文言复兴”的大众语运动,并取得了胜利。


 


梁漱溟(1893-1988) 1941年4月应邀到西大讲学,在校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后受聘为西大名誉教授。


 


王力(1900-1986) “七七事变”后,王力到西大担任文史专修班的主任。在西大期间,他完成了《中国现代语法》的初稿。


 


李四光(1889-1971) 1938年秋,桂林科学实验馆成立,李四光任馆长,他每周都给西大物理组的同学讲2小时的地质学。


 


陈焕镛 (1890-1971) 著名植物学家。西大在梧州时,陈焕镛应邀任教授并创办植物研究所。


 


卢鹤绂 (1914-1997) 1943年至1945年任西大教授。迁入榕江后的广西大学条件艰苦,卢鹤绂仍然热情培养青年学生。




△梧州立校


1928年6月,广西省政府拨100万银元作为广西大学开办费。同年9月5日,省政府发布第1720号训令,聘任马君武、盘珠祁为省立广西大学正、副校长。10月10日,广西大学在梧州市正式开学。办学之初,马君武校长提出“锄头主义”和“三拼”精神。


△桂林兴校 


1936年9月,广西省府由南宁迁到桂林。同年10月,西大校本部及文法学院迁至桂林良丰西林(又称雁山)公园,从此学校进入桂林兴盛时期。


△西迁榕江


1944年夏,日寇南下进攻广西,广西大学决定转移,辗转跋涉数百里,历经艰险,于11月初抵达贵州榕江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广西大学暂迁柳州鹧鸪江;翌年7月迁回桂林,校本部设在桂林将军桥。


△南宁复校 


1958年1月,韦国清同志在南宁会议期间向毛泽东主席提出恢复广西大学的请求,毛主席答应:“还广西一所大学。”同年6月,新成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复建广西大学,校址选择在南宁市原越南育才学校。10月2日,广西大学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


△教师群像


◆  ◆  ◆  ◆  ◆  

创办于1928年的广西大学迎来了建校90周年庆典。作为校庆献礼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打造的雕塑园,12月7日揭幕,正式向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开放。雕塑园由君武园、大师园、时光轴等部分组成,主要包括马君武、杨东莼等大师级校长雕像,李达、李四光等著名科学家雕像及大事记雕塑。其中部分在建中。


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展现广西大学办学历程、传递人文内涵、传承西大精神的雕塑、雕刻作品,不仅增添了景观,美化了校园,更是这所广西第一学府的文脉象征、精神脊梁。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而要培养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光是传授其知识、锻炼其能力,更要教化其心灵,塑造其人格,引导青年懂得真善美,去寻求和判断美的意义和价值,把个人的成长同国家发展、国家命运有机结合起来。美育正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方法。”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刘正东说,一个人读的书、欣赏的艺术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会深深地影响其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西大校园雕塑可以让师生的思想、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1978级校友蒋钦挥一直致力于广西大学校园文化的整理工作,“最初是出于兴趣,到后来,就感觉到这是一份责任,是时代的嘱托。”他说,广西大学雕塑群的人物形象,也借鉴、参考其整理出版的《广西大学史话(1928-1949)》《历史名人在西大》等书籍,尽力征求亲友和亲历者的意见。他认为,西大历史名人荟萃、人文底蕴丰厚,以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凝固这段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核,可以让更多青年学生了解历史,从中找到文化自信,传承美好精神。


刘正东告诉记者,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说,美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好像没有直接物质化的作用。很多青年学子为过高考、名校独木桥,不得不放弃或顾不上美育,从而缺少美对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培养。回望历史,探究大学者、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不难发现有成就者正是其从小所受的美育、美的熏陶,滋养了他们的精神、性格、胸襟和学养。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倡导美育第一人,曾言“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美育给人高远的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广阔平和的胸襟,丰富的文艺史哲学养,更赋予其深厚的人生感和历史感。钱学森结合自己从小学习音乐美术摄影对自己成长的体会,提出“大成教育”的教育模式。


美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美育工作要做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文化滋养心灵,艺术熏陶道德。我们相信,这些雕塑作品,肯定能给青年学生精神的鼓舞、美的熏陶。”中国美术学院焦爱龙教授告诉记者。为致敬经典,广西大学延请国内多家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一流名家,集中对一个学校的题材倾心创作,竞相比武,各显风采,打造出一批具有一流水准的艺术精品,把广西大学90年的校史文化、当代精神和永恒价值存载起来。


广西大学重视美育工作不止于此。借9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挖掘、整理文化脉络,通过改建校史馆、建科技馆、校友馆,出版图书画册、举办书画摄影展览、拍摄专题片形象片,建设艺术中心和大学生活动中心,增设美育教学模块,增强美育教师队伍,完善对老师和学生考核评价体系,邀请高雅艺术演出进校园,邀请文化艺术界名师作报告等方式,全方位开展美的教育,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得到落实。



公众号改版后,

把团子君设为星标,

才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图片 | 樊道亮

文案来源于广西日报

编审 | 苏小容 


更 多 精 彩



 快来给团子君点个赞吧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