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元芹菜罚款6.6万?下手也太狠了吧!

豆妈 MotherTree 2022-11-08
今早上无意中刷到了一个惊掉我下巴的新闻:

据央视报道,近日国务院督查组接到群众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陕西榆林的一家个体户卖了5斤芹菜后被市场监管部门罚了6.6万元,督查组对此展开调查走访。


处罚决定书认定,因涉案芹菜已售出,无购买者信息无法召回,罗某夫妇不能提供供货方许可证明及票据,不能如实说明进货来源,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涉嫌经营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食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对其做出6.6万元的处罚

官方报道如下:
罗某夫妇经营一家蔬菜粮油店。去年10月的一天,他们购进7斤芹菜,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取2斤进行抽样检查,一个月后他们接到了检验报告,说这批芹菜检验不合格。剩余的5斤,夫妇俩已经以每斤4元价格售出,被市场监管部门罚了6.6万,国务院督查组对此进行了督查。

我看这个报告觉得这个时间点也很有意思:一个月后收到的检测报告——难道要把芹菜留在家里一个月再买吗?一个月了,不卖出去才怪,而且就算找到买者,人家买回去也都吃了呀,不吃一个月也烂了。

关键这还不是个案,督导组在查阅榆林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以来食品类行政处罚台账发现,针对小微市场主体的五十多起处罚中,罚款超过五万元的就有二十一起,而他们的案值只有几十或几百元。

我们不禁要问:
这个检验报告是不是也忒慢了点?
这罚款力度真心了得啊,谁给了他们的权利?
还有这种情况存在多久了?
还有多少地方在进行着这样的罚款呢?
这和明抢有什么区别呢?

一个小商贩,6.6万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有没有换算过,这得卖多少芹菜才能赚回这罚款的钱呢?


其实不管是个体户还是大企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必须予以重罚,这肯定是没有错的。我个人也一直认为对于知假售假者,就应该罚他个倾家荡产。但是,罚款并不是随意而来,核心是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

而且对于陕西这个市场监管部门,出发点真的也让人心生怀疑:把罚款重点放到个体户身上去了,这真是纯粹是欺负老实人的。有精力,去啃几个硬骨头去,不要欺软怕硬!


而且芹菜质量是否过关,说实在的,卖菜的能把关吗?难道每个卖菜的都要拎着检验仪器去进货吗?连卖菜的都要做个斜杠卖菜,还要会检测产品是否合格吗?不应该去查货源地吗?如果人家是从合法渠道进的货,那这些不合格的芹菜是怎么上市的呢?

农民其实是最辛苦的群体,尤其今年碰到高温和干旱,这农活不好干不知道这些检查部门知不知道。如果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去支农,下乡跟着人家做做。或者也跟着卖上几天的菜,看看从进货到卖出是付出了怎样的辛苦,最后的利润有几何。不要伸手就是罚,开起罚单就像人家的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如果每个卖菜的,都提心吊胆面临这样的检查部门,面临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规矩这样的罚款,那谁还敢卖菜呢?

因为疫情影响,其实对整个国家的冲击是蛮大的。这个时候不是更应该创造出好的就业环境,好的经商环境,让老百姓赶紧干干干的抢回损失吗?这种骚操作,真的让人无语了。

这是反映上去了,也终究被看到了,所以国务院督察组下去检查了,但是也不可能每个地方都指望国务院派人下去检查吧,也不可能每个反映都有个督导组下去核实检查。那如果没有督察组,那么这六万多的罚款,还有机会让大家都看得吗?那这些胡乱罚款的人,后续是怎么处理的呢?

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十六督察组成员陈晓:执法不能只讲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在维护好市场秩序的同时,也要为小微主体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事件的后续进展。


文后想做个小调查,我中了三张上海市政府发的消费券,今天用了后果然做了抵扣。本来我还以为这次中奖面很广,没想到群里很多人反馈都没中……顿觉魔都还是太小气了……所以大家投票看看,究竟覆盖面都有多大。


END



记录我的城记录我的爱

我是豆妈,欢迎关注MotherTree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