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感动人大丨这个冬天因为有你们而不再寒冷

2017-12-13 校团委 中国人民大学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校园」出品



编者按

感动是一种能力,是我们心底最温柔的一道风景

感动是一种认可,是我们内心最深切的一份追求

 

昨日,中国人民大学第五届“感动人大”十佳志愿服务项目评选展示暨“中国人民大学久谊志愿服务奖”评选会在八百人大教室举行。评选会上,15个入围项目依次上台,通过情景剧表演、志愿服务活动再现、视频图集展示等多种形式对各自的项目进行全方位介绍,部分项目还邀请受助者来到评选会现场,共同讲述志愿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动人故事。本期,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十个项目,看看这份属于人大人的坚守与感动。



听听他们的故事

中国人民大学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服务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服务项目始于2012年,由新光平民发展协会发起和组织开展。项目着眼于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社会结构性问题,以“探索大学精神,实现平民梦想”为宗旨,立足人大,链接校内外资源,通过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生活服务,力图构建工学携手的文化社区家园,发掘工友的文化创造主体性,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民情怀。


自2016年转型以来,项目以工友需求为导向,形成了丰富的活动内容体系,以文艺队、运动队、电影放映为常规内容,以晚会、夜校、义诊等活动为非常规内容。项目开展至今,服务校内外来务工人员上千人,吸引了三百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在校内外均形成了良好的反响。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中国人民大学是全国首批组建研究生支教团的高校之一。自1999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启动以来,已经组建了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先后在8个省份、10个地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扶贫支教工作,共派出志愿者293名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打造形成了以“人大·情暖”系列微公益活动、“人大梦·西部情”优秀青少年游学项目、“人大·微爱”守护行动等为核心的支教团特色公益项目体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先后募集资金捐建教学楼1座,实验室3个,电脑教室5个,图书馆7个,校园广播台15个;捐赠电脑200余台,图书40000余册,资助贫困学生2000余名,发放各类奖助学金60余万,直接惠及上万名贫困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诉讼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诉讼服务志愿项目是法学院党委、团委支持建立的、全国唯一涵盖最高人民法院至海淀区人民法院的高校法律援助合作项目。


该项目分别在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大厅、海淀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开辟固定值班点,每周工作日向各值班点派出志愿者,除节假日外全年不间断值班,运用专业知识无偿接待需要法律援助的社会弱势群体当事人,通过法律咨询、引导代书、诉讼代理等形式协助其依法解决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项目实施以来的成果卓著:仅近五年,该项目累计派出志愿者约6000人次,协助当事人挽回近百万元经济损失,成果集结出版为普法丛书。项目曾多次受到国家级媒体报道,获得多项荣誉,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充分展现人大学子“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崇高追求。


中国人民大学朋辈心理咨询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朋辈心理咨询项目是全国高校领先的以“同龄人互助”为理念的校园心理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于2011年11月23日正式运营,目前在学生宿舍品园三楼、品园六楼、知行四楼、北园五楼开设了朋辈小屋,每晚7-11点为在校学生提供有效专业、免费保密的心理咨询服务。朋辈小屋受益群体广泛,六年来共接访1104人次。项目还承办了年度大型校园心理委员培训活动,与各学院、组织合作,通过校园心理工作坊、团体训练营等方式,帮助同学们了解心理知识、缓解心理问题,累计服务2500余人;除此之外,项目还在校园内举办了30余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心理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超过2000,有效地向广大同学传播了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传递人文关怀与温暖


综合安全知识宣教项目

综合安全知识宣教项目依托于中国人民大学应急志愿服务队。应急队作为全国首个高校应急队伍,是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保卫部(保卫处)和学生工作部(学生处)联合指导成立的安全知识技能宣教团队。从2014年建队到现在,队员由最初的32人扩大到如今将近百人的规模。目前应急队设一名队长,队长之下设三名副队长,分管作训部、宣传部和办公室三个部门;每个部门下设若干部长。综合项目由开放式培训、组织体验和演练等内容组成,其中安全教育馆每学期承接参训人员超过2000人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超过60次。未来,应急队将继续致力于探索适合高校具体情况的安全教育模式,并主导建设高校安全教育联盟让安全知识技能惠及每一名大学生。


“心语”曙光助残项目

“心语”曙光助残项目成立于2005年,由社会与人口学院组织“心语”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运营管理。曙光项目以服务残障为基点,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帮助心智障碍者,通过陪伴、玩耍和游戏等方式,开发其个人潜能,恢复其社会功能,为其更好融入社会提供平台。自2009年步入正轨以来,曙光项目在专业化、职能化、深入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我们努力将社会学的专业优势和社会工作的方法指导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为心智障碍者提供精准化服务。


截至目前,曙光项目的志愿者累计600余人,受助对象超过1000人,覆盖北京朝阳、海淀、东城等多个区县。曙光项目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活动,已形成包括奥森徒步、游园、快乐活动营等常规活动,受到服务对象及其家属的广泛好评。


“华龄颐养”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巷口阡陌春晖照,檐下窗前老人语,潺潺如水声。


有这样一群老人,古稀之年却没有亲人的陪伴;有这样一群青年,带着笑容走进老人的小屋,将温暖留在老人的心间。老人的故事絮叨了一遍又一遍,志愿者们的手被拉着一次又一次,欢乐的笑声传了一年又一年。助老,是他们共同的心灵港湾。


“华龄颐养”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是财政金融学院分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北京市华龄颐养精神关怀服务中心合作组织的一项长期志愿活动。该项目自2013年开办以来,累计参与人员高达5200余人次,服务时长已逾16000小时,共帮助老人50余名。志愿者们通过定期上门聊天等直接交流方式关怀社区空巢老人的心灵,向他们送上温暖,受到众多老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绿色成长志愿服务项目

绿色成长志愿服务项目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主办、自强社承办的致力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主要包括绿色通道志愿服务和绿色成长支持计划两大内容。


绿色通道志愿服务主要包括开通暑期咨询热线、项目筹划、志愿者招募与培训、迎接新生和召开总结大会五个阶段绿色成长支持计划包括中秋家宴、朋辈帮扶、励志成才看世界和薪火相传四大系列主题活动。


截止到今年,绿色成长志愿服务项目已帮助万余名人大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同时绿色成长志愿服务项目组也在不断的完善活动细节,为莘莘学子提供更好的服务。


计算机协会“蓝天”电脑义诊

2009年起,在信息学院分团委的指导下,计算机协会结合自身特点和广大学生的需要,启动了“蓝天”电脑义诊项目,每周三下午在校内定点开展,风雨无阻。义诊项目是人大第一个理工类志愿服务项目,继承并脱胎于计算机协会1992年成立时组织的“计算机普及讲堂”。8年来,计算机协会培养了上百名技术骨干,累计服务师生达2500人次,获得老师与同学的一致好评。此外,参与义诊的同学还会不定期发送“技术贴”,内容涉及硬件维护,软件管理等,累计阅读量达20000+,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大。


“蓝天”电脑义诊项目以计算机协会为依托,充分发挥社团自身的组织优势,调动参与同学的积极性,并致力于培养参与学生的志愿服务及团队合作精神,将培养学生和服务校园的理念落到了实处,学以致用,回报学校。


江苏宿迁洋北镇第四小学“筑梦”夏令营

江苏宿迁洋北镇第四小学“筑梦”夏令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从2014年第一期开始,迄今已成功举办4期,支教对象百余人,参与志愿者近50人。教学效果受到了对象学校的大力肯定,连续几年受到宿迁市电视台的专访,教学体系逐年完善、创新和发展。在2015年“悦读”主题夏令营中,商学院组织向学校捐赠了一批图书,成功帮助学校建立起第一所图书馆,至今已很好的投入使用


2017年夏令营首次引入“筑梦”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以“启发式教学”作为核心理念,旨在引导学生找寻并追逐自己的梦想。而项目具体则通过“人文地理课堂”、“文学品读课堂”和“影视鉴赏课堂”的三部曲来实现帮助学生“筑梦”的愿景





听听他们的心声


获奖感言

新光的项目能获得一等奖,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准备时间仓促,从接到通知、讨论形式、写剧本到联系工友、排练、演出,总共只有短短的五六天而已。但是工友们都非常热情、认真地参与进来,他们自己修改了台词,思考怎么呈现最好的效果。听到我们荣获第一时,北区的邹叔叔流下了开心的眼泪。阿姨们说这是她们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对新光六年以来的努力的一个莫大的鼓励。新光会一直坚持心为平民的底色,携手工学,继续前行!


——中国人民大学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服务项目

经济学院2015级本科生 陈可欣

我们在台上,讲述着我们已经写下的故事的时候,本年度,27位人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依旧在祖国的西部,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这是爱与责任的接力棒,是一代又一代人大支教人的传承。这些故事是一群人的心声,是近20载人民大学每一名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支教人、教育者共同的青春与激情。这些故事是一代人的理想,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走进支教、践行责任,用青春的肩膀勇担民族重任,让青春的星火散落在祖国的大好河山。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国际关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谢天舒 

非常荣幸能获得感动人大奖,学校和各方的支持与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微小的。社会不平事繁,凄苦境遇人多,所幸的是,身为一名人大法律人,选择成为一名人大法援人,在诉讼服务中,我们能在这段路上并肩携手,用自己的力量,捍卫他人的权利,守住正义的底线,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志愿者,唯有亲身参与,才能真正坚定自己关于法治、关于公益、关于援助的信念,才能真正守护心中最重要的东西。在今后,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我们将以荣誉不断鞭策自己,更加坚定地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


——人大法律援助中心诉讼服务志愿项目 

法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王书画 

六年来,朋辈心理咨询项目一直在校园内默默点亮着一盏盏温暖的灯,等待需要倾诉的同学,这是我们第一次登上学校的舞台进行展示和评奖。真的非常感激学校的认可与支持,这对于我们所有项目成员在传递关怀的路上继续前行是一针强心剂。还要感谢学生处的大力支持,感谢校心理健康中心老师的辛勤培养,感谢朋辈成员们的无私付出,感谢同学们对朋辈的信任,我们会更加努力,在校园内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消除大家对心理咨询的误解,举办更多有趣实用的校内活动与工作坊,丰富线上宣传方式。也希望能有更多同学愿意加入朋辈,被情绪困住时鼓起勇气走进朋辈小屋,相信人大校园会因为我们的倾听、理解与包容变得更加温暖。再次感谢!


——朋辈心理咨询项目 

经济学院2014级本科生 杨珂 


评委感言

“感动人大”这项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大学生公益精神。举办这项活动,能够鼓励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其奉献精神和担当意识,而这些正是我们当下所处的这个时代所大力倡导的。同时,从项目的展示环节可以看出,每个项目的组织者都经历过长期的扎实工作和精心筹备,呈现内容详实,每一位项目成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成长和喜悦。当前,我从事的是和老年人接触的工作,因此这些项目中令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华龄颐养”助老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陪伴空巢老人,为他们送去温暖,这在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显得尤为难得。希望这个项目未来能够更加规范化,吸引更多同学加入进来,一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大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离退休工作处处长 纪红波

参评的项目展示都很精彩,同学们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从项目的展示中,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更是日趋多样 59 43493 59 25773 0 0 4541 0 0:00:09 0:00:05 0:00:04 4694。每个项目都能够结合学科特色,成体系,可持续,志愿者们参与热情高,专业化程度高,服务范围也有一定的覆盖度,能深切感受到同学们对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效果做了大量的努力,创新和提升,有一定的思考和影响力。希望我们的志愿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同学们参与其中,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通过志愿服务弘扬奉献精神,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 校友会副秘书长 陈虹百

感动人大评选是一个人大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最佳实践的展示平台。展示的15个项目里,有的走出人大校园,关注贫困地区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通过支教、书信往来、定期看望等方式践行志愿服务;有的则把眼光放在校内,修电脑、做心理咨询、让人大学生与后勤工作人员这两个曾经“并行”的群体产生美好的交集。我最欣赏的是人大应急志愿者服务的理念和实践。以自助助人的精神,让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之外培养自救互救的能力,情怀可嘉,效果可期。


——劳动人事学院职业开发与管理系教师 于坤


大众评审感言

展示画面中,山区的孩子、独居的老人、外来务工的人员、情感受挫的学生,都在人大学生发起的各种公益活动中得到了帮助,露出了最美的笑颜。感动人大活动让我认识到一群乐观坚持、默默付出的人大人,也让我了解到社会上各类亟需得到关注和帮扶的弱势群体。温暖是这个活动送给我们的礼物,而作为回报,我们应该将这份温暖和善意传递出去,传承奉献的精神,创新公益的形式。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一点一滴中,将小小的善意坚持下去,帮助更多的人,感染更多的人!


—— 教育学院 2017级硕士研究生 李雪

感谢人大有这么多无私奉献的志愿组织,我为自己是人大人而骄傲。感谢人大组织了这次评审活动,让我们在北京凛冽的冬风中感受到爱的暖意。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个登台展示的新光平民发展协会,他们的活动让我切身体会到:中国人民大学不应该只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的大学,更应该成为中国人民的大学。我们要想成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只学习书本知识拿到优秀的学分绩是远远不足的,更要扎根实践、扎根社会,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尽可能地帮扶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做一名心中有大爱、身上有大才的当代青年。


—— 国学院 2014级本科生 胡小鹄

看完“感动人大”评选会,第一是感动,第二是受鼓舞。感动于那么多的同龄人心系社会,心系他人,以知识为纽带,以热情和爱心为助力,并且都做出了特别特别好的成果。我本身也是一名志愿工作者,在做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也曾因为很多困难而退却——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找不到好的志愿项目……现在我觉得,所有的十五个项目都是对我巨大的鼓舞。只要用心去做,总会有人看到,只要能传递哪怕是那么一点点的正能量,所有的努力就不会白费。


——新闻学院 2016级本科生 陆安娜


观众感言

观看完第五届“感动人大“晚会,我深受感触。晚会共有十五个志愿服务项目,涵盖志愿服务项目种类较多,有支教类、助残类、社区关怀类等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晚会最后一个展示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服务”,志愿者同学们服务后勤集团的工作人员,教授他们文化知识,艺术舞蹈,并为他们搭建舞台,展示才艺,让工友们在工作之余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自娱自乐,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后勤集团的工作人员平时为我们服务很辛苦,我觉得我们能在他们工作之余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务真的很棒。


——公共管理学院 2015级本科生 程路

观看完“感动人大”十佳志愿服务项目评选中的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使我深受感动,他们中有的开展长期支教项目,让身处大山深处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含义;有的无偿提供法律援助,一边做着法律的捍卫者,一边做着法律的传播者;有的关怀学校里经常被我们忽视的务工人员,设立课堂,无准入门槛的向每一个人传授知识……形式多种多样,面对的群体也不尽相同,但是带给我的都是感动与温暖。作为一名校青协志愿者,看到有这么多热爱公益事业的同伴,这么多感人至深的志愿故事,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志愿者要行为精英,心为平民的宗旨,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国际关系学院 2016级本科生 李梦姗

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收到人大的哥哥姐姐们寄来的书会有多么开心;心情不舒畅的时候走进朋辈小屋畅聊倾诉,出来又是多么放松坦然;爷爷奶奶们和同学们一起打太极,唱歌,会感到多么幸福啊。十五个展示项目是人大志愿服务精神的缩影,它的背后是人大人立志成为国家表率、社会栋梁的责任担当,是人大人为建造更美世界做出的不懈努力,是大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期许。志愿者们用爱拥抱社会,用爱温暖人心。


——劳动人事学院 2017级本科生 肖雨 



背景介绍


“感动人大”十佳志愿服务评选活动由共青团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自2007年启动至今已举办五届。活动立足学校服务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多年来挖掘出了大量精品公益项目,展现出人大学子特有的人文情怀与志愿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久谊志愿服务奖”由中国人民大学1991级校友于2017年设立,旨在支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的高效运行,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推进具有人大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人大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水平。


编辑:思宇 书慧 曹逸飞

设计:黄筱晴


特别支持:校团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