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弹、去跑、去唱~青春就该这个范儿!

请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 2019-05-24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青年」出品



编者按


在这方无限可能的校园里

总有人用“高超武艺”

将生活妆点成五光十色的模样

创造出另外一番惊喜和诗意


你还记得哪些“人大高手”?

这是最近的三位

篆刻、绘画、泡茶

(点击上方蓝字,回顾推送)


琵琶、中长跑、唱歌

这些在舞台和跑道上挥洒青春汗水的人大人

会创造怎样的精彩?

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齐纪元:琵琶为伴十三载,一弦一柱思华年

01


“抱金槽、慢捻轻抛,柳梢莺妒。”统计学院2017级本科生齐纪元学习琵琶已13年。小学时,妈妈为了帮助女儿改掉唱歌跑调的问题,同时能有“一技之长”,就让她学门乐器。前期的学习中,齐纪元能坚持下来也得益于妈妈的督促,她笑道:“大家常说孩子小时候学东西都是靠家长在坚持,这句话就是我的真实写照。”


初中之后,齐纪元开始在音乐中咂摸出快乐与成就感,对每一节琵琶课都充满期待。



从“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到“羽调六么弹遍了,花底灵犀暗度”,琵琶灵动的身影在古诗词中并不罕见。齐纪元很喜欢吴厚元先生创作的现代琵琶独奏作品《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


“这首曲子是大家熟悉的诗作《琵琶行》的音乐化作品,细细品味,十分有趣。如果用音乐表达这首诗,你会怎么谱写呢?”齐纪元娓娓道来,“怎样才能用音符表达出秋风瑟瑟的哀凉,如何才能用乐器取代文字来诉尽心中无限事,‘四弦一声如裂帛’和‘间关莺语花底滑’又应该是怎样的对比?这些问题都是我在听这首琵琶曲时喜欢反复品味和思考的问题。”曲子流畅自然,又能隐隐感受到音符后不向命运低头的韧劲,哀而不伤。


因为十分喜爱这首曲子,齐纪元自己用琵琶弹奏录制过这段,妈妈还用它当了好几年的电话铃声。



齐纪元是人大民乐团的一员,在这里,她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曲子,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获得了不少舞台机会。八十周年校庆晚会、北京市和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民乐团专场演出……捺带弹挑、玉珠走盘,琵琶声是她从小学到大学的青春旋律。“民乐团里有很多学习好技能强的师兄师姐,他们仍在世界各地,用不同方式坚持着对音乐的热爱,他们一直是我的榜样和动力。”



通过琵琶,齐纪元对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产生了更多的关注与兴趣。视频平台上,有些专攻民族音乐的博主、up主会对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并用民乐器演奏,一些小型传统音乐乐队也逐渐出现。


“看到传统音乐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传播主体和受众越来越广泛,喜欢传统音乐的人也越来越多,作为一名民乐的学习者,我觉得很开心和自豪。”齐纪元表示,“希望自己也能为传统音乐的传播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黄子阳:若遂千里志,追风到天涯

02


在新生运动会、校运会上斩获八个金牌,一个银牌,运动员得分合计57.4分,商学院2016级本科生黄子阳是目前学校得分最高的普招生男运动员。


将多个中长跑比赛的冠军收入囊中,黄子阳把原因归结为“家庭影响”。他的父亲年轻时,在全县越野长跑比赛中名列前茅,姐姐是大学运动会10千米的冠军。从小在喜欢运动的父母的陪伴与熏陶下,黄子阳也乐在其中。上高中之后,黄子阳发现自己在田径上比同龄人要好一些。“因为做的好,所以更喜欢。”黄子阳笑道。



有人将跑步视为健身方式,有人通过跑步来缓解劳累与压力,对于黄子阳而言,跑步是一种竞技活动。单纯的跑步让他感到枯燥,所以并没有固定的跑步习惯,只是在健身时训练下肢力量。但需要为院出征的时候,他会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调整身体状态。


除了在学校大大小小的中长跑比赛中屡次夺冠,他还曾通过测试跟随校长跑队前往广州参加比赛。青葱岁月里,他用自己坚定的双脚,踏破每一米的征途,用自己不屈的汗水,刷新自己的每一秒记录。


中长跑是一项十分考验意志力的运动,一个简单的动作重复千万遍,将自己的身体逼至极限,然后抵达新的平衡,继续迎风奔跑。


“长跑给我带来的是不服输、拼到底的韧劲。”黄子阳起步时总是会比别人慢一拍,一开始往往会落后别人,但他到最后都能冲到前头,除了理性的体力分配,还靠着一股韧劲儿。“平时生活中也是这样,面对一些竞争,我从来不怕落后,只要谋定而后动,我相信一定能够迎头赶上!”


黄子阳参加长跑比赛

并代表运动员宣誓


快与慢,虽对立但也统一,都是漫漫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小桥流水,是缓慢的诗情画意;惊浪滔天,是速度的激情澎湃。在运动中“快”的黄子阳,在生活里也有“慢”的一面。“每做一件事都比较喜欢精雕细琢,很多事情都要想清楚、想明白了才会开始,所以就导致很多时候做事情都比较慢。”徐疾有致,才能在流动的时光中安稳从容。


皓裬:歌声缭亮遏行云,一曲请君侧耳听

03


大一刚入学的哲学院2015级本科生皓裬在面试了话剧团一周后,“莫名”收到了来自合唱团的招新短信。面试、通过、成为合唱团的一员——至今已三年有余,当年的机缘巧合似乎使得之后的一切都顺理成章。回忆起这段缘分,皓裬认为应该是当时在话剧团的招新表格上写了“爱好唱歌”,便被推荐到了合唱团。


其实,皓裬与唱歌的缘分自小便有。小学时她就参加过学校的合唱团,再加之“妈妈也喜欢唱歌”,因此皓裬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经典、流行乐曲,“喜欢的大部分还是叙事抒情的歌”。


在大学生活中,皓裬曾在2016年作为人大合唱团的队员参加了北京市大学生音乐节,赛中有一首曲目叫《Temen Oblak》,中译名为《黑云》,这首歌的外文歌词记忆难度大、节奏的把握也很不简单,但合唱团最终成功地演绎了出来,并一举拿下金奖。这首歌曲给皓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致使“和当时参加比赛的朋友们现在还会经常唱起它”。


皓裬与合唱团团员们的合影


无独有偶,两年后的2018北京市大学生音乐节,皓裬作为合唱团的领队,和同学们一道在清华大学参加了三场比赛:重唱小合唱、人声乐团、大合唱。彩排结束合影时洒在音乐厅台阶上的阳光,在不熟悉的校园中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在化妆间萦绕的歌声……一切都让她印象深刻,皓裬笑着总结道:“很开心能拥有这些细节的记忆片段。”


皓裬喜欢合唱,和声“在某些时刻是可以唱进内心的”,可以让人产生“很欣慰的感动”,给人一种被集体包裹的安全感,在唱歌的时候“会受益于这种勇气和信心”


除了唱歌,皓裬也开始了“一件完全外行的尝试”——做指挥。第一次做指挥是在2016年的“一二·九”合唱音乐节,她认为自己“怎么看怎么别扭”,只能在气口和节奏方面争取不出问题。2017年的“一二·九”她同样担任指挥,她谦虚地评价自己“幸好有所进步”。皓裬认为,合唱与指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指挥作为合唱团的核心人物,需要把控全局、调动队员情绪,还要和钢琴伴奏不断磨合,最后才能呈现出一部具有艺术鉴赏价值的作品。因此她在业余时间也在学习合唱指挥技能,从而“更好地完成一个合唱团员的职责”。


做合唱指挥的皓裬


除了合唱,皓裬对流行音乐也很青睐,她认为声乐表演注重的气息、音准、节奏、情感都比较基础,不区分唱法和表演形式,因此自己在合唱中受到的训练对演唱流行歌曲也有很大助益。


与皓裬比较相熟的朋友都知道,皓裬还有做表情包的爱好,“有趣”也是皓裬的性格标签之一。她将这种态度延续到了音乐领域,认为“音乐本身就很有趣”。谈及音乐可能有趣的方面,皓裬如数家珍:作品的名字背景充满故事感、节奏奇特有趣、和声华丽闪光、歌词精雕细琢等等。


但要说唱歌中最有趣的,还要数那些“一起唱歌的人”,一群音色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的人,却能在合唱中保持一种和谐的氛围。对此皓裬表示:“在这种和谐里获得快乐,互相成为彼此很珍视的朋友,就是最有趣的事。”



尾声

各位小伙伴有什么绝技呢?你的身边隐藏了哪些身怀绝技的人大人?欢迎在评论中分享哦~下一期的主角也许就是你!



采写 编辑:王余紫萱 董子琦 林洁

图片:受访者提供

设计:月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