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70载,不忘初心再出发——深圳气象70年发展系列之观测篇
猜猜上面两个图片中的物品分别是什么?
那是”通讯靠吼“的上世纪80年代的三防用雷达对讲机和气象预警接报机。现在看着很low的设备却是当时的“高科技”,在当时气象防灾减灾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70年沧海桑田。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深圳市气象局的观测设施建设,管中窥豹,以破解深圳气象70年发展的密码。
01
1952-至今
陆地:
编织精密监测大网格
从1952年深圳市气象局成立到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深圳市只有位于罗湖区蔡屋围气象观测基地的一个观测点,就这一个点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为深圳不间断地提供云状云量、能见度、天气现象、气温、气压、大气湿度、风速风向和降水等基础气象数据服务。
△ 上世纪80年代自动观测仪
△ 上世纪80年代气象观测风向杯
△ 上世纪80年代遥测雨量计
△ 90年代的自动气象站建设
1990年,深圳市气象台自行研制的Ⅰ型自动气象站,建成“深圳市三防雨量监测网”,深圳气象监测建设由此驶入快车道。
1993年建成大亚湾核电事故应急系统气象自动监测网;1997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45个自动气象站,率先建成全国首个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网,每小时观测一次雨量、风向、风速和温度四个气象要素,标志深圳气象探测在“面”上的部署拉开了帷幕;2006年,开始建设新一代区域气象观测网,增加核心城区和天气敏感区观测站密度,新建了60多个区域气象观测站。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246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覆盖全市78个街道(含深汕特别合作区4个街道)。区域气象自动站作为城市气象探测的重要载体,在设备探测精度方面,2005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从小时观测提升至分钟观测,2018年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探测精度达到秒级观测。
△ 深圳综合气象观测布局
除区域气象观测站外,深圳还部署建设了2个大气成分站、2个太阳辐射观测站以及闪电定位、通量观测、温室气体、生物舒适度和微波辐射等气象探测设施,进一步完善地面气象观测各类要素的采集和数据服务。
02
1986-至今
空中:
“天眼”24小时守护
天气雷达是超大城市灾害性天气精细化监测的重要设备,深圳天气雷达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代常规711气象雷达(1986-1994)为模拟信号雷达,探测距离最高为300公里;第二代数字化气象雷达(1994-2000),探测精细化程度较第一代气象雷达明显提高;第三代单偏振多普勒气象雷达(2006-至2018年),探测范围为460公里;第四代双偏振多普勒气象雷达(2018-至今),是国内最先进的双偏振多普勒气象雷达。
截至2022年6月,建成2部天气雷达、4部风廓线雷达、2部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1部气溶胶激光雷达,与246个区域气象自动站、高山站、高层楼宇站共同搭建起城市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站网。
(左右滑动)
△ 图1:深圳综合气象观测基地
图2:现代化观测设施建设历程
03
2006-至今
海洋:
护航海洋经济开发
海上气象观测是海上气象预报的工作基础和模型分析的数据来源。2006年,深圳在离海岸200多公里的“流花石油平台”(东沙群岛附近)安装了第一个海上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精度为1分钟,数据传输精度为6分钟,通过北斗卫星实时传回观测资料,提高了深圳海洋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截至2020年我市建立了14个海洋自动气象站,组成了南海台风监测的第一道前哨网,有效地弥补当前海洋气象监测和服务短板,为进一步开展海上灾害天气监测(大风、海雾等)、海上气候风险评估和船舶气象导航服务夯实基础,从而实现从沿海向近海、远洋服务的延伸跨越。
(左右滑动)
△ 深圳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70年的发展,尤其是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气象观测已经从原有的单一圈层的地面观测,发展壮大成采用了直接观测、遥感遥测,地基探空,垂直廓线等观测手段的观测业务,涵盖了雷电探测、多种下垫面温度检测,太阳辐射、大气成分、温室气体,气象全景实时观测,GPS水汽等多种要素的观测业务。初步构建了一套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现代气象监测体系,该体系由灾害天气、城市气候、环境气象、海洋气象和社会气象五张子网组成。
台风、西南季风引起的强降水以及冬天冷空气是影响深圳的主要天气系统过程。截至目前,深圳观测已经构建防御台风、西南季风、冷空气的气象观测“三道防线”。
2019年1月深圳成功入选国家级气候观象台,成为全国24个观象台之一。2020年申报成为“中国百年气象站(50年)”。“国家气候观象台”的建立和“中国百年气象台站”的认定为深圳气象观测今后更好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将在立体、多圈层的气象观测领域持续发力,为全力做好为气象预警预报服务提供观测技术支撑、为城市安全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决策服务支撑、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态气象服务支撑。
△ 智慧观测-三层网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