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丨新中考后“四校”怎么招?名额怎么分配?
近日上海新中考政策,市教委又发布了“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的补充说明,有关四校八大招生情况,以及艺体生的各种情况,引起了适龄家长的热议,甚至部分家长为此忧虑重重。
那么新的说明,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对未来中小学的方向又会有着什么影响?甚至是孩子还在幼儿园阶段的家长,不妨也来关注下,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早作打算。
首先我们看看这次中考改革对中小学的影响:
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适用对象不同,具体是怎样的?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从2017年入学的六年级学生(即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读的初中六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这届学生不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从2018年入学的六年级学生(即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读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从这届学生开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招生录取改革全面实施。
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读的初中七、八、九年级学生不受本次改革影响,基本按照原有考试和招生录取总体要求实行。
新政前四校招生途径
新政后四校招生途径
对于家长关心的“四校”,细则中明确,“四校”将65%的招生名额分配计划分配到区,其中20%分配到相应区的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其余的80%分配到相应区的所有学校。
四校名额分配:20%给不择生源的初中
根据新中考改革方案有关规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办法包括:自主招生、市实验性示范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种招生办法。
其中,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要覆盖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三种招生办法,其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占各校招生计划总数的65%。
从近年数据来看,民办初中考进“四校”的比例较高,所以此次细则要求必须保证用于分配的名额里有20%投放给不选择生源的学校。这既保证了“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有一定的探索空间,又保证了所有学校的初中学生都享受相对公平的入学机会。
1. 拿出总招生计划中的65%用于分配。
2. 名额分配到区。
3. 在这65%的名额中,其中的20%(总计划数的65%再乘以20%,即总计划数的13%)分配到相应区的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校内竞争;其余的80%(也就是65%乘以80%,即52%)分配到相应区的所有学校,区内竞争。
4.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不选择生源”暂且理解为公办初中的话,也就是说,四校的总招生计划中,有13%必须分到公办,另外52%则由公办民办一起竞争。不过“不择生源”不能简单等同于公办,这个我们下面会讲到。
“四校”的公办生源主要来自:市北理、延安理、市西理、复旦二附中等公办特色班或特殊公办学校。严格意义上这些不属于对口公办,而真真对口公办进入“四校”的少之又少。
新政后,以“上中”为例,上中本部每届约400人,400×13%=52。
因此有一个班以上的学生来自各个对口公办校内的顶尖学生,公办初中进入“四校”人数增多。
对于中小学来说,“名额分配”新规的主要影响为以下三点:
1、“民办、公特”降温,对口公办初中不断加强
这次政策补充全方位体现出“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强化对口公办、强化郊区初中;弱化顶尖民办、弱化公办特色班等等,不仅为”民办热”降温,也为“特色班”降温。
2、初中校内竞争增强
补充政策传递出一个重要讯息:即使身处普通公办,也能通过努力进入四校,并且概率将不断增大。因此校内竞争不容小觑。
3、郊区升学优势提升
以往,部分郊区进入“四校”及分校的人数极少,例如奉贤、金山等。新政后,当部分郊区划为“四校”本部和分校的相应区后,按照“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招生人数势必会有不小的增加。
身处郊区的家长可以多关注身边的好学校,跨区住宿读民办的必要性降低。
1. 四校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必须覆盖全市16个区。
不管你住徐汇还是崇明还是浦东还是静安还是嘉定……反正你所在的区一定会被四校名额分配覆盖到。
以往可能部分郊区进入四校及分校的人数较少,但此次政策全方位体现出“教育公平”,不仅要覆盖名额,更有助于强化郊区初中。
2. 四校可以统筹使用本部和分校的招生计划。比如,交大附中在嘉定有分校,那么在名额分配到区时,原则上可以不把本部的名额分配到嘉定。
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分校所在区已经可以招很多人了,没有必要再到本校名额分配里占一块。
“四校”目前的分校情况:
上海中学本部在徐汇;同时在浦东有分校;
华师大二附中本部在浦东,同时在闵行有分校;
复旦附中本部在杨浦,同时在青浦和浦东有分校;
交大附中本部在杨浦,同时在嘉定和闵行有分校。
3. 分配到区怎么分,这要根据各区实际报考人数、各高中学校住宿条件等因素来综合决定。
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原则上不得集中分配到个别班级
根据细则,“八大”等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拿出50%—65%的招生计划,由市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分配到有关区和初中学校,其中的70%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以下简称“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并逐步扩大比例;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的30%分配到有关区(以下简称“名额分配到区计划”)。
首先,从分配对象来看,按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凡采用对口入学(主要指户籍对口和学校对口)、摇号入学、不挑选学生的学校,均可视为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向对口入学、摇号入学、统筹入学的学生分配。
可能有人要问, 为什么四校是直接65%,而其他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则是50%-65%呢?
其实,有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能有足够的时间,让大部分公办初中能够不断提升办学质量,让初中的发展能与名额分配的政策相衔接。
名额分配到区计划中的90%—95%分配到外区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到区计划中的90%—95%分配到外区,其余分配到本区,具体比列将根据当年城乡教育发展状况及各区实际情况,由市教委和各区教育局共同商定。
比如,建平中学原先名额分配到区时,可以分给黄浦、静安、徐汇……但按规定不能分配给浦东。
而此次中考改革后,也可以有5%-10%的名额投放给浦东了。
则原本浦东的部分民办初中学生,原本只能通过自招、裸考方式进入建平中学,但现在也有可能通过名额分配进入建平中学。
公办初中的学生都能享受名额分配吗?不一定。
这次的补充说明专门对“不择生源”进行了界定:
从分配对象来看,按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凡采用对口入学(主要指户籍对口和学校对口),摇号入学,不挑选学生的学校,均可视为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向对口入学、摇号入学、统筹入学的学生分配。
总结来说,想要获得名额分配的资格,还需要满足以下3个要求:
1.学生须在毕业初中学校在籍在读3年及以上。很明显,此举是为防止个别学生在民办初中读几年后,最后一年转入公办初中参与名额分配。
2.严格禁止将学生分成“快慢班”。细则还明确规定,名额原则上不得集中分配到个别班级。
3.艺体特长生遵循“政策不叠加”原则。市教委明确表示,原则上按当年度艺术特长生中招政策执行。具体分配方案由各区教育局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总体遵循“政策不叠加”原则,艺体特长生入学后如个别情况出现变化,须通过行政审定,保护好每个学生的权益。
本周末将进行中小学艺体特长生测试,不少家长关注此次补充说明。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到2020年艺体特长生将全部取消 。那么今年、明年中小学的学生,如果考艺体特长生,将面临怎样的选择呢?
这次补充说明规定:艺体特长生原则上按当年度艺体特长生中招政策执行。具体分配方案由各区教育局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
这句话怎么理解?
我们知道,现在上海中考艺体特长生的招生计划不超过总计划数的5%。这部分学生在中考中享受特殊的中招政策,比如降分录取。
比如有的学校给艺体特长生的降分优惠达到10分、15分,可以说已经十分合算了。那如果再叠加享受名额分配到校的政策,对其他学生而言就有失公平了。
所以家长们可以选择,要么走艺体特长生的通道,享受相应优惠。要么走普通学生的通道,享受名额分配到校的优惠。(当然前提是,你所在的学校是不择生源的学校。)
以上中为例。
假如上中要招300个学生,那名额分配的学生占300*65%=195,这195人,其中的20%,也就是195*20%=39人,是要给徐汇区不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将近一个班的学生。
而徐汇总共有27所公办学校,在加上某些不择生源的民办学校,平均到每个学校的名额大概只有2个;剩下的156人,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给上海16个区的所有学校,进行区内的竞争。
这样的做法,有什么影响?
对公办学校的影响:
名额分配给本区不择生源的学校,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这是校内竞争。
这一做法,无疑给小牛蛙,也就是在公办学校成绩靠前的,但是进不了二流民办的孩子一个机会。只要成绩足够好,小牛蛙也有进四校的可能。
对民办学校的影响:
虽然自招占比小,但是我们仔细看,名额分配到外区所有学校,在名额分配上还是占比重大。名额分配到外区,本质上是什么呢?它本质还是区内竞争。
不分民办、公办,一起考试,然后看成绩进行区内排名,这样说来,民办的孩子还是占优势的。
总而言之,政策的目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一二档民办没影响,四校生源质量不变),均衡教育资源,扶持公办,给公办的孩子一个进入名校的机会。
— END —
延伸阅读:
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
关注哈童上海升学
哈童上海升学为上海入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
提供第一手升学资讯以及全方位升学服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五一马上要到啦,想好去哪儿玩了吗?没有头绪的粑粑麻麻戳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