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双减”,「巨人」倒下、学而思撤点,2021沪上关停培训机构大盘点

魔都升学关注👉 哈童上海升学 2022-06-08


在9月1日,我们如约迎来新学期。


2021年的暑假画上句号,这个暑假无疑是特殊的。因为从来没有一个暑假,教育政策的出台如此频密,并且从出台到落实的时间间隔如此之短,执行力度如此之大。


纵使暑假已经结束,但是“双减”依旧继续。


在暑假期间,我们收到不少培训机构关停的消息,就在开学的前一天,被誉为“教培界黄埔军校”的巨人教育,因经营困难,秋季将无法继续向学员提供教学服务,且可能无法满足家长的退费要求,对外宣布倒闭。



“双减” 政策正式落地一个多月了,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在双减大潮之下,无一幸免,那上海的哪些培训机构受到影响呢?



2021上海关停的大型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的关停,原因有很多,不一定是因为”双减“。


早前,上海市教委公布了各区培训机构的年检报告,5个区合计检查552家培训机构,其中有28家不合格,这28家培训机构或面临整顿。


加上“双减”的影响,部分“有证有照”的培训机构也宣布关停,所以关停的培训机构数量还是比较庞大的。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上海关停的大型培训机构。



双减之下,机构频频“暴雷”。今年可谓是培训机构“出尽风头”的一年,以往是各地开花,今年是四处跑路,父母投钱买假保健品,自己投钱买P2P,小朋友上学的机构跑路。当代中年危机,最惨不过如此。



机构跑路,家长们跟着伤筋动骨,所以能避开最好避开。但是因此因噎废食什么机构都不报了,也是不现实的。



已收到8000多条双减问题举报

机构关停之后,家长应该如何维权呢?


在设立“双减”问题专门举报平台方面,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微言教育”“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和“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开设举报专栏,受理群众对学生作业负担重、学校未依规开展课后服务和校外培训机构无证照培训、虚假宣传、超标超前培训、超期预收费、违规高收费、退费难等问题的实名举报。


目前已收到8000多条举报。


下一步,将分省归集有效举报问题线索,印发督办通知,按属地管理原则要求相关省份核查处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将组织国家督学和有关专家进行实地核查,并向社会公布核查情况。


常常也会有家长在我们公众号留言,表示不知道应该如何投诉,现哈童把相关投诉渠道罗列出来,希望能够帮助到家长们。


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督导



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



除此之外,关于培训机构跑路后,该如何维权呢?

哈童也有几点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1.尝试沟通、收集证据

与培训机构经营者协商解决。看该培训机构是否为连锁机构,是否存在关联企业,尽可能找到其他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要求其退还剩余款项。

在与对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可对通话进行录音,固定证据。


2.电话举报、争取相关部门支持

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请求当地消费者协会调解;或者向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争取第一时间在相关部门的介入下,对剩余学费进行协商,得到妥善的处理,减少损失。


3.公安机关报案、寻求帮助

向公安机关报案。这些教育机构跑路的行为,可能涉嫌合同诈骗罪。


4.人民法院诉讼、维护权益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整理自己的损失清单及证据,包括:培训合同、教育培训机构的书面承诺;培训费用的支付凭证、收据、发票;剩余课程情况及对应的剩余课时费。

为防止商家转移财产,积极寻找培训机构的资金线索和账户信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5.建立维权群体、扩大影响

建立维权群。建议同一教育机构的受害学员、受害家长组建相应的维权微信群、维权QQ群,方便及时交流情况、进展、线索。并且,如果受害人的人数众多、影响较大的,可以考虑集体诉讼。


据网络统计,现在的培训机构,只有在15%盈利,剩下的有70%在亏钱,15%在彷徨。


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同上的退费手续费,退费流程一定要提前跟机构负责人沟通清楚,保留好支付凭证。每选一家都有可能是隐藏着的地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每走一步,都要当心。



*本文由哈童上海升学综合整理

部分信息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澎湃新闻、新闻联播,如有侵权请联系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哈童上海升学】视频号

↓↓↓



相关阅读推荐




很多家长说不能及时看到文章

因为公众号推送不再按照时间

点【在看】和星标哈童上海升学

重要时期,确保你能及时收到公众号通知

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