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话好好说,咱别动不动就举报老师,好吗?

魔都升学关注👉 哈童上海升学 2022-06-08


自从“双减”政策下来,这几个月看到的举报比我前半辈子看到的都还多。


举报机构、举报奥特曼、举报学校、举报老师......



首先,我得说合理合法的投诉举报,肯定是支持的!那些胆大妄为冲撞法律红线、践踏道德底线的不轨行为,谁会点头谁会认可?


但是,如果为了一己之私,或者是“不投诉心里不爽”心理作祟,动不动就投诉举报学校和老师,这种行为真是极不厚道,令人厌恶唾弃。


最近,网上就疯传这么一个事,这个事情呢,版本很多,有说是北京的,有说是上海的,大家当个段子看就行。从这个事情里,反映出的是当前教育环境下一个缩影,是家长和老师的一次对抗。


来,先看看事情的来龙去脉——

(内容比较长,但建议家长们耐心看完)



这个事情概括起来,有4个要点:

1、一位初中数学老师每天在朋友圈针对特定人群发布20道题目,大概是一张试卷的量,无硬性要求,可做可不做。

2、一位自称是该班学生家长的举报该教师利用朋友圈加量布置作业,涉嫌传播焦虑情绪。

3、校长认为教师发朋友圈无权干涉,建议该家长不想看可以拉黑。

4、家长对回复不满意,认为学校管理层敷衍塞责,掩耳盗铃...


当然,对于这件事,依旧是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出现的:


1、有人支持认为校方敬业负责,“遇到这样的老师三生有幸”。






假如老师都佛系了,啥也不管,下课了不用给学生解惑,下班了不必考虑答疑,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下降,家长们会高兴吗?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该努力该奋斗该吃苦的年纪躺平。少时不吃苦,成年后就要吃一辈子的苦。真不知那些动辄举报的家长是怎么想的?


2、有人觉得老师是和双减政策对着干






本来以前大家在剧场效应之下都卷的厉害。现在国家双减一来,好不容易才把校内校外站着的人给摁住坐下来。一位老师在朋友圈每天布置20道题一张试卷量的加量作业,那其他人看他站起来,是不是之前被摁坐下来的人也要挣扎都像以前一样站起来看戏呢?



平心而论,别人家的老师,不仅负责,还有大智慧。看到这里,我都被这位老师的敬业精神折服。试想一下,其他班都没有这样的“朋友圈”,独独他们班“专享”,两年以后的中考,会不会泾渭分明?

如果我是其他班的学生家长,举报也就举报了,大家都躺平,凭什么你们“食夜粥”?除非老师把朋友圈也分享给我,对吧?或者把我们家娃,换到这位老师班上去。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向校方举报这位老师的,是自己班上的家长。理由也非常冠冕堂皇:利用朋友圈布置作业,传播焦虑情绪。


这位家长,你是不是偷换概念了?朋友圈的题目,没有硬性规定吧,怎么能算作业?每天20道习题都让你焦虑,你怎么不上天?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都是真空的,你去啊!再说了,老师的朋友圈,要是真影响到你家娃的学习与生活,直接拉黑不就完了吗?干嘛一言不合就举报?


很显然,他举报的唯一原因是:我要躺平,你们就不许站起来!


双减政策的初衷是给学生减负,减少之前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过重的负担。这一初心,我们是非常赞成的!


但有一些家长,自己本身对这个政策是误读的,结果现在动辄拿着这个政策去威胁老师,瞎举报。这种“一有风吹草动就去举报老师”的风气,真的要不得。



老师受处罚,轻则处分,重则开除。家长满意了,但这会让更多老师们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多做多错,不做不错”,长此以往,老师们就真的不敢管、不想管、不敢教、不想教了。


如果老师“无为而治”,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办呢?都靠放学回家以后,家长自己上吗?


把老师逼得“躺平”了,家长能落到什么好呢?


*本文由哈童上海升学综合整理

部分数据来源:常青藤爸爸,如有侵权请联

 更多升学一手资讯 

 欢迎家长关注哈童视频号

↓↓↓↓



很多家长说不能及时看到文章

因为公众号推送不再按照时间

点【在看】和星标哈童上海升学

重要时期,确保你能及时收到公众号通知

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