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巨是一座有故事的城!

2016-09-11 北仑发布

2016年8月11日 北仑区郭巨街道授牌!



1
郭巨历史人文



郭巨位于北仑区穿山半岛最东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隔四十里洋面是舟山的六横诸岛。

▲唐时,郭巨已有零星居民。

▲宋高宗南迁,中原人民为避金兵之乱,逃到南方,并从明州(宁波)向东迁徙,以周姓为最,住北门外小馒头山,其次有山头蔡、河边山郭家、凤凰山郁家,这几处,自唐时至今仍为世居。

▲南宋建炎四年,设郭巨驿,郭巨始名。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廷命信国公汤和筑郭巨城,设武衙门,称“千户所”。

▲清宣统三年(1911)由城隅清泉乡析出设郭巨乡。

▲ 1950年改称郭巨镇、盛厚乡、霞峙乡和峙头乡。

▲ 1958年10月称郭巨人民公社郭巨东门、郭巨西门、华峙、峙南、峙北等5个大队(后改称管理区)。

▲1961年并为郭巨、峙头两公社。

▲1983年改称郭巨乡和峙头乡。

▲1992年5月郭巨乡和峙头乡合并成郭巨镇

▲ 2003年8月,原白峰镇和郭巨镇合并而成白峰镇。

▲ 2016年7月,撤销白峰镇建制,设立白峰街道和郭巨街道。

▲ 2016年8月11日,北仑区郭巨街道授牌。


郭巨抬阁

简言之将化了浓妆、穿上鲜艳的古代戏剧服装并做出别致造型的孩童,置于高架之上,抬着在乡间四处巡游。抬阁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舞蹈、绘画、戏曲杂技等艺术为一身,充分展示了郭巨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抬阁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多年来,当地人们一直用抬阁祈福,希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郭巨木偶响器

木偶响器是郭巨特殊的文化遗产,相传100多年前,木偶响器由高跷演变而成,1945年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和1949年庆祝解放时都演出过。表演时,县令执袍而行,在游行中每个木偶表演者各持一个木偶人,拉动绳子,上面的木偶人便会各自敲打乐器,配合奏乐,场面十分热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315mypv8x&width=500&height=375&auto=0

▲2013年郭巨闹元宵活动中部分民间文艺演出


2
郭巨海鲜


在郭巨老海塘外是一片辽阔的海涂,当地渔民根据海涂上一昼夜有四次潮涨和潮落的规律,编织了长度、高度不一的渔网,用竹竿把网串在一起,插在海涂上捕鱼。

  郭巨海鲜主要是滩涂小海鲜,以近海涨网、串网为主,是渔民从东海渔场捕获海鲜的地方。无论是螃蟹、扇贝、淡菜,都活脱脱地新鲜。


3
郭巨美景




▲总台山(网友“众摄卿友”摄)


▲烽火台(网友“众摄卿友”摄)


▲眺望穿山港码头(网友“众摄卿友”摄)


北仑郭巨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陈列馆设有“山海相接 千户所城”、“抗倭英豪 烽火总台”、“风华郭巨 非遗存珍”三个主题展厅,由历史碑文、文物展示、非遗再现、漆画精选等七部分组成。


  

郭巨古城:虽已消失但依然存在于郭巨人心目中


文/荆翼宪


郭巨位于北仑区穿山半岛最东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隔四十里洋面是舟山的六横诸岛。穿山半岛的地形是西面大,东面小,像一只牛角,最尖端是峙头长柄嘴。穿山半岛向东延伸15公里,有一座较高的山,这座山就是“郭巨总台山”。山下是郭巨镇,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点。


  郭巨历史悠久,据查证,自唐朝开始,郭巨已有零星居民。后从南宋、元朝、明朝、清朝、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大约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元朝和明朝时,浙江沿海一带经常遭受从海上来的倭寇的骚扰和侵犯,倭寇十分猖獗,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百姓民不聊生,恨之入骨,手无寸铁的劳动人民无法对抗倭寇,唯一的办法就是造城,把村庄围起来保护百姓安全。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6年),朱元璋对信国公汤和说:“你虽老了,再请你替朕一行吧。”次年(公元1387年)信国公汤和来到郭巨,他登上总台山瞭望郭巨地形环境,确定建城范围,并命姚、沈、张、荆、李、吴等22名指挥使为建城使者,从外地调来大批民工,经过多年的艰辛劳动,一座气势磅磗、雄伟壮观的郭巨古城终于呈现在沿海偏僻的山岙里。


  当时的郭巨城墙,周长为2378.5米,高5.3米(不包括雉堞),面宽5米,基宽8.4米,城内面积27万平方米,合409亩,自北至南,自东至西,四条大街,中间为十字街,各街有支巷26条小弄、4条城下弄,纵横贯通,形如棋盘,布局合理。设有东南西北四门,东门是城内所有污水和雨水流出的渠道,故称为“水门”,南门因面临海洋,为愿海洋平静,故称为“微波门”,西门是城内百姓进出要道,故称为“安吉门”,北门面临巍巍山麓,一年四季山青水秀,故称为“崇秀门”。每道城门均有内外两道,中间为瓮城,瓮城约有700平方米,形成三角半圆形。城门两旁均用条石砌成,十分坚固。城上设有凹凸形雉堞923个,设警铺13所、敌楼9个,西门还设有瞭望台和吊桥,城内有鼓楼和钟楼,是一座古代作战用的城堡。




  郭巨建城后,给百姓带来了安全感,以为可以不再受倭寇骚扰了,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倭寇还是屡屡侵犯,据史料记载,就有三起重大祸害。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二月,海盗王直引倭冠突入定海关抢掠,福建捕盗王端士率兵击退。倭冠转移至沥港,流窜于温、台、宁、绍间。六月二十日,贼以破岩得利,复攻郭巨所城。时定海卫指挥樊壄驻守郭巨所城,与守御指挥魏英豋城巡视,共商御敌之计。二十一日夜半雷雨大作,倭冠乘机先用竹缚草人试探,待城上守卫稍松懈,就以真人入城,樊懋急忘督兵力战,与倭冠激战于大涂塘上,力竭而亡,守缷指挥魏英督兵夜战,巷战至天明,倭冠见势不妙,从北门逃遁。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五月,郭巨守将黎秀率兵助都司刘恩去舟山芦花港(今普陀)剿倭,郭巨城内只留下几十个守兵,不料200余名倭兵,乘虚而入,入城后,惨无人道,杀人放火,把所有商铺抢劫一空,妄图把城内夷为平地,城内百姓个个怒发冲冠,于是同几十个守兵,奋力反抗,结果是“来路山羌(一种凶恶的鸟)勿值就地麻将(麻雀)”,把200余名倭兵,赶出城外。


  时隔八年,即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四月,大小倭船40余只,倭兵500余人,再次侵犯郭巨,当时驻郭巨向桂督,巧用矢石火器,杀死倭兵30余人,倭兵一时无奈,只得在西门外大教场扎营,倭兵在城外掘坟掏尸,放火烧屋,以扰乱民心,后在夏家山用软梯30余架,企图入城,向桂督挥军反击,城内百姓奋勇参战,倭兵见势不妙,立即逃窜。


  抗倭胜利后,倭寇平息了,百姓安居乐业了,再也没有像倭寇那样凶暴的强盗之类来侵犯郭巨百姓,因此城堡所有的设施和设备也慢慢地失去了他原先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年代一久,警铺、敌楼、瞭望台、吊桥以及雉堞,慢慢被拆除和消失。


  抗日战争前,郭巨古城城墙及城门保存完整,依然如故,抗日战争开始后,1941年3月28日,城内小学被日机炸毁,学校被迫搬迁到城外河边山下一所书院里,城内学生读书必须绕西门,或北门行走,极不方便,为此,西门黄家弄、北门荆家弄到头处的城墙被掘平成为通道,以方便学生上学,从此郭巨古城慢慢开始损毁。


  1949年农历十月初三,从舟山飞来三架蒋机轰炸郭巨,其中一颗炸弹落在北门城墙中,北门外城门立即倒坍,并压死6人,北门外城门化为平地。上世纪70年代,郭巨城内人口多,住房少,矛盾突出。解决住房是郭巨人民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为此城内村委会安排部分百姓利用城墙基地建造民房,郭巨古城随之消失。


  目前郭巨古城已不复存在,但郭巨人却仍习惯地说“城里、城外”的老话,城内四个村,仍用北门、南门、东门、西门为村名,以城为名的有城下路,瓮城弄等,说明在郭巨人的心目中古城依然存在。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图文来源:北仑旅游、北仑发布等,视频来源:北仑区广电中心,部分照片来源热心网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