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这两兄弟:一位是闻名海内外的艺术大师,一位是油画大家

2017-05-20 北仑发布 北仑发布


▲陈逸飞陈逸鸣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合影


哥哥陈逸飞是闻名海内外的艺术大师。

弟弟陈逸鸣是一位将东方传统表现力与西方古典技法精湛结合的油画大家。

陈逸鸣的回忆中,陈逸飞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和视觉艺术家。他不仅要求自己的画美,还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让这座城市,让这个国家,让在这里生活的人,都美起来。


本次展览另辟蹊径,兄弟俩的童年生长、留洋海外、不为人知的手足之情呈现在了观众们面前。“这是一个相当有人情味的艺术展,请大家见证兄弟俩的如何一路走来。”策展人林明杰说,他与陈逸飞、陈逸鸣兄弟俩的交往将近20年。“不管有多少学术角度或体系来研究艺术,艺术的本质无外乎人性和情感。所以今天选择通过兄弟之情这个故事来感受一个特殊历史时代的艺术现象。”

▲联展现场


  从1990年美国纽约的哈默画廊到2017年的上海。时隔二十七年,回到中华的大地上,在上海,陈逸飞与陈逸鸣,这两位结合东方传统表现力与西方古典主义技法的艺术家兄弟,在上海信托外滩111艺术空间再现联展盛况。

▲陈逸飞导演《理发师》

  生于新碶街道星阳村的陈逸飞,著名油画家和视觉艺术家。1963年,自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预科毕业后直接升入大学部。1967年陈逸飞进入了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并在此后担任油画组负责人。1980年陈逸飞赴美留学,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 


▲1990年哈默画廊兄弟画展开幕合影。左一陈逸飞,右二陈逸鸣

  1983年,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撰文指出:“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

  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陈逸飞称之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


▲陈逸飞第一本中国护照

  不过,他自己则更喜欢被称为“视觉艺术家”。九十年代中回到上海发展的陈逸飞,带动了当时的艺术热潮。他画的音乐家、周庄、东方仕女、上海旧梦、藏民、时尚青年等题材及其画风,对当时久旷的国人有着极其重要的美育启蒙意义。

  陈逸飞实践其“大美术”的理念,在绘画和电影、时尚与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性成就,成为文化名流,闻名海内外。

▲陈逸飞 周庄作品

  1951年生于上海的陈逸鸣自幼习画。于1972年至1979年期间,先后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上海戏剧学院油画系,曾担任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专业教师,1981年赴美留学。1987年在纽约芬德莱画廊举办首次个展,1990年10月8日,陈逸飞陈逸鸣兄弟在哈默画廊举办联合画展。2011年上海美术馆主办”陈逸鸣艺术展”,2013年上海SMG在上海艺术博览会主办“陈逸鸣—红尘与梦乡”大型个展,2015年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主办“陈逸鸣之《红尘与梦乡》艺术展”。2016年作品”魂萦旧梦”参展“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


▲陈逸飞-素描


▲陈逸飞-写生作品


▲陈逸鸣  梦乡系列一/2013年/油画

  为筹备本次上海举办的展览,陈逸鸣先生作出了很多努力,让多件从未发表过的陈逸飞文献资料和早期画作得以展出,并与藏家商借出陈逸飞精彩画作与公众分享。同时,陈逸鸣先生也将他近年的新作于本次画展当中呈现给大家。

▲陈逸鸣 人物写实·雅安茶马古道/2016年/110×110cm/油画



▲陈逸飞 踱步/1979年/油画


▲陈逸飞 藏族少女/1998年/油画


▲陈逸飞 上海旧梦/1999年/油画


 斯人已去 其念犹存 ——怀念陈逸飞先生


作者:凌晓军


每年清明前后,我总会想起这样一个人来:他,谦和儒雅、彬彬有礼;他的油画驰名中外、声名远播;对家乡桑梓心怀美好、情谊深厚。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北仑籍画家——陈逸飞先生。

2005年清明节,我送走了亲爱的母亲,灰暗和悲伤不舍的情绪一直萦绕胸中挥之不去。4月10日中午,忽然接到好友电话:“陈逸飞先生今天早上去世了。”我整个人马上呆住了,一个悲伤还没有平复,另一个不舍又猛地击中胸口。我怎么也不愿相信,正值壮年而事业又处于高涨阶段的他,突然撒手人寰,同我们阴阳两隔!


回想起和陈先生短暂而难忘的一幕幕交往,望着合影照片,我的心里真是有着说不出的痛。

2004年3月31日,陈先生首次回故乡北仑寻根。为了配合他的寻访,我和几个同事多次走访陈家祖宅调查。当完备的资料交到陈先生手上时,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谢谢你,谢谢你们的劳动!”那种真诚的感激,体现了一位有修养的知识分子的谦逊。


陈氏家族第一代人曾在舟山登阜以樵盐为业,迁至新碶后,置备了丰厚的家产。陈先生父亲陈祥荣,字庚赉,早年毕业于宁波工业学校机械工程科,一介书生,毕业后到小港李氏养正学校教书(后为小港蔚斗小学)。1927年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陈庚赉为中国共产党做过许多好事。他为人随和,尤其对化学很感兴趣。抗战胜利前,到上海啤酒厂从事报税员工作期间,用藩薯粉研制出上乘的浆糊,做啤酒封口,后来再次失业,到一家烟纸店做了记帐员,由于收入甚微,日子艰难维持。后来在上海泰蓝坊结识陈逸飞先生的生母范雅芳女士(祖籍宁波,是个大家闺秀),结为伉俪。“八·一三”松沪抗战爆发后,陈庚赉先生回到新碶,再次拿起了教鞭,几年后,又重新前往上海谋生。1946年陈逸飞出生于新碶街道星阳村大陈家祖宅。


陈逸飞先生对水充满感情,在他很多画里,那盈盈水漾的江南情怀,写满了对江南的柔情。陈家祖居星阳大陈家门前就是泰河,1946年底,陈家梢公陈士东摇着小木船,送陈逸飞母子离开新碶。他们从门前的泰河出发,经岩河到大碶的璎珞,然后再至宝幢,改航船到宁波,随之从宁波再坐轮船到达上海。陈先生多次说过:“我喜欢水,注定我这辈子和水有缘,我喜欢生活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所以古朴的水乡情致,一直是陈逸飞先生一个难以释手的绘画素材,通过对石桥和水街的描绘,在陈氏宁静的画面中展示出的是对久远淳朴传统的依托,充满了一种江南婉约的怀旧情绪,这在他的很多美术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

当逸飞先生离别半个世纪,再次回到故乡,看到祖屋门前的小河,我在陈先生眼里分明看到了许多的欣喜——“母亲经常给我讲,我家在镇海(今北仑)新碶,老家门口有一条小河,那一年我们是划船出去的,你还在拉肚子,脸色黄黄的,所以我今天的脸还是黄黄的……” 陈先生为人平和,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谦和有礼,充满了友善,在家乡人面前,从不摆一点点大艺术家的架子。他首次回家乡,还带来了他漂亮的夫人宋美英和4岁的小儿子陈天。也许是因为我有幸为他写了家史,他对我显得尤其亲切友好。在相处过程中曾几次表达让我有空闲的时候写写他。他笑着告诉我,“很多人写过我,但他们都漏下了一段历史,我的出生地,你比较了解,将来就由你来写。”在离开北仑的时候,他还把我的名字记在他随身带的小本本上。四月初,我有幸陪他去了舟山二日考察,目睹了一件件不经意的细节,更让我由衷地钦佩这位北仑的文化名人。比如在舟山看一个个风景点,总要不断地上车下车。每次上车前,我们请他先上,他拗不过就上了,但上车后却低调地坐到了后排,把前面的好位置让其他人坐。小儿子天天只有4岁,还不太懂事,每次上车,他都要求儿子说:“请叔叔阿姨先上。”吃饭时也一定请别人动了筷子,才允许孩子夹菜。他守时,我们给他定好的日程安排,他从不拖拉一分钟。到普陀山后,他决定去见见戒忍方丈。一再关照我们:“一定要尊重方丈的时间安排,我们不能提要求。”他和方丈愉快地见了面稍稍叙谈后,很细心地也把我们邀请进会客厅,一起见见大师。戒忍见到我们后,竖起拇指称赞陈先生:“他是你们家乡的骄傲啊!”在景点不断有游客认出他来时,每次他都微笑着和游人合影,那样地和蔼可亲。

我们同去的一位同事,闲聊间无意中说起自己的女儿很喜欢美术,将来有兴趣往这方面去发展。陈先生二话没说,马上给自己的好朋友——杭州美院附中校长打电话:“我有个乡亲,一个好朋友的孩子想报考美术学校,请给予指导帮助”。同时他自己还表示想看看孩子的画,具体指导一下。并建议这个热爱美术的孩子将来到上海读美术设计专业,会非常有前景。这个孩子钦佩陈先生很久了,央求妈妈回来时一定请陈先生给签个名,当妈妈拿出女儿悉心准备的签名本时,陈先生仔细问清姓名,然后认真的写上“幸运”两字,再署上自己的名,真是一丝不苟。后来每每说起这件事,同事都不住夸赞陈逸飞先生是个热心肠!


陈先生给北仑的定位是——‘江南海港城市’,他面对父老深情地谈到,要将海滨内容做全做精,以此来带动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随后一个月内陈先生又两次回乡,其中还带着西班牙著名国际建筑设计师包机专程到北仑实地考察,将其视觉艺术的理念融于家乡的建设开发中。逸飞先生认为,提升城市的审美,就要提升全民的审美素质。他认为“像宁波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每年都有服装节,有家具博览会等,不仅要把它作为节日来办,更应打造成专业的博览会。

陈先生心中曾有种种为家乡服务的心愿,包括设立北仑美术陈列室、陈逸飞工作室,建立逸飞视觉艺术学校等等。可惜他的心愿未了,却突然与世长辞,让人猝不及防,一段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即使在明晃晃的阳光下也会让人觉得凄清。


我经常翻看他在美国出版并亲笔签名送我的精美画册。上面还客气的写着请我“雅存”的字样。我崇尚艺术,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细节。我会把怀念留在心底。


(北仑发布编辑,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外滩111艺术空间、印象新碶、北仑新区时刊,视频来源:东方卫视等,部分配图来源北仑之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猜你喜欢